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作客新浪訪談實錄(下)
 
 
  來源:      日期:2004-06-18 14:37

 


  著名臺灣作家白先勇6月18日15點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與各位網友暢談與各位網友暢談崑曲之美及新書《姹紫嫣紅牡丹亭》,以下是聊天實錄(下)。

  網友:我是一位大學教員,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興趣,想和您交流一下,不知道如果白先生願意評價一下《品花寶鑒》裏梅子玉和杜琴言的愛,當然不是像魯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中那樣的簡略,而是結合中國傳統的文人與優伶之間的關係最好。因為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文化的表示形式(當然是反主流的文化),並且近期中國大陸的思想界與文藝界也逐步開始對此進行思考和接受。能談談您對這個問題將來的預期嗎?比如可以將該故事通過崑曲表現出來嗎?

  白先勇 : 我想作者寫的時候只是很單純的把當時的文人和伶人的交流記錄下來,對同性之間的友誼作了很誠實的記錄,我想這本書多少受了點《紅樓夢》的影響,這本書主要是寫了文人和伶人之間的愛情,同性之間的,寫得很誠實、莊重,沒有夾雜自己的態度,這是這本書很可取的地方。而且我想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以後,這個話題已經是全世界都在討論的了。

  網友:您有沒有什麼獨特的寫作習慣?

  白先勇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像我必須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中,一寫起來就“六親不認”,而且寫作的時候必須要喝茶。有的人在火車上、飛機上都可以寫,而且寫得很好,我不行,我必須在很安靜的地方才能寫出來,而且到現在為止,我還不會用電腦寫作,必須要稿紙,而且必須認定臺灣的那種600字孔雀牌的,必須要用黑色的筆,我寫作的毛病多了,這樣才寫得出來。

   網友:在您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一部?《孽子》居於什麼地位?

   白先勇 : 很多人都問我這個問題,我想不同階段感覺不一樣,有時候覺得這個好,有時候又喜歡新寫出來的,好象新生的孩子要疼一點一樣,其實不一定的。但是整個寫下來,最苦、最美一篇是《遊園驚夢》,從頭到尾寫了5次、半年,下了最大的功夫。別人問我的時候我就説,大概是《遊園驚夢》吧。

  《孽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我在扉頁中也寫了:“寫給無所依歸的孩子們。”我想文學是一種人性,凡是人性的東西都是文學的材料。《孽子》在去年被臺灣公共電視改成了20集連續劇,引起了很大反響,在網上有很大反響,很多是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的反響,這個劇拍得很好,感動了很多人,得了很多獎,這本書在臺灣也引起相當大的反響。

   主持人 : 您的書打動了很多人,您自己是否也同樣會被感動呢?

   白先勇 : 我想這個很重要,一本書想要打動讀者,首先要打動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感動,又談何感動別人呢?

   網友:讀了您的《TeaForTwo》和《DannyBoy》的書,感到您在訪談中給大家的印像是樂觀、和藹、親和力非常強,和您的書中給人的印象非常不同,請問您的內心平靜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

  白先勇 : 我在寫這兩本小説的時候,是看了艾滋病人以後,內心感到很悲哀,那種生命的逝去促使我寫成了這兩本書。

  我現在六十多歲了,有人説六十幾歲是中年的晚期,這個好聽一點,我想説,這是一個心境的問題,我作《牡丹亭》,人家都説這是白先勇的青春夢,一個漸漸老去的人,如果心中經常在做青春夢的話,可能老化得會緩慢一點。回應剛剛這位網友的話,是的,我在寫作的時候是另外一種心境,我看到了人生,對人生有感觸才寫下來的,一個作家很重要的是寫人類的感情,人類的生老病死,是寫人類的普遍的感情,不是寫自己。所以在我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應該是人的世界,而不僅僅是我個人的世界。

  剛才講到,我個人不是老之將至,而是老之已至,我教了29年的書,我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像這次我們演《牡丹亭》,很多年輕人來看,我很高興,而且我想,有了年輕人,崑曲就有了希望。

  網友:白先生的成功在於他的真摯和表白。

  主持人 : 我想再加一句,在於您的年輕。

  白先勇 : 不管做什麼事,應該是心境自由的,尤其是我現在已經退休了,可以“為所欲為”了。我想,崑曲這麼美的文化,不應該讓它衰老、衰落下去,所以我拼命的推廣它。

  主持人 : 這是非常幸運也是非常幸福的,有自由,而且能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我想,各位網友能不能通過網路的交流而感受到白先生的快樂?我想他們能感受到。

  網友:請問白先生,怎樣看待西方文化對東方傳統文化的衝擊,在目前的情況下,中文寫作的優勢在哪?前景如何?

