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雄渾賀蘭 聆聽來自遠古的聲音

時間:2010-06-29 15:34   來源:寧夏新聞網

雄渾賀蘭。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夏欣)6月28日,“塞上江南 和諧家園”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攝影大賽的記者們來到聞名全球的賀蘭山岩畫景區,聆聽這來自遠古的聲音,品味雄渾壯美的賀蘭山,觀賞千年神秘的岩畫。

  岩畫是古代先民們在漫長的歲月裏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岩石上繪製和鑿刻的圖畫,它記錄了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賀蘭山岩畫分佈在賀蘭山全長250余公里、從北到南的十多個山口中發現岩畫群20多處,畫面總數約在萬幅以上。這是自遠古以來活躍在這一地區的羌戎、月氏、匈奴、鮮卑、鐵勒、突厥、党項等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

  賀蘭口岩畫景區,距銀川市區56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畫委員會列為非正式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4年4月,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産。2006年1月,被建設部列入首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産預備名錄。

  賀蘭山山勢峻峭,景色幽雅,奇峰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余幅個體圖形的岩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畫面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較強。以人首像為主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面,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

  這些跨越千年的神奇怪異的岩畫符號,讓人感受到了遠古先民們狩獵、遊牧、祭祀、歡呼、舞蹈……的場景,體會到他們的歡樂與悲傷。最為著名的岩畫太陽神面朝東方,神采奕奕,仿佛注視著每一個被歷史的風塵裹挾而去的王朝。在時間的風蝕刀刻中依然棱角分明,在時光的打磨和歷史的洗禮中探尋遠古的文明。

岩畫紀念品受到網上行記者的喜愛。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