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文化教育-漫步北京專題-漫步北京
漫步北京


 

跋 光輝的未來
 
 
  來源:      日期:2004-03-12 15:44

    

  時間過的真快!

  冬去春來,寒暑交替,北京申奧成功已經3年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北京距2008年更近了。

  我們站在歷史與未來的結合點上,面對著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感慨著世事滄桑的巨大演化,期盼著奧運聖火的來臨。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一個偉大民族走過的坎坷而又艱難的奧林匹克之路,中華民族的胸懷是博大的,坦蕩的,堅強的,當她一旦把機遇攬到自己手裏,她的承諾就會變為讓世界滿意的事實。

  無數事實證明,文明古國的輝煌正在被現代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堅毅果敢發揚光大。

  如果説第一次申奧是中國人激情釋放的空前爆發,而再次申奧則在不變的激情中加入了更多的理性之光。

  中國成功了,北京成功了!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將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舉辦,這本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當你深入到歷史的長河中去體會一個曾經有著男人大辮子和女人三寸金蓮的封閉民族,有著出國比賽的選手竟然身無分文返鄉窘況的貧困民族,有著曾在自己土地上被挂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銅牌阻擋在墻外的屈辱民族,有著“東亞病夫”之稱的虛弱民族,有著被外國堅船利炮屢次欺辱和瓜分的古老民族去深刻體會的時候,你才會明白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那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意味著什麼,你才會懂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神州大地涌動而起的改革開放代表著什麼,你才會理解為什麼每一個中國人對於能否在北京舉辦奧運會關心備至,你才會直至今日,對那個里程碑式的日子難以忘懷……

  

  7月13日。

  所有的中國人都將把這個日子永遠地鐫刻在自己的腦海裏。因為這是一個民族的盛大節日。

  讓我們再把時針撥回到北京那個火熱的夜晚,21時12分:天安門廣場上早已有著許多等待最後消息的人,一場不期而至的雷陣雨似乎是在考驗人們的熱情,沒有地方避雨的人迅速穿上雨衣,撐起雨傘,那些沒帶雨具的人有的躲在旗桿下,有的躲在華燈下,雖然很快被大雨澆成落湯雞,但誰也不願離去。

  21時40分,大雨過後,空氣清新的廣場上人越來越多,此時離莫斯科投票時間只有20分鐘了。

  22時10分,當大螢幕電視上那個可愛的外國老頭薩馬蘭奇宣佈“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時,廣場上所有的人全都蹦了起來,爆發出最震撼人心的歡呼聲,大家喊著:“北京贏了!”“贏了,北京!”齊聲高唱《歌唱祖國》慶祝勝利。

  此時,上百輛公交車駛過天安門時鳴笛齊響成,車廂內頓時歡騰一片,乘客們經久不息的掌聲長達3分鐘。廣場的大喇叭裏開始播放歌曲《我的祖國》,莊嚴奔放的旋律催出了人們晶瑩的淚花,沸騰了人們的熱血,煥發出人們的熱情,老人翩翩起舞,兒童歡呼雀躍,姑娘們銀鈴般的笑聲灑滿了夜空,小夥子們有力的臂膀揮舞著鮮艷的五星紅旗。認識不認識的人歡呼擁抱在一起!,極度的快樂讓每一個人的臉上都盪漾著燦爛的笑容。那一刻,中國徹底沸騰;那一夜,北京無人入睡。

  沒有人動員,沒有人組織,當一個政府的目標與人民的意志驚人的一致,就會産生排山倒海的能量。等了8年,中國人終於可以為申奧歡呼:“成功了!”喜氣洋洋的神州大地頃刻成為歡樂的海洋。從天安門廣場到黃浦江畔,從大連奧林匹克廣場上到青島的五四廣場,從古城西安到南國廣州,從雪山哨卡到南極科考站,人們莫不喜極而泣,激動萬分。正在美國訪問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説“這真是一個揚眉吐氣的日子!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去北京親眼看看咱中國人主辦的奧運盛會”;澳門居民自發組織的巡遊車隊打開車燈、插上彩旗,在摩托車的引導下巡遊濠江;寶島臺灣同胞聚集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前打開香檳,振臂歡呼。臺灣威京集團主席沈慶先生的話代表了臺灣人的心聲:不管是大陸的中國人,還是臺灣的中國人,包括全球華人在內,就是一句話:“我們都是中國人”。能夠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的尊嚴和希望所在。奧運會是一個和平的大會,這對於海峽兩岸來説絕對是一個好事,任何人都不能阻擋兩岸人民嚮往和平的大趨勢。

  炎黃子孫,脈出一係,世界各地的華人莫不彈冠相慶,同樣的情感同樣的感受,形成一個覆蓋全球的中華結。巴黎塞納河畔歡聲雷動,俄羅斯熱鬧非凡,伊斯坦布爾雄獅起舞,在美國,在英國,在日本,在巴西……在一切有中華兒女和炎黃子孫的地方,都在為這個消息而激動,而高興。

  2008年的北京奧運,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

  

  真的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北京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籌辦著2008年的奧運會,步步落地有聲,聲聲震撼人心,那種近似于苛求的科學態度體現在所有的行動之中。

