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貓熊贈臺灣 “義獸”惹風波
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國寶”,有生命的,也有無生命的,而熊貓則無疑是有生命的“正宗國寶”。
熊貓是世界珍稀動物,在臺灣,它稱為貓熊。不管叫貓熊還是叫熊貓,這種個性溫文爾雅,展現可掬憨態的動物,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後,立刻收到一對熊貓大禮,熊貓一時成為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
連戰結束在大陸的“和平之旅”,北京隨即宣佈贈送一對大熊貓到寶島落戶。但綠營人馬認為大陸送熊貓含有“統戰”目的,若臺灣當局接受大陸以“國內”贈送方式來處理此事,等於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奉勸民眾切勿見熊貓心喜。如果熊貓真的落戶寶島,在島上掀起熊貓熱,進一步引發綠營基本盤的離心效應,肯定是他們所不願“樂觀其成”的。電纜新聞網(CNN)就説阿扁對大陸的禮物(包括擴大臺灣水果在大陸的市場)小心翼翼;《紐約時報》也説北京直搗阿扁的基本盤,使扁當局面對更大的壓力。
在吉里巴斯訪問的阿扁,與隨團的臺灣記者茶敘時,回應有關連戰“登陸”後大陸贈送熊貓的問題時酸溜溜地説:“如果要讓貓熊到臺灣來,哪輪流到他?其實,在我市長任內,就有人穿針引線,表示可以得到中國贈送的貓熊………”
有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調侃阿扁當局:是不是擔心大陸的熊貓會在半夜跑出籠子打開城門,搬演《特洛伊木馬貓熊記》。
期待已久的可愛貓熊終於要送來了,卻反叫臺灣島內喜怒交加、不知所措;一方面難抵大熊貓魅力,卻又惟恐陷入大陸“熊貓統戰”陷阱,致使噪音四起,為該收不該收而爭論不休。
陳水扁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模棱兩可,先是否定了“熊貓統戰説”,似暗示歡迎大熊貓赴臺;另一方面卻又特別強調“國際公約”,望借大陸送熊貓之舉,把兩岸關係提升到“國對國”的國際層面。
陳水扁所謂的“國際公約”,指的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為了確保國際貿易不威脅野生動植物生存,對於熊貓等一級保育動物的“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定下嚴格規定。
不過,陳水扁的用意卻不獲得華盛頓公約的響應。華盛頓公約官員説:“根據聯合國決議,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贈送行為屬於‘國內貿易’,不會有任何問題。”
熊貓是無黨籍的。儘管臺灣的某些有識之士努力為熊貓“去政治化”,臺灣執政黨內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陸委會”和呂秀蓮先後發難,如果大陸送熊貓是將臺灣視為與港澳同等地位的“國內貿易”和“城市交流”,將臺灣矮化地方化,“那臺灣人民拒絕接受”。呂秀蓮並強調:“如果熊貓是作為中共同中華民國建交的禮物,絕對歡迎,而且很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華民國的邦交國。”
針對臺灣內部的“熊貓統戰説”,大陸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作出否認。他説:“這對熊貓是送給廣大的臺灣同胞的”,是回應臺灣人的“熱切期盼”,希望臺灣的主管部門能夠予以合作,提供方便,“不要人為地設置障礙”。
而對於臺北市長馬英九表示要送給大陸獼猴,王在希説:“我想大陸同胞也會同樣感到高興,並表示歡迎。”
根據程式,如果臺灣原則上同意接受熊貓,下一步就得由臺灣“農委會”和臺北市立動物園接手處理具體工作。但“農委會”卻忽指,大熊貓屬“食肉動物”,是“狂犬病”的病毒根源,而大陸又屬於狂犬病疫區,根據臺灣的檢疫規定,來自狂犬病疫區的食肉動物是禁止輸入的。不過也有“例外情況”。“農委會主委”李金龍説明,“必須在輸出國經檢疫後確保沒問題,出口前30天必須進行狂犬病預防注射,來臺後還必須經過21天隔離才行。”
臺北市立動物園態度積極得多,承諾該園的熊貓館將儘速完工,預計今年9月可以正式讓大陸熊貓進住。現在確定從臥龍選大熊貓,除了身體健康這個首要標準外,大熊貓的年齡也應在2歲至4歲,因為5歲以上的大熊貓已進入了繁殖期。大熊貓在18攝氏度以下就能生活,只要有以竹子為主的充足的食物,大熊貓在臺灣生活不成問題。
成都大熊貓研究繁育基地一負責人介紹,以往該基地的多只大熊貓曾作為友好使者,前往全世界多個國家的動物園安家,但在大熊貓出發前,一般會有幾個月至半年左右的準備期,專家們將對大熊貓身體狀況進行觀察、調理,對接收動物園各方面綜合條件進行考察、對飼養員進行培訓、對大熊貓食用竹源進行調查等。
大陸方面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負責與臺灣方面具體協商贈送大熊貓的相關事宜。向臺灣同胞贈送的這對大熊貓在四川臥龍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選擇出16和19號“美女”“英男”。 在該中心現有的人工繁育,活潑可愛、具有繁殖能力的1歲半至4歲的大熊貓亞成體群體中,綜合遺傳學等因素,通過優化組合,精心挑選雌雄各一隻配對贈送。 16和19號“美女”“英男”大熊貓確定後,現在已經公開為大熊貓徵名,按照以往習慣,大熊貓將取雙名,即乳名和大名,均為兩個漢字,在大陸徵集乳名,在臺灣徵集大名。
