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與綠洲並存 感受塞上江南的別樣風情

時間:2010-07-08 15:39   來源:寧夏新聞網

  7月3日,歷時一週的“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採訪活動圓滿結束,在這一週的時間裏,採訪團走遍了寧夏五市,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固原。五個地方,五種味道,五份收穫,讓我們認識、感知、觸摸到了一個真實的寧夏。

  銀川印象

  銀川是此行的第一站。從北京到銀川,將近20個小時的火車,一路旅途的疲憊被西部早晨熾烈的陽光照得無影無蹤。驅車行駛在銀川新城區,嶄新的柏油馬路平坦而寬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週末的原因,車流量不大,人也稀少。道路兩旁很多新興的建築,威嚴高聳,讓你感受到“西部大開發”帶來的變化,也讓你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生命力。

  因為懼怕西部的陽光,下午5點多,我才走出賓館,徜徉在銀川的街頭。漫步在銀川,馬路不寬,但很乾淨,沒有大都市的車水馬龍,喧囂繁華,這裡的步調是平緩的,從容的。街頭路邊,林立著各種各樣的小店,或溫情,或時尚,或古樸,衣服、鞋帽、特産,只要你想買的,都能尋到。雖然是週末,在銀川的步行街,卻並沒有其他地方的人潮洶湧,人們慢慢地、安閒地走著,看著,逛著,這讓我也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

  走到一個街心公園我停了下來,涼亭裏有很多下棋的老人,三人一堆,五人一夥,簇擁在一起;還有人在河邊釣魚,拉著長長的魚竿,神情專注;在林蔭道旁,一位老人點著煙,悠然地從我面前走過。這就是銀川,一個不太大、不太喧鬧、安詳、平和、蘊育了新生力量的西部城市。

  涅槃重生的石嘴山

  詩人説,湖是城市的眼睛。來到石嘴山夢境一樣的星海湖和仙境一般的奇石山,我才真正理解了山湖之濱、鳥語花香的真實意義。

  星海湖又名“北沙湖”,濕地面積4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3平方公里,不僅攔蓄洪水,而且是城市之肺,還可觀光休閒。站在星海湖邊,身心盪漾。藍天碧水,綠葉水鳥,奇石大漠,美不勝收……難以想像,這就是人們口中的“煤城”石嘴山。

  “天上是灰,臉上是黑”,石嘴山人曾用這樣的句子形容自己居住的城市。近年來,石嘴山市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工作,以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型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等“五城同創”為載體,相繼實施了一大批生態建設工程,特別是通過深入開展生態建設大會戰和“無冬閒”施工活動,使全市的生態環境和城鄉面貌大為改觀,昔日的“臭水坑”終於變成了今天風景秀美的星海湖。2007年,星海湖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如今,星海湖恰似一張名片向世人展示著石嘴山涅槃重生後的獨特風情。

  回族之鄉——吳忠

  採訪吳忠的當天,西部的天氣終於收起它熾熱的面孔,變得溫潤起來,一整天纏綿的雨水,伴著我們感受了回族之鄉的歷史與現在。

  吳忠市在全國地級市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是我國主要的回族聚居區之一。得天獨厚的回族文化資源和伊斯蘭文化底蘊,為吳忠市“唱響民族品牌,打造特色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當地已經形成清真餐飲、清真糧油副食品、清真肉食品、清真乳製品、穆斯林生活用品及穆斯林服飾等六大特色産業。

  在雨中漫步中華回鄉文化園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恢弘大氣的伊斯蘭建築在雨中顯得回味無窮。中華回鄉文化園坐落于回族最具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回鄉名鎮納家戶村,和納家戶古老的回族社區清真大寺交相輝映,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以回族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區。園內建有一座回族博物館,該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一座回族博物館,整體建築為“回”字形,讓遊客在漫步歷史長廊的過程中,領略回族歷史的淵源流長和回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衛:蒼茫大漠沙坡頭

  到寧夏而不到中衛,可説是入寶山而空手回。中衛位於中國三大沙漠之一 ——騰格裏沙漠的邊緣,是寧夏河套上的著名綠洲。以治沙聞名的沙坡頭,位於距中衛縣城20多公里的騰格裏沙漠的東南端。

  過去,沙坡頭是以治沙成果而聞名;如今,作為中國五大最美的沙漠之一,沙坡頭旅遊區集沙、河、山、園為一體,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滑沙”是沙坡頭最受遊客歡迎的娛樂項目之一,從沙丘頂上滑下,然後沿著黃河,坐在羊皮閥上漂流,甚至還可以坐在有“天下黃河第一索”之稱的索道上橫跨黃河。由於沙坡頭就在騰格裏沙漠的邊緣,你還可以騎上駱駝,在大漠漫步。

  有人説,如果你沒有到過沙漠,你就無法真正理解生命,這次沙坡頭之行,我想,我是感受到了。在這大漠的蒼茫與荒涼中,人是無需任何掩飾與面具的,一切人性中本真的東西都會自然地流露。當你乘著沙地飛車翻過騰格裏沙漠的萬千山丘,當你從沙丘上急速滑下來時泛起層層的沙浪,你一定會像我一樣愛上它——沙坡頭。

  固原:紅色之旅六盤山

  固原是此次採訪行程中的最後一站,到達的時候已是傍晚。從車上走來下,遠遠望去,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固原顯得寧靜而又樸素。

  固原是我國歷史上的交通樞紐、軍事重鎮,是關中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固原市佔有極為重要的一頁。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越過六盤山,毛澤東同志寫下了氣勢磅薄的《清平樂六盤山》。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二方面軍在西吉將臺堡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六盤山在固原市區南部,跨越陜甘寧三省,綿延200多公里。顯著的水源涵養效益和濕潤的氣候使這裡成為西北地區的“綠島”。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位於六盤山主峰之上,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為紀念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及長征勝利70週年而建的區內最大的紅色旅遊景點。六盤山是一座綠意盎然之山,也是一座紅色革命之山,六盤山對於推動固原市旅遊業發展及加快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寧夏之行已經結束。沙漠與綠洲,塞上江南的魚米富庶與西部的乾旱貧脊在這個省份結合得如此緊密,層次分明。我似乎愛上了這個神奇的地方,大漠,孤煙,烈日,綠洲……將在我的記憶中永不落幕。(潘佳)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