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文化教育-漫步北京專題-漫步北京
漫步北京


 

第二十三章京城節慶看民俗
 
 
  來源:      日期:2004-03-01 17:19

    老北京民俗的底蘊是豐厚的,如同一個博大精深的寶庫;老北京的民俗是獨特的,其韻味如同北京的二鍋頭。只要你一頭扎到民間去,你就會被北京的民俗所吸引、所感動,你就會嘆服北京民俗所蘊藏著的大學問、大智慧。

  平常日子尋找北京的民俗物件,有這麼幾個不可不去的地方。一是有著300多年曆史的琉璃廠,這裡最能展現北京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在100多家文物古玩商店組成的文化街上,元明清的書畫、文房四寶、玉器都能找到。但魚龍混雜,能不能淘換到真東西就看你的功底了。其實買不買並不重要,最大的樂趣在於逛。倘佯于街肆中,你會感到一股儒雅之風撲面而來。二是北京古玩城。這是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場,也是亞洲最大的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唐三彩、紫砂、景泰藍、古舊陶瓷、鐘錶、書畫、刺繡、佛像及各類雜項等上千個品種琳瑯滿目。古玩城還經常舉行各種工藝品的集中展示和展銷,吸引著大量海內外的“淘金者”。三是潘家園舊貨市場。這裡基本是一些民間的工藝品、雜物、古玩。最有意思的是在這裡還可以買到一些舊小人書,舊海報、甚至舊月份牌。就連文革期間的毛主席紀念章、毛主席語錄、毛澤東選集在這裡也能找到。四是報國寺文化市場。這兒有點和潘家園舊貨市場的感覺差不多,雖然成立得比較晚卻後來居上,人氣很旺,已成為舊書、字畫、錢幣、古玩交流的熱賣場,生意十分紅火,這裡常年開放的專業展館有“世界錢幣郵票館”、“中國郵票館”、“中國錢幣館”、“彩票股票糧票館”、“煙標火花館”、“郵幣卡長廊”、“中國期刊館”、“連環畫館”等。寺內後面的大殿是東方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舉行拍賣預展的場所,每月一次的百姓收藏拍賣會把市場帶動得更為熱鬧。舊貨都是來自民間的具有收藏價值的瓷器、玉器、鐘錶、相機、字畫、地毯、明清傢具及家庭擺件飾品等八大類古舊工藝品,規模可以和古玩城媲美。

  實際上,要體察北京的民俗,最好的機會是到春節期間舉辦的廟會去。廟會就是設在廟裏或附近的集市,按規定的日子舉行。北京的廟會由來已久,俗稱趕集或趕會,本是農業社會的産物。它是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形成的定期商業活動。作為廟會的寺廟,必須寬大,以便能容納參加商品交易的商販和遊人。人們熱衷於趕廟會,是因為不僅有商品的流通,而且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進香、求神、拜佛等宗教活動,在廟會中反而成了稀罕事。

  北京的廟會在元明時期已經出現。以內城西南角成方街的城隍廟最為有名,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開廟。後來衰落,廟會移至廣安門內大街路北報國寺(慈仁寺)內。繼之,隆福寺、護國寺等廟會興起。這樣幾經起落,廟會也有所變遷,直至最後穩定在以隆福寺、護國寺、白塔寺、花市、土地廟等五處為主的廟會。

  北京的廟會,從時間上來分,有兩類。一類是每年開一天或幾天。如:朝陽門外東嶽廟廟會的開廟日期為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西便門外白雲觀廟會為正月初一至十八日;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廟會為正月初二日;崇文門外太陽宮廟會為二月初一日。據説該日為太陽的生日,屆時有小販沿街叫賣時令食品“太陽糕”(用米粉加糖壓製成方塊的食品,上面蓋有紅色太陽或雄雞的圖案);東便門內蟠桃宮廟會為三月初一至初五日,其中三月初三是蟠桃聖會的正日子,遊人最多;廣安門內善果寺廟會(曬經會)為六月初一日;宣武門外南下洼子江南城隍廟廟會為七月十五日,並做中元節道場等等。另一類廟會每月都有固定日期開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為上面提到的五大廟會,它們的開廟日期錯開,使得北京人能夠天天趕廟會。