  白先勇 : 這是一個大話題了。

  從19世紀以來,我們的文化都在防守,而且常常是節節敗退,被西方的強勢文化衝擊得我們喪失了自信,這是最可悲的。我們的文化經過了幾千年的考驗,我們的文化傳統不應該那麼脆弱,我們有很多那麼美的東西,是我們這個民族獨特創造出來的,也是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地區沒有的,應該值得我驕傲,應該保護它。

  像崑曲,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而且19項的選項中有日本的能劇等等,我們的崑曲被定為第一位。世界上最高的文化機構也認識到、也折服於我們這個民族曾經産生過的這種如此精美的文化,我們為什麼不驕傲呢?

  我想,全球化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電腦連線,一下子聯起來了。但是,各個民族自己文化的傳統更要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保護住,要加以保護、愛護,還要認識到,所謂的全球化也就是西方強勢文化的領導,他們加了科技的優勢,把他們的文化推廣成全球化。我想,的確,在商業、科技方面他們的確有優勢,但是我們的更傳統,我們的古典的傳統,我們民族獨創的,我們的書法、崑曲是別的民族沒有的,我想,他們也是佩服的,而且西方人非常尊敬我們的傳統藝術。

  我在美國住了三十幾年,我自己在外面教授的也是中國文化課程,我們自己的文字、文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不是在拒絕全球化,而是設法保護我們自己民族的特色,這是有必要的。

   網友:我本人很喜歡愛爾蘭的音樂,也很佩服這個民族,因為這個民族能把它的藝術,比如踢踏舞帶到世界各地,而我們有56個民族,但是很遺憾,56個民族中間沒有一種文化像愛爾蘭的踢踏舞那樣風靡世界,請問您認為這個原因是什麼呢?

  白先勇 : 的確,像愛爾蘭這樣一個小國,而且是在大英帝國的陰影下求存,但是它的文化有它獨特的創意,而且它為了保存愛爾蘭自己的文化是不遺餘力的,他的音樂、文化和戲劇都很好。但是,它也是屬於英語系的,這也佔了很大便宜,英語系的國家的確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它的文化的確好,藝術性高。

  我認為,最後要在世界上出頭,那你的文化的水準、藝術的、美學的水準,高到一定水準以後,會超越地域和文化的阻隔。20年前我就在講,我們的崑曲是世界性的藝術,那時候聽我的呼籲的人少,現在聯合國確認了,我説,好了,聯合國聽到我的話了。

  這次我們推出青春版的時候,沒想到祖國大陸也在推行崑曲,我們好象先了一步把這個推出來,我覺得要有對自己文化的魅力要有信心,它就是好,而且要做得美,最後評判的還是你的藝術性,你的藝術成就達到了某個水準,在全世界都會被公認的。如果你的藝術性不夠好,拿別的因素來推廣的話,也許是一時的熱鬧,最後還是不成的。我想,時間是對一個藝術品最好的考驗,如果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品,不會消滅下去的,如果崑曲真的不好,老早就滅掉了,只是我們太忽略它了,它已經變成很脆弱了。之所以我今天退休以後還要推廣它,就是因為它太美了,值得我做這些事情。

  網友:您對其他的戲曲形式有什麼看法?比如京劇。

  網友:對於我來説,我覺得對崑曲使用的方言不熟悉的人群真的不太容易理解和欣賞崑曲,您在作崑曲推廣的時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白先勇 : 無論什麼戲曲,好的我都喜歡。現在就是一個方向的問題,美學方向很重要,京劇也好,其他的戲劇也好,之所以能傳下來,一定是有很高的美學傳統。如果他原來的傳統丟掉,要追求有一些改變的、創新的東西,如果新的東西不如舊的話,那兩邊不討好,新的觀眾得不到,舊的觀眾也放棄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所以説,崑曲的語言基本上大部分是標準話,一些唱段、念板,只有一些丑角是蘇州話,這是很少的部分,這也不難。崑曲之所以現在能復興,原因之一是它的舞臺,因為有字幕,我們就可以看懂,像我們看義大利的歌劇,根本就一點也聽不懂,可是還照樣看,因為有字幕。那為什麼崑曲聽不懂?有了字幕,一點都不成問題。

