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裏的綠舟----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赴中衛市採訪紀實

時間:2010-07-02 15:17   來源:寧夏新聞網

 

騰格裏沙漠景區

  滔滔黃河水,茫茫騰格裏,遠處沙山高壘,近處平原河谷,綠樹成蔭,藍天白雲之下,莽莽沙海之中,被草障林帶護衛著的公路伸向天際,景象蔚為壯觀。

  7月1日上午,參加寧夏網路行的記者來到中衛市進行實地參觀採訪。

  中寧:沙丘變為枸杞園

舟塔鄉萬農業觀光枸杞示範園區

  “天下枸杞出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在介紹中寧縣枸杞産業發展經濟時,當地幹部們喜上眉梢。

  中寧縣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和正宗原産地,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枸杞生産基地縣;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2000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特色之鄉”。

櫻桃般大小的枸杞密密麻麻地挂在枝頭

  記者走進舟塔鄉萬農業觀光枸杞示範園區,萬畝沙丘上一行行種植的枸杞樹,只見如櫻桃般大小的枸杞密密麻麻地挂在枝頭,鮮紅清透。忍不住摘了一顆鮮枸杞放在口中,入口即化,口感極佳。旁邊正在採摘枸杞的果農告訴記者,中寧枸杞屬枸杞中的極品,長期食用具有明顯的益智、養顏、滋補等功效。

採摘枸杞的果農

  據了解,該園區,佔地2.4萬畝園區成齡枸杞最高畝産在500公斤以上,平均畝産達400公斤以上,畝均産值過萬元,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

  結束了枸杞之鄉的採訪,記者于當天中午繼續前往沙坡頭進行採訪。

  沙坡頭:治沙奇跡打造出的旅遊品牌

騰格裏沙漠景區

  “不上沙坡頭,不算到寧夏”! 沙坡頭從上個世紀5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治沙工程所創造的奇跡到今天已經成為中衛市的一個著名的旅遊品牌。

  為保證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暢通無阻,1956年至今,中衛人民和治沙工作者一道在沙坡頭創造了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治沙體系,一張張巨網般的草方格克制住了流沙的漫延,被世界公認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1994年被聯合國評為“世界環保500佳”之一。 從此,以治沙成果而享譽世界的沙坡頭成為聞名中外、獨具特色的沙漠旅遊5A級景區。

  大青山:節水農業示範工程使荒山變綠舟

棗林枝繁葉茂

硒砂瓜苗

  走進大青山,只見一排排棗林枝繁葉茂,一行行潔白透明的塑膠薄膜,一株株綠意盎然的硒砂瓜苗,一根根黑色的水管爬滿在地裏,昔日乾涸的沙石地,如今已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據了解,長期以來,由於缺水中寧縣數萬畝的硒砂瓜種植基地一直進行著單一的種植模式。今年以來,中衛市20萬畝節水農業示範項目被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為惠民的重點工程,計劃投資2.6個億建設配套設施,安裝地埋輸水管道563.6公里。目前,已完成施工面積11.6萬畝,採取複合種植模式,大面積的栽種紅棗和硒砂瓜,均已成活,預計年可實現産值7659萬元。從此,這片荒蕪的的荒山披上了綠色新裝,讓群眾看到了收穫的希望。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