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文化教育-漫步北京專題-漫步北京
漫步北京


 

第二十六章
 
 
  來源:      日期:2004-03-11 11:53

    北京城內的東南部,有三處迷人的水面,合起來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龍潭湖。龍潭湖是1952年挖的人工湖,分為“東湖”、“中湖”和“西湖”。現在的龍潭湖之所以聲名遠播,是因為入得園去,到處可見龍文化的印記,況且這裡不但傍著北京城內最大的遊樂園,而且本身又是北京最大的春節廟會。其實,龍潭湖真正出名是出在體育上。
  龍潭湖北有一條大道,叫做體育館路。這條路可以説是全國的體育心臟。不但國家體育總局(以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設在這裡,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機構、訓練機構、傳媒機構也分佈在這條街上。各具特色的體育用品專賣店給這條街道增添了不少商業氣息。解放後北京最早的體育館 —— 北京體育館掩映在國家體育總局對面的綠樹濃蔭之中,雖然早就不在承擔各項賽事,但仍然時不時的可以看到集訓的運動員們進進出出,清晨環湖的林蔭道上,偶然可見一些電視上熟悉的面孔出現。龍潭湖畔過去還有一個高高的傘塔,是專供開展跳傘訓練使用的,那平伸的塔臂,曾經把無數夢想上天遨遊的青少年擁抱在自己懷抱裏。靜謐的湖面上,經常可見漂亮的艦船模型在圍觀者的讚嘆聲裏穿梭遊弋。就在湖心的小島上,人們還曾見到過威風凜凜、聲名赫赫的賀龍元帥叼著他那心愛的大煙斗靜心垂釣。
  想想看,新中國一成立,就讓戰功顯赫、威風八面的元帥坐鎮體壇,人民政府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決心何等堅定。體育上不翻身,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人民就不算是真正獲得了解放。
  彈指一揮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的龍潭湖畔,風光更加旖旎,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的建築上依然爬滿了綠葉,平靜的外表下掩藏著火熱的激情。為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這裡早已在運籌帷幄,早已是熱火朝天。
  
  北京在歷史上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隨著歷史演變,逐漸出現內容豐富、體現民族傳統和地方特點的體育活動。到了清朝,已形成騎射、擊鞠(擊球、打球、馬球)、田獵、遊戲、雜耍、冰嬉、武術、摔跤、蹴鞠和捶丸(球類遊戲)、急遞鋪和貴田赤(長跑)這十大類內容。清末以後,隨著近代教育的發展,為學校服務的體育設施開始出現,如在清華大學、師範大學、燕京大學等校內陸續修建了幾座簡易的小型室內訓練房。社會上的公共體育設施少得可憐,到解放前夕,全城僅有一座競技體育場所——先農壇體育場。
   解放後,隨著發展人民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的貫徹,北京的體育運動得到全面發展,公共體育設施的規模也有了空前提高。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安排,先後建設了什剎海游泳場、北京體育館、陶然亭游泳場、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館、首都體育館以及自行車賽場、摩托車賽場、水上運動場、室內氣槍靶場和一批解放軍系統、區縣級的中小型體育設施。據1990年統計,北京已有國家級、市級、區縣級各類公共體育設施57處,總建築面積達78萬平方米,有觀眾座席36萬個。1960年建立的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和1953年建立的北京體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設施先進,分別擁有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電教館,還有田徑館、游泳館、體操館、球類館、武術館、舉重館等校屬綜合體育館。其他各類學校、企事業單位及部隊內部的體育設施也有了較快的發展。
