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牡丹亭》即將於10月21日至23日連續三天在世紀劇院上演,這部上承《西廂記》,下啟《紅樓夢》的作品將成為本屆國際音樂節上一齣值得期待的演出。連續三天9個小時演出連臺大戲《牡丹亭》,在北京舞臺從未有過,這出全本的《牡丹亭》已經在臺灣、香港和蘇州上演過,最貴的2000元票全部售光。
●四百年前的愛情更直接
“第一次看《牡丹亭》只有10歲,是在上海美琪大劇院,梅蘭芳演的,也許當時並沒全懂,但演出的情景卻深深地刻在腦海裏。”白先勇説:“《牡丹亭》是最美麗的中國神話,它可以跨越時間,穿梭空間。英國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湯顯祖卻認為死而不可復生者,非情之至。杜麗娘可以為愛死去活來,這樣的悲喜劇也要讓我們今天的觀眾看看,青春版也是一樣的大膽、開放和執著!今天的觀眾都會驚訝四百年前的愛情就可以這樣表現,甚至比今天還要直接,這點是最打動我的!”
●偶像演員更吸引年輕人
白先勇擔當策劃人的這出《牡丹亭》和其他崑曲的不同之處還在於該劇旨在“年輕、有文化”的觀眾傳承。白先勇説:“一個劇種的存在,一方面需要演員的傳承,另一方面還需要觀眾的傳承。所以我們要用青年演員來吸引年輕的觀眾,演員的平均年齡才25歲,他們非常漂亮,而且從小的練習,我又專門到蘇州挑選演員,發掘了沈豐英、俞玖林,並讓他們拜師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訓練。”
●200套手繡戲服更協調
具體到《牡丹亭》的案頭工作,白先勇説:“我的原則是只刪不改,全本的55折保留了27折。這次演出的青春版本,我們選了200多套蘇繡和手繡的戲服。在現在西式舞臺上,雖然有燈光效果,但不會顯得突兀,和古老的崑曲要協調互不干擾,我們選擇現代的表演方式,但又不泛用現代手段。”演出反響非常好。 (晨報記者 和璐璐)
(責任編輯: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