  隆福寺廟會位於東四隆福寺街,建於元朝,該廟大約有六、七層殿,前門在隆福寺街,後門在錢糧衚同。廟會大致在明朝景泰年間形成,逢九、十日(即:初九、初十、十九、二十,二十九、三十日)開廟,後來又把逢一、二日增加進去,作為“加廟”。廟會經營商品項目甚多,如:服裝鞋帽、綢緞布匹、文玩古董、書籍字畫、手工藝品、日用雜品、花鳥魚蟲、貓狗寵物、兒童玩具、風味小吃、家常便飯等。此外還有民間娛樂、藝術活動,如:説書、唱戲、魔術雜技、相聲曲藝等以及算命問卜、相面合婚、測字流年等帶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可稱為北京第一大廟會。

  護國寺(崇國寺)位於西四北護國寺街,為元朝古廟,廟的規模比隆福寺小,有四進殿堂,但形成廟會卻在隆福寺之前,開廟日期為逢七、八日。

  白塔寺廟會(該寺元時為大聖壽萬安寺,明時改為妙應寺,白塔寺為俗名) 位於阜成門內大街路北。元朝時請尼泊爾人參加設計和興臻,由四進殿堂和塔院組成,開廟日期為逢五、六、日。

  護國寺和白塔寺為西城主要廟會,與東城的隆福寺廟會相呼應。經營規模和商品種類均略遜於隆福寺。有相當部分的商販隨著這幾個廟會輪流設攤經營。

  花市廟會(俗稱花市集)早期在花市大街路北火神廟內(後曾為崇文區圖書館)舉行,開廟日期為逢四日、亦稱火神廟廟會。廟的規模小,院落亦不大,難容大量攤販與遊人,而且是倒下臺階,出入不便,影響交易。後來商販逐漸把攤位轉移到花市大街兩側的人行道上,廟內日漸冷落。久之,遊人對火神廟廟會的名稱逐漸淡忘,而認為這個廟會就是在花市街上者增多,花市集就成了火神廟廟會的代名詞。花市大街北側的人行道較寬,攤販多集中在此,與路北的商店平行綿延約二三華里。攤位與路北商店之間留有一丈多寬的路供遊人行走和販物。花市廟會的經營項目以婦女佩戴的胸花、頭花、婚喪嫁娶、商店開業以及各種裝飾用的紙花、絹花、綾花、通草花等最為出名,藝術性很高,有些可以亂真。另外,花市大街也經營鮮花。

  改革開放以後,民俗文化煥發生機,廟會也成為春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壇廟會和龍潭湖廟會是北城和南城最為有名的大廟會,辦得最早,規模也最大,創造了“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的新模式。在廟會文化和廟會經濟的催動下,北京的廟會越來越多,越辦越好,民俗特徵突出,民俗內容也更加豐富,呈現出傳統化、主題化、科普化的特點,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逛廟會首先得玩痛快。玩是學問,什麼時節玩什麼,大有講究。老年間春節逛廠甸,小孩用壓歲錢,左手買個大花臉,右手拿個大扎槍,擠在人堆裏,專愛看“鳥叼錢”。一或幾隻“交嘴”(一種小鳥,如麻雀大小)被分別拴在木棍上,插在一個道具箱屏風的兩邊,讓它們等侯主人的指令。當觀看的人越聚越多的時候,有人把紙幣高高舉過頭頂,此時馴鳥人便把一雙交嘴放開站在他手掌上,小鳥見到有人舉錢,便照直疾飛過來,把錢叼到嘴裏飛回馴鳥人處,把錢吐給主人,然後跳到小桌上,咬開一個帶彈簧蓋的小盒子,從裏面叼出一個小小的骨牌,交給主人,於是它的工作完成了,並得到兩三粒黍子吃,主人再把它拴在小木棍上。小骨牌上寫有頭彩、二彩、三彩、末彩的字樣。舉錢入可以根據小交嘴叼出的骨牌的彩名,分別得到不同的報酬。舉錢的人非常踴躍,放出來叼錢的小鳥會有幾隻同時工作。光陰似箭,五十多年前的廠甸這一景觀,如今已很少見到。