  隨著北京奧運聖火點燃日子的臨近,北京人的體育激情也日漸高漲。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的出色表現,使人們對於體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北京籌辦奧運濃厚的社會氛圍,又促使更多的人投身於體育運動之中。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廣,更使這種體育熱情有了盡情釋放的條件。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撥給北京體育彩票公益金1807萬元,要求配建305個全民健身工程,市體育總局制定了1比1比2的經費配置政策,這年,北京建成363個全民健身工程,總面積達到48438平方米。全民健身工程的不斷擴展,使一大批規模大、器械全、檔次高,與環境綠化相配套,適應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又能符合不同層次人群參與健身需求的場地吸引了大批市民。
  奧運會在北京舉辦,需要的不僅是關注,而是參與。一個城市的體育人口多少,説明著一個城市人口的綜合素質。“請人吃頓飯,不如請人出出汗”是人們新的社交和休閒方式。朋友家人聚會,展開身手打球、健身、游泳、溜冰……正在成為一種時尚選擇。
  北京最集中的體育場館建設應該説有三次,一次是解放不久體育館路為中心的建設,主體建築是北京體育館群,成為一個大規模的體育社區;第二次是工人體育館、工人體育場、首都體育館的建設,形成了國家級大型賽事的場館群;而亞運會的場館建設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1984年我國贏得第十一屆亞運會的主辦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辦的、也是歷屆亞運會中規模空前的一次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會。1990年9月開幕的亞運會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大型系統工程——場館建設、場地器材、競賽訓練、新聞宣傳、大型活動、文藝展覽、交通安全、技術設備、醫療防疫、飲食衛生、住宿購物、郵電通信等方面都要有計劃有組織地落實。其中場館工程建設是舉辦亞運會最基本、最先行的條件,其佔地之廣、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和技術之複雜,在北京城市建設史上前所未有。
   讓我們再次回眸那令北京難忘的亞運旋風……
   第十一屆亞運會共設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拳擊、皮划艇、自行車(分場地、越野)、擊劍、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賽艇、藤球、射擊、壘球、游泳(含跳水、水球)、乒乓球、網球、排球、舉重、摔跤、武術和帆船等27個大項根據比賽項目和日期的規定,決定設置33個比賽場館,其中新建二十個,改造、擴建先農壇體育場等原有體育場館十三個,總建築面積43.7萬平方米。另外,新建和利用舊有的共46處練習場地,還興建了包括旅館、公寓、辦公樓、會議中心、購物中心、康樂宮、運動員餐廳和學校在內的亞運村以及其他配套的住宅、通訊和各項市政設施。
   在北京市版圖上很不起眼的曹乙裏村和惠忠寺村非常幸運,歷史莊嚴地選擇了這裡興建亞運村。當時這裡是個大型的垃圾轉運場,北京城中成千上萬噸垃圾綿延成山,臭氣沖天。周圍是一片片莊稼地、荒灘和民房。肩負民族重任和祖國聲譽的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地在這裡安營紮寨,揭開亞運工程大會戰的帷幕。僅用四年,蘆葦搖曳的窯坑消失了,巧奪天工的亞運村崛起在這片蒼涼寂寞的土地上。五洲大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證券交易所、奧林匹克中心、北辰購物中心、北京劇院、匯園公寓、匯珍酒樓,每一座建築都流光溢彩。寬闊平坦的北四環路,連接著學院路、中軸路、安立路、京順路、首都機場路等交通要道。炎黃藝術館、中華民族園、百鳥樂園、中國科技館、元大都城垣公園,構築了環繞亞運村的風格獨特的景觀。如今出安定門到安慧橋,舉目四望,一幢幢現代化的宏偉建築,傲然聳立於北四環中路兩側。集金融、會議、健身、購物、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亞運村,被北京人親切的稱之為都市裏的美麗村莊。
