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3日訊 10日,北京大學燕園的美麗夜晚不像以往那樣平靜,一千多學子圍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外久久不去,由著名作家白先勇製作的昆劇青春版《牡丹亭》剛剛在這裡完成最後的謝幕。美麗的崑曲唱腔,精心動魄的愛情故事,美輪美奐的舞臺布景和由現代聲光電技術提升的整體美感,將長久的留存在剛欣賞完演 出的六千余觀眾心中。
為期三天的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三本全本在北大的公演場場爆滿,這不僅成為一個對文化界産生持續影響的文化事件,甚至可以説是今春北京演出市場的一個成功案例。我們可以欣喜的看到,一種對古典藝術和高雅藝術的崇仰與熱情正在逐漸的回歸青年一代的心中。青春版《牡丹亭》北大公演的成功表明,高雅藝術可以被青年一代接受,古典精神仍能夠在當今的社會被傳播,並繼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高度影響整個社會文化生態的重建。
至此,大手筆、大製作、具有現代意識,同時又對湯顯祖的古典美學充分保護的全本昆劇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峽兩岸上演十一次,獲得好評如潮,更為可貴的是,該劇得到了年輕一代的追捧和喜愛,這在人文主義和傳統藝術日益被“快餐文化”衝擊的今天尤為難能可貴。
而8日,該劇在北大首演的同一天,由文化部藝術司、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所、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承辦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崑曲藝術圓桌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隆重舉行海峽兩岸20多位崑曲界和文化界的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社會主流媒體代表列席了會議,各位專家就“崑曲的保護與傳承”、“湯顯祖與《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現象研究”等三個議題進行了研討,目的是通過研討找出一條弘揚傳統藝術,推廣高雅藝術的有效途徑。會後,本次會議的發言將集輯出版。
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所承辦,也是北京大學藝術學系主任、著名美學家、全國政協常委葉朗先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甘子釗院士共同策劃的“美學散佈文化沙龍”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旨在貫徹中央有關“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精神,用高雅藝術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趣味和訴求。
另據悉,北大公演是本年度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的第一站,此後,青春版《牡丹亭》劇組將轉戰南北,繼續傳播崑曲藝術,推廣高雅文化。本月13日至15日,青春版《牡丹亭》將移師北京師範大學進行演出。沒有能夠在北大欣賞此次演出的人可以在北師繼續領略昆劇風流。 (責任編輯: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