  如今的廟會以“弘揚先進文化,展示民族藝術”為主題,充分體現了時代性、參與性、娛樂性、趣味性、知識性。各種展覽、文藝演出異彩紛呈。小品、相聲、快板、評書、大鼓、彈唱、雜技、氣功、柔術等民間民俗表演,讓人目不暇接。民間工藝琳瑯滿目,美味小吃醇香撲鼻。泥人、毛絨玩具等兒時玩具,帶來的是童真的快樂;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展賣,傳遞了中式服飾的風情。而冰糖葫蘆等傳統特色小吃更是讓人們一飽口福。有的廟會上還辦起了各種專題展覽,如收藏展,票證展、煙標火花展、玉器展、中國錢幣展、世界錢幣展和郵票展等,既傳播了科學知識,又增添了節日氣氛,尤其是介紹力學、生物學、光學、電磁學、人體學等科學知識的科普展,使廣大遊客特別是青少年朋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深奧的科學道理,更受群眾歡迎。民族文化廟會也是廟會的一朵艷麗之花,少數民族絕技、體育、歌舞、展覽、器樂、遊藝、競技、祈福、工藝、書法、酒俗、茶俗、花街巡遊、民族知識競猜等活動輪番亮相,而且都是“原汁原味”,讓人看得如癡如醉。

  逛廟會的另一大樂趣是買玩意兒。玩意兒就是最有民俗特點的手工藝品。作為寶貴的文化遺産,資源豐厚的民間傳統藝術特別是極具濃郁北京特色的手工藝品堪稱民間一絕。鬃人是北京獨有的,創始於清代末期,鬃人的底部安有一圈鬃毛,將高不過半尺的小鬃人放入銅盤中,一敲打銅盤,鬃人就在鬃毛的彈性作用下旋轉舞動起來,老北京人稱之為“盤中戲”。北京皮影是從蘭州等地傳人河北,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然後入城並形成東、西城兩派的,現在偶爾在廟會上還能一睹北京皮影的風采。毛猴、草編、風箏、絹人、地毯、花絲鑲嵌、劇裝、料器、骨雕等都是北京民俗工藝寶庫中的珍品,極受國際友人的喜愛,在廟會上都可以找到。

  “民以食為天”。逛廟會不能離開吃,甚至很多人就是奔著吃去的。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遇水而興,順水而行,經過千百年的豐富發展,不但形成了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基本口味,而且衍生出淮揚、魯、川、粵等著名菜係,美味佳肴數不勝數。北京是人文薈萃之地,海納百川,中外大餐、南北風味都能在京城品味到,但什麼是京城的特色飲食,外國人往往認為只是北京烤鴨,再深入一些的,能説出譚家菜、涮羊肉,實際上,最能代表北京民俗飲食文化的是風味獨特的小吃。“小吃情結”著著實實地烙在北京人的心頭,哪怕遠涉重洋,身在異鄉,提起“吃”的話題,馬上饞涎欲滴的不是滿漢大菜,而是小吃。

  北京最集中最有特色的小吃在廟會。所以,逛廟會除了玩個高興,買個稀罕,就是要放開肚子,吃個痛快。

  廟會上有上百種的風味小吃。對於“老北京”來説,“爆肚馮’、“羊頭馬”、“豆腐腦白”、“茶湯李”、“年糕陳”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招牌。大碗裏的豆汁,滋滋作響的灌腸,用特大號龍嘴壺衝出的冒著熱氣的茶湯,還有艾窩窩、八寶粥,燙面蒸餃、炒疙瘩…………這些大飯店大酒樓裏找不著的吃食讓逛廟會的人盡情饕餮。廟會沒有桌椅,邊走邊吃,走哪兒吃哪兒。不少北京人甚至外地人、外國人就喜愛這種露天餐飲自然純樸的感覺。在寒冬瑟瑟的冷風中,吃一大碗滷煮,叫幾串烤肉,暖身熱嘴、更是一份豪情。即便寒風刺骨,來一碗玫瑰冰糖水,或者來一碗涼粉,五臟六腑透著分外爽。