  當時體育場館的建設採取了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分散為主的規劃佈局方式,在北京城市南北中軸線向北延伸的軸線北辰路的東側與安立路西側,集中建設了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在其北側建設了亞運村,連同周圍的安慧南裏、安苑北裏居住小區在內,形成了一座建築面積達百萬平方米、設施完善、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亞運城。與此同時,新建的眾多體育場館則採取了分散佈置的方式,如西二環路的月壇體育館、安定門外大街的地壇體育館、北三環路的北京大學生體育館、姚家園路的朝陽體育館、木樨園的光彩體育館,萬泉河的海淀體育館、石景山路的石景山體育館、豐臺鎮岔路口的豐臺體育中心等。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是一座多功能的綜合體育館,有觀眾席位5748座,總建築面積2.53萬平方米,是亞運會新建體育館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體育館的平面形狀為六邊形,比賽大廳的面積約5500平方米,可以進行包括國際體操和室內五人足球在內的各種比賽。一層北側是內外貴賓、安全保衛、電影電視、新聞公報、記者工作、電訊電報、電腦服務等用房;南側有八套運動員更衣休息室以及裁判員休息、仲裁辦公、興奮劑檢測等用房,還有兩塊供賽前最後熱身的中間練習場地和檢錄大廳;在運動員進場的人口處設置了燈光控制、音響控制和計時記分等用房。二層是觀眾人口和休息廳,所有步行人流與車行道交叉處都設高架橋。由比賽大廳到各休息廳共設置了二十個安全疏散口,全部觀眾在2分鐘左右即可疏散完畢。三層的東西側為計時記分牌及辦公休息廳等,在北看臺設置了供殘疾人停放輪椅的空間和使用的廁所。體育館的內外裝修力求簡潔明快,更好地體現體育建築的特點。比賽大廳內網架結構全部露明,觀眾座席採用彩色玻璃鋼座椅,照明採用高光效的鈧鈉燈,場地四週和上方都按混響設計要求做了聲學處理。凹曲形的銀灰色雙坡層頂是體育館的一大特徵,使屋頂的整個造型既富有變化,又獨具特色。兩側60米高的鋼筋混凝土塔筒和八組斜拉索,使建築的輪廓線起伏而有變化。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游泳館有六千一百多個觀眾席,建築面積3.75萬平方米。游泳館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地下室主要為設備用房,並設有夾層走廊,為比賽終點攝像和水下攝影服務。一層除熱身池、準備池、比賽池和跳水池以外,主要是運動員、裁判員和記者等內場用房。二層除貴賓室和實況轉播室以外,全部為觀眾休息等外場用房。電化教學、燈光和音響控制等安排在第三層。比賽池25X50米,內設十條泳道。池深全部為3米,符合國際遊聯的各種比賽項目的要求。水質處理採用臭氧消毒法,有利於運動員健康。比賽池兩端都安裝電觸板,池內設水下燈光、水下音響。比賽池還安裝岸邊移動、水下和水上終點三部攝像裝置,保證仲裁的準確和精度。跳水池25X25米,深5.5米,兩端配置的跳臺和跳板多達22塊,其品種和數量和活動跳臺的提升高度居國際前列。觀眾座椅為首創獨立式鋼塑自動翻板椅,可任意調整席位寬度,式樣新穎。主席臺的形式和位置,也可根據不同比賽要求和規模進行調整。游泳館的造型設計主要採用大面積的雙坡曲面金屬屋面及斜拉索,以兩根高度分別為70米和60米的塔筒來表現體育建築力量和技巧的特性,反映傳統風格和現代技術的結合。
   先農壇體育場是利用、擴建原有體育設施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項目。原有體育場拆除後,場地按國際足球和田徑標準要求重新設計,設有天然草皮標準足球場、400米環形橡膠跑道和田賽場地等。觀眾席共分二十個區,可容納3萬人。西看臺(主席臺、貴賓席、記者席、運動員席)上設計了鋼架彩色鋼板雨棚,看臺上部設有記分牌控制、電視廣播錄音、傳真、播音、攝像等工作間。南看臺上方設有一高10米、寬24米的我國自行設計生産的第一塊大型彩色螢幕,可顯示文字、圖像照片,轉播彩色影視節目。體育場的外形輪廓為橢圓形,79根框架結構支柱明露,看外緣從支柱外懸3米。裝飾上襯以白色墻面,較為簡潔。大面積古銅色鋁合金門窗、茶色玻璃、拱形門窗及孔雀藍波形彩色鋼板雨頂棚,與先農壇特定的古建築環境相呼應。橢圓形的體形,配以看臺上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的玻璃鋼座椅以及紅紫色環形跑道和綠茵球場,從高處鳥瞰,使人自然産生“五色土”的聯想。
   現在,這些場館都還矗立在北京的藍天麗日之下,仍然令北京人感到驕傲和自豪。過不了多少日子,為2008年奧運會設計的奧運村,將以更加靚麗的容顏和瑰麗的英姿在亞運村以北崛起!