  市政府把加快奧運經濟發展提煉成四句話:一是圍繞一個目標,即緊緊圍繞“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努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促進首都經濟與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二是推進兩大轉移,即投資由市中心向郊區轉移。目前北京社會投資的80%集中在市區。將來政府要引導資金流向郊區。2004年政府投資增量將全部投降遠郊區縣,郵資額達到46億元,比2003年增加一倍以上;産業方向從房地産業向高新技術産業、現代製造業等有潛力、有後勁的産業轉移。三是加快三項改革,即加快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採用多種形式吸納社會資金進入社會基礎設施、軌道交通、政府辦公設施、城市道路、公共綠地等領域的建設。加快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四是扶持四大産業,即扶持高新技術産業及現代製造業、知識型服務業、電帶流通業、旅遊産業。在高新技術産業及現代製造業方面,將著力培育電子、汽車、石化、裝備、都市工業、醫藥六大支柱産業群。現代流通業則全面啟動和推進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

   北京市委書記劉淇曾在新北京新奧運專題座談會上指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來指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劉淇説,新北京新奧運的提法,是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上通過一個關於北京今後5年和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目標。含義是借籌備奧運會這樣重大的活動,推動北京的建設和發展,把北京的現代化和承建奧運有機地結合起來。新北京新奧運是我們向世界的承諾,辦一屆最出色的奧運會是全國人民的希望,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就是最集中的概括。北京有這樣的責任感。劉淇説,如何成功舉辦一屆出色的奧運會,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充分依靠全體市民、全國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力量,發揮大家的智慧和聰明才智。二是要創新機制。中國第一次在13億人口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大國舉辦奧運會,我們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學。我們要研究創新的投融資的方式,研究如何節約投資,研究防止腐敗,要有完善的監督機制。今後要增加社會監督力量,人大、政協都可以以合適的方式來進行監督。第三,人文奧運是這次奧運的一個特點、亮點和有潛力的地方。北京要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把奧林匹克的精神融合到北京的人文奧運中來。用人文奧運推動北京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使全體人民的文明素質得到很大提高。

  圍繞新北京、新奧運,北京在規劃著自己的未來。結合北京城市的軸線佈局特點和自然地理特徵,在繼承發展城市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十字輔路的基礎上,強化政治、文化與首都經濟發展的潛能,在其週邊構建“東部發展帶”和“西部生態帶”。“兩軸即北京城市的軸線,應結合傳統中軸線長安街的延伸實現保護與發展,從空間佈局上體現首都政治、文化、經濟職能的發揮。“東部發展帶”北起懷柔、密雲,重點發展順義、通州、亦莊,東南指向廊坊、天津,與區域發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應主要承接新時期的人口産業需求。‘西部生態帶”與北京的西部山區相聯繫,既是北京的生態屏障,又聯繫了延慶、昌平、沙河、門城、良鄉、黃村等,應實現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調整改造,各級城鎮主要發展高新技術、高新科技園區等環保型産業,為把北京建成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礎。“多中心”是指在市區範圍內建設不同的功能區,分別承擔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務效率和分散交通壓力,如CBD、奧運公園、中關村等多個綜合服務區的設定。在市域範圍內的“兩帶”上建設若干新城,以容納城市新的産業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區的功能。

  北京市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北京舊城區,提高文化品質,整治、完善“市區建成區”。疏解中心大團,重構城市空間新格局,鼓勵和引導中心區的産業、人口和其他城市職能向新城、新的産業帶轉移。村鎮適當合併,功能分級提升,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改變郊區村鎮佈局過於分散的狀況,提高郊區城鎮化水準。實現農村城鎮化,産業規模化,農業現代化,大地園林化。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強區域生態保護與建設,在城市的周邊分別建設西北郊歷史公園、東郊遊憩公園、北郊森林公園、南苑三海子及團河行宮公園等國家公園。奧運市場開發包括贊助計劃和特許計劃,其中贊助2008年奧運會將分別以合作夥伴、贊助商和供應商的形式體現。組委會目前正在進行作為最高級別贊助商——合作夥伴的徵集工作,主要包括汽車、銀行、固定通信服務和行動通訊服務四個行業,徵集工作已經啟動就緒,此外,贊助商徵集工作將於2004年第二季度開始,供應商徵集工作將從2004年10月開始。

   合作夥伴徵集工作將按嚴密的程式、週密的組織和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徵集合作夥伴時一些跨國汽車企業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的汽車企業悉數到齊,具有實力的國有銀行和進入中國的外國銀行以及通信領域的企業均表示出強烈興趣。可以預期,北京奧組委的合作夥伴的贊助數額將與國際奧會合作夥伴的贊助數額不相上下。

  2004年,整個北京面對的奧運會籌辦工作進入全面建設新階段的起步之年與開局之年。籌辦工作任務之重,涉及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所有奧運會新建場館全面開工建設、全面推介奧運會贊助計劃的市場開發工作全面啟動、奧運會服務保障工作全面啟動,北京奧運無疑到了最實質的籌辦階段。每一項準備工作都在精密的策劃之中,每一個環節都在細緻的安排之中,每一個機會都在認真的把握,每一個項目都在科學的運作之中。

  

  北京的定位是“世界城市”。《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將把北京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在四個方面: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為北京展望出一個宏偉的前景:“北京未來發展的目標主要定位四個方面,即國家首都——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級服務中心,世界級大都市地區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創新中心,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業機會,舒適的居住環境,創建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首善之區”。

  實現這一令人無比振奮的目標,2008年的奧運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推器。在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的賽道上,北京在高舉著五千年熊熊燃燒的文明火炬,健步奔向光明的未來。

  我們祝福中國!

  我們祝福北京!

  我們祝福2008年的奧運會因中國、因北京而精彩成功!

  

  

   (全文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