  有人説豆汁最能代表北京小吃的特性,廟會上喝豆汁別有一番滋味。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裏説,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北平城裏人。數九寒冬正是喝豆汁兒的日子,喝一碗渾身暖和,其實三伏天也有喝的,外邊熱,再喝一碗滾燙的豆汁,裏外冒熱氣,汗出透了,反倒涼快了。不過,這豆汁不是所有人都能消受得起的有,特別是那股子特殊的味兒,愛喝的聞了趨之若騖,不慣的人熏得能退避三舍。喝豆汁有講究,辣鹹菜絲兒,就酥脆的焦圈(焦圈,又叫“小油鬼”,圈小如鐲,炸得焦脆酥香。焦圈從清宮禦膳房傳出來後,成為從前北京粥鋪的早點,喝豆汁時一般配食焦圈兒)、或者再加上可口的芝麻燒餅。“豆汁之妙,一在酸,酸中帶著餿腐的怪味。二在燙,只能吸溜著喝,越喝越燙,最後是滿頭大汗……”。現在想不是廟會的當口喝豆汁可不容易,崇文門外磁器口有一家錦馨豆汁店,是碩果僅存的唯一—家豆汁店。這家店舖新門臉,老招牌,來的也儘是老主顧,從四九城奔來的人那叫多,屋子裏瀰漫的味那叫絕,“呼呼”冒著氣的豆汁兒那叫熱。豆汁極有人緣。愣有從北京大學打的而來的老教授找來就想喝這口兒。

  廟會上最搶眼的是冰糖葫蘆。據説最初的糖葫蘆每串只有兩個果兒。大個兒的在下面,小個兒在上面,中間用根竹籤兒穿起,像個葫蘆似的,故名糖萌蘆。這個説法兒,晚清《宮廷見聞》中就有記載。老北京的糖葫蘆分三種,大串可以長達5尺。在廟會上尤其是廠甸廟會上都可以買到,小孩兒得扛著走。

  廟會上叫賣最多的是“喝茶”,別誤會,可不是綠茶紅茶茉莉茶,而是糜子面用開水沏開上面撒紅糖加上山楂條、青紅絲、葡萄幹、核桃仁、瓜子仁等一些果料的八寶茶湯;還有油茶(油炒麵),原是個蒙古吃食,用香油(有的用牛骨髓油)把面炒熱,裏面加核桃仁、芝麻、瓜子仁、白糖,用開水沏開;面茶是用糜子面熬成粥,盛到碗裏後,表面均勻灑上芝麻醬,再撒上花椒鹽兒。喝的時候,要一手擎碗,轉著碗邊兒喝,使面茶上的芝麻醬和面茶同時入口,不可用羹匙或筷子;杏仁兒茶是把大米麵熬成稀糊,加上杏仁兒,盛到碗裏,再擱桂花、白糖。這幾樣所以名之為茶,是因為喝的時候,不用羹匙,如同喝茶一般,當然吃法不大雅觀,但透著痛快。

  灌腸在廟會上都是隨煎隨賣,熱騰騰的一盤、蒜味濃香,用牙籤扎著吃,香!

  豆腐腦兒也是廟會上常見的小吃。豆腐腦兒就是把豆腐點得嫩一點兒,關鍵是澆的鹵,鹵分清真教和漢民的兩種。回教豆腐腦兒的鹵是用口蘑、牛肉或羊肉做成,前門外門框衚同的“豆腐腦白”和鼓樓後的“豆腐腦馬”,號稱“南白北馬”,都很有名。漢民的豆腐腦兒,用豬肉片和口蘑做鹵。此外,還有炒肝、煎餅、油條、麻花、簿脆、油餅、馬蹄燒餅、開口笑、麻團、馓子等。

  除了北京的小吃,全國各地知名的特色小吃也齊匯廟會之上,什麼江南湯圓、雲南米線、四川麻辣燙,應有盡有。甚至能吃到“米黃子”、“燴羊雜”、“手抓羊肉”、“蔭米酥”、“面蒸羊羔肉”等風味獨絕的寧夏小吃。