  
  奧運會是迄今為止人類規模最大的體育競技盛會。“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體育健兒努力拼搏,不斷刷新著世界記錄,不斷挑戰著人類自我。
  競技需要場館。
  場館需要建設。
  儘管北京的體育設施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從2008年奧運會的要求來看,不僅體育建築的數量仍有較大差距,各項配套設施也差得較遠,在建築和設備的現代化水準上更需迎頭趕上。
  實際上,場館建設早就被列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頭戲。隨著時針一分一秒的推進,奧運場館的建設速度也在逐漸加快……
  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設有28個比賽項目,共使用37個比賽場館,59個訓練場館。37個比賽場館中有32個在北京,5個在其他城市。這5個外地場館分別是:青島帆船中心和上海、天津、瀋陽 秦皇島四個足球項賽場。32個北京的比賽場館中,將使用現有的13個,需要改建的11個,專為奧運會興建的8個。這些場館均按照國際單項組織的要求改建或新建,其選址、設計,施工及賽後利用等將充分體現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
  北京在2008年奧運會場館的設施規劃上突出強調了一個原則:場館和設施既適當集中,又相對分散;既便於賽時組織管理,又利於賽後利用。
  北京的場館主要分佈在4個區域,即1個中心區和3個分區。中心區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奧運會的心臟,安排14個比賽場館,將進行15個項目的比賽。奧運村,記者村、裁判村之一、主新聞中心、國際廣播電視中心也在中心區內。3個分區分別是大學區、西部社區、北部風景旅遊區。大學區安排4個比賽場館。4個比賽項目:西部社區安排7個比賽場館、4個比賽項目;北部風景旅遊區安排2個比賽場館,3個比賽項目。
  北京中軸線的北端,奧林匹克公園中央區平緩的坡地上,將出現一個世界關注的宏偉建築——國家體育場,這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其設計有海內外177家設計單位參加角逐,瑞士人赫爾佐格和梅隆設計的大“鳥巢”,贏得大多數評委的投票和北京市民的贊同。“鳥巢”既像飛鳥用樹枝搭建的巢,又像中國古代的窗欞和中國陶瓷藝術中的開片瓷,外形自然樸素。“鳥巢”最震撼人的形象在於,建築外形不規則的線條就是支撐建築的結構本身,外邊不覆蓋墻面,我們看到的是原本包在墻內的鋼筋骨骼。但是,這些看似不規則的線條,都是經過精心組合和精確計算的支點和網路,線條相互支撐,形成網路構架。“鳥巢”整體外形更是優美變化的圓形。專家認為,在所有方案裏,只有“鳥巢”的室外地形升高了4米,這樣就可以把體育場很多附屬的東西放在地下,使體育場內更整齊單純。這個方案解決了很多問題,是比較高超的建築設計,可稱為奧運會標誌性建築。
  展開奧運會場館建設的設計藍圖,讓我們先睹為快……:
  一 皮划艇比賽在順義水上公園進行。在設計上為皮划艇提供良好的比賽條件。整個公園靜水比賽航道寬162米、長2220米、水深3.5至4.5米,有8條賽道,採用防浪設計。激流迴旋比賽場地為人工場地,總長350米,水深0.8至1米,場地高差5.5米,緊靠靜水項目比賽航道,水源採自潮白河。
  2008年奧運會皮划艇比賽場地在設計上為奧運會和賽後的長期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場地將用於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和訓練以及大眾體育和娛樂活動的開展。
  國際皮划艇聯合會已認可比賽場地。
  二 自行車場地比賽將使用位於西部社區的老山自行車館,該館為新建,場地為全封閉。橢圓環形木質賽道,總建築面積32500平方米,賽道周長250米,觀眾席6000個,其中臨時座席3000個。賽道中間的熱身區可供3個代表團使用。山地自行車比賽在位於西部社區的老山山地車場舉行,賽場佔地面積達數萬平方米。比賽線路為三葉草形,長度為6.8公里,包括直道、上下坡、不同的技術難度路段以及草皮、石路面賽道等。障礙賽將在長辛店山地車場進行。公路自行車比賽——個人計時賽和個人公路賽將使用城區南二環路接南三環路段。個人計時賽單圈長度為21.2公里,個人公路賽單圈長度為17.2公里。
  老山自行車館賽後用於國內重要自行車比賽和訓練,並成為中國最好的自行車運動中心。
  國標自行車聯合會已認可比賽場地。
  最近,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北京2008年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抵達北京視察北京奧運場館的籌備工作,他對奧運場館的建設感到滿意,並做出高度評價。
  老山自行車館由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建設和管理。
  三 跆拳道比賽在首體院體育館進行 —— 首體院體育館位於城市的大學區。北京已在準備修建該體育場館,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比賽區為64x42米,熱身區為600平方米。