2.正名:熊貓還是貓熊
對於熊貓,許多人(包括筆者過去)總認為自己已經對它所知甚多了。其實不然。通過查閱資料、尋訪學者,筆者近日才知自己過去對咱們的“國寶”所知甚少。現謹記下若干可供讀者茶余飯後之談資和佐料矣,抑或不止於此。
孔聖人有句名言:“必欲正名乎!”“正名”,對熊貓來説,也是必須的。因為長期以來,“熊貓”這個姓氏在大陸被顛倒乃至“以訛傳訛”太久,竟約定俗成很久很久了。
“熊貓”的正確名字應是“貓熊”。它為何名字被倒置,以訛傳訛這麼久,以至今天的“正名”還頗費週折呢?原來最早被發現並攜帶出國的第一隻活體大熊貓,是1936年底由美國動物學家威廉、露絲夫婦實現的,它出自四川的寶興,是一隻熊貓幼仔。攜帶途中露絲親自喂之以自己的乳汁,她在《女人和熊貓》一文中寫道:“那黑白的小圓球腦袋用鼻子磨蹭著我的上衣,忽然本能地找著了我的乳房。”該文在排印中,排印工人誤將“貓熊”一詞倒置為“熊貓”,從此遂以訛傳訛,誤傳至今。“貓熊”意為“像貓的熊”,“熊”為主詞,“貓”只是定語,它屬貓熊科,而非貓科動物。而“熊貓”之稱則大謬矣!它把“貓熊”這個貓熊科動物,誤歸入“貓科”了。這正如將“屢戰屢敗”的詞序更改為“屢敗屢戰”後,詞義便大不相同一樣。漢語就是這樣奇妙,詞序也是大有講究的。詞序不容輕易倒置,一旦倒置,即謬以千里也!
3.友誼使者與和平象徵
“國寶”熊貓在今天,多次飄揚過海,遠征異域,作為“友誼使者”,為我們國家同其他國家地區的友好交往做出了貢獻。以至被人們稱為“熊貓公關”或“熊貓外交”。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我國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這些大熊貓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四川。它們出國時甚至得到國家元首般的待遇,有的下飛機踩著紅地毯;有的甚至有一個戰鬥機編隊的護航,大熊貓作為國寶,成為中國的象徵。許多學者認為,大熊貓為新中國得到國際認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其實,早在中國古代,熊貓亦曾擔負過與“友誼使者”大體相似的使命。熊貓,古書中稱作“騶虞”,是一種作為和平象徵的“義獸”。每當兩軍對壘,殺得天昏地暗、煙塵滾滾、不可開交之時,只要有誰一方高舉起畫著熊貓的“ 騶虞 旗”,兩軍便立即罷兵息戰,化干戈而為玉帛。由此可見熊貓自古即為和平吉祥之物,是人們心目中平靜、安寧、和平的美好象徵。
西元1983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經過投票選舉,決定把大熊貓形象印在該會莊嚴的會徽和會旗之上。熊貓這一友誼使者與和平象徵的美好形象,已經走向世界!
4.黑白相間與《易經》哲學
熊貓體態肥碩,憨態可掬。它那處變不驚、悠閒自如的神態,不是真有幾分我行我素、閱盡人間滄桑的“仙風道骨”?它那孩子般的長圓臉盤,俏皮的黑眼圈,再配上一對圓圓的絨耳豎在傻乎乎的白色頭上,豈不是顯露出一副大智若愚、藏智守拙的哲人風態嗎?難怪幾十年前,當羅斯福總統的兒子西奧多在看到憨態逗人的熊貓時,竟説:“如果把這小傢夥當作槍下的紀念品,那我寧願拿自己的兒子來代替!”熊貓和孩子都是“天使”,誰願把魔鬼般的槍筒對準“天使”呢?除非他本人是“魔鬼”!
貓熊獨立特行而無與倫比的美,是大自然的天然賜予。它通體只有黑白兩色,如太極圖像,簡單而複雜,粗獷而巧妙,自然銜接,陰陽搭配,反差極強,張力頗大,極富哲學意味。這種形象,恰與黑白相間的足球,猶與天圓地方的圍棋同出一撤,千變萬化歸於一統,並且與中國古代哲學《易經》中陰陽對立統一的和諧與機趣相印證。大熊貓,不,大貓熊,它是大自然中不説話的“哲學家”。
5.不止是“物以稀為貴”
貓熊作為“國寶”,一方面自然是因為熊貓已瀕臨滅絕危境,“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貓熊作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生物鏈”的一環,作為有“動物活化石”之譽的生物,它又不止是“物以稀為貴”——它極端珍貴,還因為它的生存對人類有巨大的實用研究價值。
貓熊在遠古史前時期,是食肉性動物,後來由於環境變遷,貓熊以巨大的毅力改變其食性,成為以食竹枝樹葉為主的草食性動物,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熊貓,不,貓熊,是戰勝環境變遷的勝利者,是擁有非凡氣質的勇士。據科學家考察,貓熊對竹樹等粗纖維質食物能消化吸收其20%-40%的營養,而人類目前對此類粗纖維的消化吸收率則為零!貓熊是如何改變器官功能,從而實現這非凡的歷史性轉變的?而且吃得那樣有色有香津津有味?這成為生物學家和營養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大重要課題。這一課題若研究成功,無疑將對人類開發食物品種,乃至對於應付未來環境的巨大改變,均具有極其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貓熊,它的實用價值,不也是價值連城的麼? (本網網友王若谷供稿)
作者簡介
王若谷,知名雜文家,新華網評論員,有幾千篇雜文問世,上百篇作品獲獎(其中包括《中國青年報》、《河北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