  網友:有年輕的曲友,願意加入到推廣崑曲的事業中。

  網友:是否可以排演一個由曲友演出的《牡丹亭》?

  白先勇 : 我很高興有年輕的曲友參與。至於曲友的演出,那需要大家組織起來,我的能力沒那麼大,我做了這次演出,已經相當吃力,集合了兩岸三地的文化精英來演出,這次很幸運,臺灣的文化方面,無論是舞臺、燈光、服裝和美術等等,都是臺灣一流的人員。在中國大陸方面,也集合了所有的崑曲大師。這次集合和兩岸三地的崑曲精英,是不太容易的。現在中、港、臺首演的轟動也令我相當感動,我希望在北京儘快上演,我現在作一個廣告,在北京,10月中下旬,我們很可能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演出,在世紀劇院,也可能會在北大有演出,希望北京的觀眾能喜歡我們的青春版《牡丹亭》。

  主持人 : 肯定會喜歡的,我們新浪也會參與到採訪中,我想,北京的網友肯定會很快看到精彩的演出。

   主持人 : 我想很多人在我們的傳統藝術週邊徘徊,那麼不如索性走進去看一看,借用《牡丹亭》的一句話,“不入園林哪知春色如許”。

   白先勇 : 説得好。

   主持人 : 聽説明天在三聯書店會有一個活動?

   白先勇 : 是的,明天14:00—15:00,在三聯書店有我和劉夢溪先生的對談,專門談我們的青春版《牡丹亭》,還會談我們這本書,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會談,所有喜歡的朋友都可以到現場去。

   主持人 : 我想北京的網友可能會很幸運,他們可以到現場去,您好象從來沒有搞過簽售的活動?

   白先勇 : 明天會有類似的活動。

   網友:請問您自己如何評判自己的文學成就?

   白先勇 : 自己評判自己很難的。我老覺得最好的我還沒寫出來呢。

   網友:如何認識您的創作受西方文化洗禮卻保持東方文化風格?

   白先勇 : 我主修的是西方文學,後來在西方生活、教學,接觸的也是西方,不過我自己本身對中國傳統的文學就非常喜歡,開始從中國的古代詩詞、小説入手,然後再看西方的東西,我有意無意地也在想,怎麼把西方和東方的精髓結合起來。其實,在某一個時期,西方的文化也是滲入到我們的文化中來,怎麼把這兩者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文字上,我是儘量保持東方風格,不受西方的影響,這是有意排斥西化的一面,雖然我在美國教書,但是我有意地排斥西方的文字,我覺得中國的文字很美。

   網友:您對魯迅有什麼看法?

   白先勇 : 一言難盡,魯迅的文學成就太大了。我就説他的小説,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他的小説中有對人物的悲憫,對人物的同情,像祥林嫂、孔乙己,他寫的雜文和小説不太一樣,雜文比較犀利,但是寫到小説的時候,文學家的悲天憫人的情懷被表現出來了,這一點是到現在為止他的作品仍然讓人感動的因素之一。

   網友:您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在大力推廣崑曲,那您的寫作有沒有被冷落?

   白先勇 : 是的,這事情弄完了我要快點回美國寫東西了,佔了太長時間了。

   網友:下一步您計劃寫什麼呢?

   白先勇 : 在寫《紐約客》系列,想儘快寫完,再寫下一部。

   主持人 :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一個小時的時間非常快,白先生回答了很多網友的問題,我想他們特別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您交談,非常感謝白先生到新浪作客,從你們的提問中能夠看出你們對白先生作品的喜愛,從中也體現了你們自己擁有的非常高的文學素養,希望明天大家有時間到三聯書店和白先生見面。

   白先勇 : 謝謝大家。

   主持人 : 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