  北京奧申委與國際跆拳道聯合會在做技術規劃時進行了充分協商。國際跆拳道聯合會同意首體院體育館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跆拳道比賽場地。
  首體院體育館是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奧運會後將供大學生使用。
  四 網球比賽訓練均在奧林匹克公園進行。國家網球中心是奧林匹克公園內的重要工程之一,共有16塊網球場,其中,10塊用於比賽,6塊用於練習。12000個座席的中心場地為永久性建築,其他場地的座席全部為臨時設施。網球中心採用環保設計,包括節水、節電措施。這個場地將是一座現代化的網球中心。
  北京奧申委已與國際網球聯合會對網球中心的規劃進行充分協商,並請世界著名網球場地設計師協助,確保國家網球中心的設計是最高標準的。國際網球聯合會同意國家網球中心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網球比賽場地。
  網球正成為中國青少年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奧運會後國家網球中心將繼續作為網球運動的中心,進行國際國內體育比賽以及公眾休閒和訓練,成為留給網球運動和北京人民的重要遺産。
  五 乒乓球比賽將在奧林匹克公園中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展館A中進行。奧運會期間,展館內將增加乒乓球比賽所需的臨時座位、輔助用房和設施。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採用環保設計,包括節能設計、自然採光、應用最新的數字技術、保護水資源、使用太陽能和新型建築材料。比賽區為48x46米,可擺放4張球桌,熱身區2464平方米,可擺放16張球桌。
  北京奧申委已與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充分協商了比賽場地的規劃。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同意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展館A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場館。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在奧運會前、後作為重要的展覽中心,是多種文化和體育活動的場所。
  六 北京射擊館是2008年奧運會的大型場館,奧運會的步槍、手槍和移動靶等項目將在這裡比賽。射擊一直是我國體育項目中的強項,中國歷史上獲得的第一塊奧運金牌就是由許海峰奪得的男子手槍慢射金牌。由於射擊比賽週期長,賽事開始較早,往往開幕的第一天上午就會有金牌産生。大概也正是如此,北京射擊館的建設也是考慮早、設計早、開工早,與國家游泳中心一樣,屬於第一批開工的奧運場館建築。場館設計方案公開競標後,有11家國內外知名建築設計公司參加了設計競標,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場館成為最終的獲勝者。射擊項目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建築設計上既要考慮運動員的發揮不受干擾;又要完全避免射擊項目的危險性,大跨度結構體系使建築對運動員比賽的影響以及對觀眾看比賽的遮擋降至最低。為了體現綠色奧運的特點,場館的綠化採用多層次立體綠色環境設計,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資源,大面積、多形態的立體綠化體系環抱射擊館主體建築,與北面翠微山脈的綠色背景遙相呼應。室內環境設計將陽光綠樹清風等自然要素引入室內,塑造清新健康的奧運場館建築。
   建成後的北京射擊館將誕生在石景山區福田寺的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原址內,集大型比賽、日常訓練、紀念、博覽等多功能于一身,包括資格賽、決賽的場地、槍彈庫及相關的室外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48000平方米,奧運會期間將設觀眾席8552個,其中固定座席2101個。它不僅將承擔奧運會的射擊比賽任務,而且將成為射擊運動的綜合基地,預計在2006年建成。奧運會後,北京射擊館可承擔重大國際比賽,如殘奧會、世界射擊錦標賽等國際、洲際賽事,還可承辦國內射擊比賽。奧運會後射擊館還將成為國家射擊隊常年訓練基地、青少年培訓基地。同時賽後北京射擊館將向公眾開放,成為國防教育基地、推廣公眾射擊體育運動基地及射擊運動博物館。
   北京射擊館由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建設和管理。
  七 射箭比賽和訓練均在奧運村東側的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舉行。射箭場是專為奧運會新設的比賽區和訓練區。比賽場地的設計和建設將完全依據國際射箭聯合會的技術要求設置。
