兩岸交流方興未艾 “情係長安”文化聯誼活動開幕

時間:2009-07-15 08:44   來源:台灣網

  “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7月13日晚在西安開幕,圖為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在開幕式上致詞。(台灣網 蕪同 攝)

  台灣網7月13日西安消息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于12日剛剛閉幕,今天,“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正式啟動。13日晚,在古城西安市舉行了舉行了“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開幕式,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文化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商兩岸交流大計,共同期待對陜西三秦大地厚重歷史文化的探尋。

  出席開幕式的文化部副部長、中華文化聯誼會顧問王文章在開幕式致詞時説:長安勝地,華夏古邦,歷史悠遠,文化榮昌;大家匯聚一起,高朋滿座,暢敘情懷,惠風和暢,不亦樂乎!在我們腳下的這片黃土地,見證了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都城的的興衰與滄桑,華夏各種文明在這裡相互融合,發揚光大,我們先人那種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與海納百川的包容氣概,激勵著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努力奮鬥,相互借鑒,合作發展,共同傳承和弘揚我們共同的文明。

  陜西省副省長鄭小明在開幕式上指出,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世界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的陜臺間文化交流活動十分活躍,秦始皇兵馬俑展、陜西文物精華展、漢陽陵文物展、法門寺佛指舍利赴臺供奉等一系列活動,加深了兩岸同胞間的了解,增進了同胞情誼。他代表陜西3780萬人民熱情歡迎來自海峽兩岸的文化界嘉賓。

  據悉,本次“情係長安”活動緊密圍繞陜西厚重的歷史文化與人文內涵,精心安排了文化參訪、學術研討、表演觀摩和共祭祖先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兩岸文化界嘉賓將參觀、考察秦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乾陵博物館、法門寺、武侯墓等文博機構和歷史古跡,觀摩秦腔、老腔、安塞腰鼓等陜西表演藝術精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舉辦“陜西文物與華夏文明”報告會、“中華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兩岸文化交流筆會”等一系列研討交流活動。此外,兩岸嘉賓還將赴延安黃陵縣共同祭拜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並現場植樹立碑。

  當前,兩岸邁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期,日前在長沙閉幕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聚焦新形勢下加強兩岸文教交流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一大背景下,本屆“情係長安”活動得到了海峽兩岸文化界的熱情呼應和積極支援。

  從長沙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式上趕來的臺灣世新大學著名教授曾永義表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是基礎,要先在傳承中華文化上做好功課才談得上創新。陜西省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海峽兩岸的文化界人士在這裡舉行“聯誼行”,是一件大好事。

  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靈魂和脊梁,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是連接海峽兩岸最牢固的心靈紐帶,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責任。自2001年以來,文化部所屬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各地政府合作,先後成功舉辦“情係三峽”、“情係黃山”、“情係香格里拉”、“情係敦煌”、“情係中原”和“情係湖湘”等大型兩岸文化聯誼活動,在兩岸文化界形成並積累了很大的影響,“情係”系列已經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

  本屆“情係長安”活動由文化部和國務院臺辦擔任指導單位,由中華文化聯誼會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陜西省文化廳與陜西省臺辦負責承辦。台灣網將派出前方記者組全程跟蹤報道本次活動。(記者 蕪同)

  “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7月13日晚在西安開幕,圖為陜西省副省長鄭小明在開幕式上致詞。(台灣網 蕪同 攝)

  “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7月13日晚在西安開幕,圖為具有濃郁特色的開幕式典禮。(台灣網 蕪同 攝)

  “情係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7月13日晚在西安開幕,圖為開幕式上精彩的文藝演出。(台灣網 蕪同 攝)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