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市場抓教育 西吉職業中學發展民族教育特色

時間:2010-07-02 14:17   來源:台灣網

 

數控實訓教學。(台灣網 董潔 攝)

 

  台灣網7月2日寧夏消息 多年來,職業教育被視為“二流教育”“次等教育”,職校畢業生在就業中也屢屢遭受冷遇。然而今天當參加“塞上江南 和諧家園”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攝影大賽的記者們走進寧夏西吉縣職業中學卻遇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況。
 
  在職業教育發展逆境中,西吉縣職業中學抓住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這一核心,探索職業教育的出路和發展方向,堅持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並舉,教師由理論型、普通型向操作型、“雙師型”轉變,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了電腦應用、電子電工、商貿阿語、廣告設計、汽車駕駛維修等13個適應發展、前景樂觀的特色專業,通過升學深造、聯合辦學、推薦就業等多種途徑拓展學生發展之路。目前,該校已向山東、北京、天津、湖北等地19所職業學校輸送初高中畢業生6217名。

 

  西吉縣職業中學在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中,充分發揚民族教育特色,結合用工企業實際和市場需求,狠抓品質“生命線”,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出的技能型人才備受用工企業歡迎,迎來民族教育發展一片艷陽天。

  2009年,在全區高職考試中名列第二,242名畢業生中有70%進入高職院校學習,馬雲嶺、馬國成、柯小蓮、任天錄等4名學生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錄取,20名學生被送到北京軍都旅遊度假村上崗實習,96名學生被推薦到北京富士康、北京大方飯店、青島海爾集團等省外企業就業。通過探索和創新,職教門前冷落的不利局面已經成為過去,現在該校在校學生有2600名,設有教學班43個。

  西吉縣職業教育水準之所以能夠快速攀升,和普高教育並駕齊驅,不僅是學校“抓”出來的效果,更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結出的碩果。在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進程中,西吉縣先後三次劃撥土地123畝,使職業中學校園面積擴大到143畝,爭取投資2000萬元建成實訓樓、教學樓、學生宿舍樓、餐廳等,使職教辦學條件有了質的飛躍。

  2009年,西吉縣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了20名專業課教師,解決了職教教師短缺的問題,今年將繼續面向全國招聘20名專業教師。同時按照做大做強職業教育的發展思路,將職教觸角延伸,堅持統籌管理、聯動協作、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全縣各類培訓機構和項目、硬體設施、師資、資金等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以職業中學為主陣地、其他培訓機構適當補充的職教格局,充分發揮培訓資源效益,提升培訓能力。目前,西吉縣職業中學已培訓農民工4萬人次,有11226人通過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取得了初、中級等級證書,成為有一技之長的新型農民工,並被全部輸送到北京、福建、新疆、內蒙古及銀川等地務工。(記者 董潔)

 

 

民族教室。(台灣網 董潔 攝)

 

 

禮儀班學員。(台灣網 董潔 攝)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