  北京奧申委與國際射箭聯合會充分商議了比賽場地的規劃。國際射箭聯合會同意將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射箭比賽場地。
  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是一個專為舉辦奧運會設計修建的臨時設施。奧運會後臨時用房將被拆除,但射箭場地作為奧運會遺産保留。
  八 為鐵人三項比賽設計的路線途經眾多北京最古老的文化和旅遊景點,包括最具特色的市中心的紫禁城。游泳項目在玉淵潭公園內進行,距紫禁城10公里,公園內設轉換車。比賽和跑步比賽圍繞紫禁城進行。
  北京奧申委已與國際鐵人三項聯合會充分商議了比賽場地的規劃。國際鐵人三項聯合會同意紫禁城鐵人三項賽場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鐵人三項比賽場地。
  九 帆船比賽和訓練均在青島進行國際帆船中心進行,該中心位於青島市浮山灣,北京以東690公里。區域設在匯泉灣、浮山灣和大麥島以外海域,有直徑為1海裏的5個比賽場。港灣內的陸上有國際帆船聯合會要求的所有設施和用地。北京和青島每日有往返飛機。
  十 排球比賽在首都體育館場地進行。排球比賽使用4個場地。首都體育館建於1969年,曾多次成功地舉辦過國際排球比賽,是奧運會主要的排球比賽場地。這座體育館將進行全面改造翻修電子通訊系統、大螢幕和其他新型設施,改造工程于2001年2月竣工。北體大體育館是一座北京體育大學計劃新建場地,將作為排球的第二賽場。這個體育館將採用新的建築施工方法進行施工,可通過屋頂可調節頂板加強室內自然通風。排球決賽將在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國家體育館舉行。
  ……
   2003年開工建設的場館包括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北京射擊館和老山自行車館,2004年還將有一批場館陸續開工,第一階段目標已完成,各項工作都走在時間前面。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副主席劉敬民表示,奧運場館項目從拆遷到建設整個過程都實行透明公開的原則,堅持節儉辦奧運的方針,推進陽光工程,實現廉潔奧運,既要把北京的奧運場館建成精品建築,又要成為節儉辦奧運的典範。
  廣納群賢,優中選優,是奧運場館建設決策者的明確態度。一進入2004年,市民就可以進入市規劃委網站,給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會議中心項目方案評選投票打分,其結果將作為專家們最後選擇最終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此次共有兩套設計方案參與評選,分別為COX方案和RMJM方案。COX方案設計的會議中心造型,表達了奧林匹克公園內建築設計強調舒緩大氣水準構圖的整體要求,與其他建築景觀形成和諧的統一。入口廣場上部懸浮的多功能大廳採用圓形設計,設計從天壇造型中汲取靈感。光碟狀的造型體現會議中心作為文化交流場所的功能。考慮到奧林匹克公園所在位置獨特,設計還採用了統一的手法使會議中心與相鄰建築的力度和規模相呼應,剔透的墻面和立柱統一了整個建築群的外立面,形成流暢自如的結構。總體形式與體育場的設計相呼應。RMJM方案設計注重歷史感。按照總體規劃,會議中心將坐落于奧運公園內中國紀元表中的秦朝位置。建築立面取自中國古代建築物頂的曲線概念,對傳統的建築形式賦予現代演繹。一個空中綠化平臺將大觀眾廳的前廳與西部的酒店及商業區連結起來。平臺週邊佈置咖啡廳等餐飲場所,為主會場提供了休憩空間,同時可以欣賞到巨大開敞的屋頂花園。它的一側有一條室內的步行街,為奧運大道及北辰西路之間提供了步行聯繫。一條經過綠化的坡道將中一路與空中綠化平臺相連,確保人們步行可達會展中心的任何一處。這兩套方案無論選擇哪一套,北京市民都會有機會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最終他們都將看到在北京大地上矗立起一座醒目的標誌性建築,令人嘆為觀止的現代化建築。
  瑞士Burckhardt設計公司設計的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也非常有創意。
  在西長安街延長線復興路以北,西四環路內,有個地方叫五棵松。過去這裡還真有五棵高如傘蓋的青松,新中國建立後,這裡是北京向西拓展的主要區域之一。規劃中的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不僅是2008年奧運會主要的比賽場地,而且將成為北京市西部地區市民進行體育和文化休閒活動的公共區域。中心包括一個10萬平方米設有18000個坐席的奧運會籃球館、一個有25000個坐席的臨時性棒球場,一個有8500個坐席的臨時性壘球場以及群眾文化體育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等。在商業服務設施中,有3.8萬多平方米的辦公樓、四星級酒店和商業娛樂中心三個部分。
   佔地約50公頃的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為了突出綠色奧運,設計了50米至100米寬的城市公共綠化帶,約佔地927公頃。其餘40.73公頃為建築和公共綠地景觀面積,運動花園約佔25萬平方米。
