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梗概
 
 
  來源:      日期:2005-04-21 09:50

   
  《牡丹亭》全劇共五十五齣,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宋光宗年間,南安府太守杜寶、夫人甄氏,膝下獨生一女,名叫麗娘,年方十六,長得如花似玉,才貌端妍,夫妻二人愛如掌上明珠。為使女兒知書識禮,他日能擇得佳婿,杜太守特聘老學究陳最良坐館教讀。
  
  誰知在開講《詩經關雎》篇時,卻勾起“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的麗娘一片懷春之柔情。“‘關’了的雎鳩,尚有洲渚之興,何以人不如鳥乎?”在丫鬟春香的逗引下,趁父親下鄉勸農之機,麗娘遂偷偷來到後花園遊耍,領略春色。
  
  後花園裏,姹紫嫣紅,百花爭艷。春鳥之聲不絕於耳,翩翩蝶舞挑動春光。碧波之內,遊魚可數。牡丹亭邊,芍藥欄側假山嶙峋,好一派動人的春色啊!這春色使麗娘目不瑕接,久居樊籠,如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飛翔在自由的空間裏。
  
  麗娘陶醉了,在春香出後花園回房應命之時,她倦倦地伏在牡丹亭裏悄悄地走入夢鄉。
  
  這時,從柳樹後閃出一個風流倜儻公子,手中舉著一枝柳條兒。他叫柳夢梅,自詡柳宗元之後。
  
  柳夢梅向杜麗娘招手,麗娘欣然走過去,夢梅言説,夢中曾見麗娘,如約前來相見。麗娘羞澀之中,表示也似曾相見。夢梅向麗娘賦詩一首,輕挽麗娘轉過芍藥欄,到假山石後。夢梅為麗娘寬衣解帶,麗娘半推半就,二人云雨一番,花神出面,飛撒花瓣驚醒二人,夢梅含笑而去。麗娘急喚夢梅。
  
  她從夢中驚醒,春香見麗娘在牡丹亭內倦睡,忙扶她進繡房。
  
  杜母聞此事,訓誡麗娘要守閨閣之道,不能再到後花園去,並嚴禁春香帶小姐出閨房亂走。
  
  麗娘對夢中之事深懷不已,以焚香禱告為名,讓春香帶自己重遊花園,尋夢中所見。
  
  尋夢不見夢梅,鬱悶寡歡,與春香遒情,自畫像留春容。後臥病不起,杜母拷問春香,並請尼姑庵師傅石姑為其祈禳。與此同時,又請陳最良為麗娘診病。
  
  麗娘思念夢梅愈深,病入高肓。臨終前,遺囑春香把她的自畫像放在假山石下,等待夢梅來取,並常呼喚麗娘之名。
  
  麗娘病死後,父母為她修了梅花庵,令石姑在庵主事,命陳最良在園中守墳。
  
  麗娘之父杜寶奉旨升遷淮揚安撫使,春香與杜母同去淮揚上任。
  
  嶺南才子柳夢梅與其友韓子才相約到臨安赴試。夢梅在途中得欽差使臣苗舜賓資助,冒雪到南安,失足落水被陳最良救住梅花庵,在那裏養病讀書。
  
  麗娘魂入冥府,胡判官上任,欲收麗娘為第九房妾,麗娘不從,胡判官對其用刑,並關入枉死城。
  
  柳夢梅在後花園散心,假山石下拾到麗娘自畫像。上有夢中為麗娘題詩,挂在書房裏天天看畫,思念麗娘。
  
  梅花庵石姑又收徒弟小尼姑。二尼為麗娘魂祭奠。
  
  冥府中,監察御史已聞胡判官有貪污受賄的行為,早想在冥王前彈劾胡判官。但胡判官為冥王之妻弟,沒  有十足把握,是無從下手的。正在這時,遇麗娘魂一案,御史就想以此開刀,精心策劃,上書彈劾胡判官。
  
  御史在冥王面前極力奏本枉死城鬼魂麗娘如何聰慧,並言她為情而死,堪稱古今奇觀。冥王心動。提審麗娘魂,一見甚愛,查生死薄,麗娘陽壽未盡,應準其返回陽間。御史趁此機會彈劾胡判官貪臟枉法強佔民女,冥王賜尚方寶劍,令其勘察胡判官罪行。
  
