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簡介

時間:2010-06-27 18:51   來源:寧夏網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中上游黃土高原西北,地處東經10417'-10739',北緯3514'--3923'之間,東連陜西,東南、 南面至西南部接甘肅;西面、北面至東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土地面積51800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較大,東部起伏較緩,從地貌類型來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計有土地、丘陵、平原、臺地和風沙地貌。一般海拔為1090米--2000米,最高海拔3556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南端(固原地區南半部)屬南溫帶半乾旱區,中部(固原地區的北部至鹽池、同心一帶)屬中溫帶半乾旱區,北部(銀川平原)則為中溫帶乾旱區,南北氣候懸殊較大, 是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5-9℃之間,引黃灌區和固原地區分別為全區高溫區和低溫區。寧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乾旱山區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黃灌區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黃灌區年降水量203.7毫米, 乾旱山區年降水量317.8毫米。

    寧夏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鄂爾多斯高原、 黃土高原以及六盤山地。 寧夏平原是賀蘭山和鄂爾多斯高原之間的斷層陷落帶,為黃河部積,賀蘭山沖積而成,面積達967多平方公里,黃河自寧夏平原  越而過。自漢唐以來,引黃灌溉, 開闢了秦渠、漢渠、唐淶渠,解放後又增辟了東幹渠、西幹渠等大幹渠。 這裡灌區農業發達,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寧夏的主要山脈有賀蘭山、六盤山、南華山、西華山、 月亮山、羅山、香山、雲霧山、牛首山等。其中賀蘭山、六盤山、 羅山是寧夏的三大天然林區。賀蘭山是南北走向,綿延200公里,最高峰海撥3556米,山中多礦産、森林、草甸、適於工、農、 牧業發展。賀蘭山是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 也是季風氣候與非季風氣候與分界線。賀蘭山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的西進, 阻擋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襲, 成為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六盤山又稱隴山,突起于黃土高原之上,跨越寧、 甘、陜三省區,綿延200公里,其主峰在寧夏涇原縣境內,稱米缸山,海撥2942米,六盤山高寒陰濕,雨水較多,有茂密的森林, 是涇河與渭河的分水嶺。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