   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設計最有創意的是方形籃球館的一整面外墻設計成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墻,比賽時可以轉播實況,在非賽季可以24小時播放廣告,以幫助場館儘快收回成本。除了比賽場館,還設計了很多文化和休閒設施,整體環境便於賽後商業的運營。設計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的精神。為體現綠色奧運,方案在場館附近還設計了一個菜園,種植無公害蔬菜,強調健康的生活及飲食。
  
  不必諱言,奧運場館建設這樣的大工程,很容易招致人們對它的高度關注。按照以往不太好的現實留給人們的經驗,在各種大型工程建設中,招標、施工、採購等各個環節,都富含巨大的“油水”,讓人對其建設過程中的“內幕”,充滿各種複雜的“想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疑是現在以及未來若干年內,全國乃至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因此,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奧運場館“陽光工程”的概念,表現了百年大計,品質第一,對奧運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之所以把奧運工程稱之為“陽光工程”,就是要通過奧運場館的建設,讓全世界看到一個執政為民、廉潔奉公的政府。溫家寶總理出訪美國在哈佛大學演講後,接受中國留學生的提問時説,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但要辦成高水準的奧運全,還要辦成一個節儉的奧運會。溫家寶總理在國際場合做此表示,足見中國政府對節儉辦奧運的重視。而節儉的前提是廉潔。在廉潔的基礎上,投入的每一分錢才可能用在奧運工程或管理當中;節省下的每一分錢,才可能省到人民的口袋裏。因此,與“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同樣重要的是節儉奧運、廉潔奧運。
  為此,北京市將成立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監督領導小組,全程監督奧運工程建設。市政府領導還要求制定奧運場館工程項目建設資訊公開制度,建立資訊報送及發佈程式,及時向社會公開奧運場館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展情況。要進一步充實資訊公開的內容,公開的內容包括奧運場館工程項目的概況、責任單位、審批、設計方案、規劃、用地、收費、拆遷、招標、採購、資金使用、執法、驗收以及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監督工作的進展情況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政府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對於奧運場館工程建設中的違法、違紀案件和問題,不管是什麼單位、什麼人、什麼背景,一律嚴肅查處,決不姑息,決不遷就;決不護短。對相關責任人要給予嚴肅的黨、政紀處理,並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監督領導小組肩負著雙重任務,一是切實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奧運組委會的委託,做好對奧運工程建設的全程監督,確保奧運場館建設的廉潔和節儉。同時還必須通過恰當的渠道,將監督的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和百姓進行如實、及時的發佈,讓輿論和百姓能夠了解奧運工程建設的情況和監督小組的監督情況。也就是説,不但要做到奧運工程是廉潔的,還必須讓大家都了解而且相信奧運工程是廉潔的。在目前的環境下做到後一點與做到前一點同樣重要,卻可能更難。除了主動發佈資訊之外,還要接受社會各界的咨諮詢、質詢。比如接受人大、政協的全程監督、質詢,比如媒體除了發佈公開披露的資訊之外,能否就群眾關心的問題或疑問,主動了解、發佈消息;比如任何關心奧運工程的公民,是否都應該有必要的渠道,隨時了解到奧運工程的進展情況,並提出質詢等等。這樣的措施確實會給建設主管部門和監督部門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並可能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承擔這樣的壓力和工作量是值得的。
  
  北京是古老的,古樸典雅,端莊秀美;北京又是新生的、新穎大方、生氣勃勃。“陽光工程”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公平與公正。陽光撒滿大地,工程鼓舞人心。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北京奧運的場館建設將是一次民心工程、光彩工程,讓全世界豎起大拇指的工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