  麗娘接冥王令牌,准許到陽間探親。麗娘魂回到南安杜府後花園,與夢梅在夢中多次幽媾,使夢梅每日觀麗娘自畫像神情恍惚,對麗娘倍加思念。
  
  石姑和小尼姑為麗娘魂之時,其魂出現 ,將供桌上的蠟燭熄滅,二尼驚呼麗娘魂顯靈。麗娘又在夢梅夢中與其相會,並共發海誓山盟,結拜成夫妻。
  
  一見夢梅,凡心大動的小尼姑,多次想與夢梅相會,但都被拒絕。而對夢梅早已有心的石姑,百般提防小尼姑和夢梅單獨接觸。
  
  麗娘與夢梅每夜相會,歡聲笑語,被小尼姑察覺,誤以為夢梅和石姑相交;石姑卻誤以為是和尼姑相交,於是,二尼相互捉姦。
  
  冥府中,胡判官不死心,無視御史的警告,千方百計想佔有麗娘魂。他令小鬼向夢梅索命,想以此要挾麗娘從命。因此,本不該進冥府的夢梅,卻被小鬼鎖進了枉死城。
  
  麗娘魂聞知此事非常著急,只好將自己所藏積蓄,向胡判官行賄,換取夢梅陽壽。夢梅還陽後,遵麗娘囑,和石姑等人將麗娘墓掘開,開棺,灌還魂湯,使麗娘還魂。
  
  事發後,麗娘和夢梅帶石姑遠赴臨安,小尼姑投奔它寺。
  
  陳最良發現麗娘墓被盜,星夜趕往淮揚報告杜寶。
  
  金完顏亮欲南下奪取臨安,封叛將李全為溜金王作內應。李全與妻商計圍淮安打揚州。淮揚吃緊。杜寶奉  命移鎮淮安。水路慢,杜寶改擇陸路。杜母與春香乘船回臨安。
  
  李全緊圍淮安,杜寶帶兵殺入城內,於是陷入圍困之中。
  
  陳最良到淮安城外被李全捉住,李全妻楊氏,設計揚言殺掉了杜母春香,放走陳最良,讓他回到淮安城內向杜寶報信。
  
  陳最良果然到淮安後報告杜寶,杜母春香被殺,麗娘墓被盜。杜寶設計命陳最良返回李全營內,傳達招安之意。
  
  陳最良帶信給李全,李全接受招安撤軍,淮安解圍。
  
  杜母和春香回到臨安,兵慌馬亂之中投宿旅店,巧遇麗娘、石姑,母女相認。
  
  柳夢梅到臨安赴試,過了日期,他在考場門前大哭求情。可巧主考官是曾資助過他的欽差使臣苗舜賓,因而特許他參加考試。
  
  柳夢梅考試完畢,受麗娘之托,到淮安看望岳父杜寶,杜寶不認,並以盜墓賊罪名將柳夢梅拿下吊打。
  
  陳最良金殿送奏書,被封為黃門奏使官,因金兵南侵科舉榜遲發,現金兵已退,聖上下召發榜,柳夢梅高中狀元,金瓜儀從。
  
  柳夢梅原家鄉的郭駝子到臨安尋找柳夢梅,可巧與奉旨尋找狀元柳夢梅的朝廷命官相遇。郭駝子被捉住,令其帶命官尋找柳夢梅。
  
  杜寶因退金兵有功,官昇平章。柳夢梅強認杜寶為丈人,並告知麗娘已復活。杜寶不信,繼續吊打柳夢梅,並擬判罪。正在這時,郭駝子帶命官到,確認為狀元,杜平章不服,要上告聖上,給柳夢梅治罪。
  
  軍校向杜麗娘報喜並宣旨讓杜母、麗娘五更面聖。
  
  皇帝親自作了甄別。雖確定麗娘是人非鬼,但杜寶扔恪守禮法,以女兒婚事不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由,拒不相認。麗娘悲憤抗爭,為自己的婚事進行辯護,夢梅也聲稱“這是陰陽配合正理”。最後由聖旨裁定:婦女夫妻相認,一家團圓;杜寶進階一品;夢梅除授翰林院學士;麗娘封陽和縣君。杜寶這才無奈遵旨。麗娘、夢梅的自主婚姻,終於獲得勝利。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