  如今的廟會是追著春節走的,平時看不到。老北京的民俗,最鮮明的體現就在那時節之中。時是時,節是節。應時當令,四季不同。北京人吃東西,講究趕節令。比如立春這天習慣上要吃春餅。俗叫“咬春”。雖屬家常飯菜,但也有規矩。要用燙面搟餅,還要把兩張粘合在一起,當中抹一些香油,一面烙好再翻過身兒烙那面兒。等兩面都烙好了,到吃時再揭開,因為當中有油,好揭。每烙完這樣一張,就把它放進用細柳條編織的笸籮裏,上邊再蓋上潮乎乎的布,不讓它散熱。重要的是各種配菜。醬肘子、醬肘花、豬頭肉、火腿、熏雞、燒鴨子、鹹肉、叉燒肉……熟肉類都得切絲。這不必家裏做,可以很方便的從外面買來。普通人家吃春餅,等把餅烙好後,最重要的就是炒“和(讀‘或’)菜”。“和菜”用豆芽和粉絲炒成,還可以單炒一些菠菜、韭菜、黃花木耳,另外絕對不可少的就是“攤黃菜”(炒雞蛋)。它可不是煎荷包蛋,而是打稀了攤,油要大。吃的時候,要先揭開一張餅,把各種菜攤在其中,上邊擱甜醬撒蔥絲,最後把餅卷成卷兒,像吹喇叭那樣一口口吃進肚子。吃春餅有個好處,即便當時飽得很,過後也不會太“撐”,原因是其中素菜比較多。

  有的小吃是可以當飯吃的,而且不分季節。京東肉餅為很多北京人喜愛。羊眼包子因其個頭小似羊眼,所以人稱羊眼包子。別看包子小,但餡料多樣,深受人們喜歡。相傳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過羊眼包子,故而出名。燒麥起源於元大都,是地道的京味小吃,現在南北方都有。北京燒麥從餡上分,春、夏、秋、冬四季有別,春以青韭為上,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應時,冬以三鮮為當。在清稱之為“稍麥”,乾隆年間詩人楊米人的〈都門竹枝詞〉中就有“稍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挂粉好湯圓”的詩詞。鍋貼兒形似餃子,包好並不煮,擱在油鐺上,烙一會兒,往餃子上再澆點熱水,蓋上蓋兒一燜,鏟出來,貼著鐺的一面是焦的,所以叫鍋貼兒。

  臭豆腐是清朝康熙年間,一位安徽人王致和在北京創制的,地址在宣武門外大街路西。先用大豆做成鮮豆腐,切成小方塊,引菌加鹽,擱在大缸裏,扣缸封嚴,使之發酵。兩個月後出,顏色淺灰,聞著臭吃著香。後來臭豆腐成為北京傳統特味小菜之一,清朝末年被列入禦膳房的小菜。過去小商販都挑著小圓籠賣臭豆腐,現在許多老北京人還都愛這一口。

  炒紅果、鮮菱角、心裏美蘿蔔等都是應時食品,尤其是心裏美蘿蔔,想吃得美必得北風起,大地寒的時候 —— “蘿賽過梨啦”這一聲吆喝能傳出半條衚同遠,筐裏的蘿蔔個個翠綠翠綠的,買者隨便挑一個遞給小販,取出小刀削去兩頭,然後把蘿蔔皮從上到下削成長片,但不切斷,所以整個蘿蔔削完一圈皮後微微散開,猶如一朵花,外綠內紅很好看,接著將紅色部分橫豎各切若干刀,便成長方形小條,吃完一條條蘿蔔心,還可以把皮切絲,用醬油醋香油涼拌,不但清涼爽口,並且維生素也沒被破壞掉。當水果吃可以去膩順氣,開胃下火,比鴨梨便宜而且效果要好。

  硬面餑餑、蕓豆糕之類現在已不多見,快成了塵封的記憶。蕓豆糕 —— 小販挎的筐裏面用布包著煮好的紅蕓豆,買時他先問你要糕還是要豆,糕就是把煮爛的蕓豆用一小方塊布包上,捏住布的四角一擰,在手心上拍兩拍,打開布便扣下一個蕓豆餅來,有現在的燒餅大小,再取出一個牛角形的東西,大頭這邊有個帶小孔的木塞,向蕓豆餅上搖幾下,椒鹽遍撒餅上,豆香氣濃,軟乎乎的;如果不要餅,促就用紙卷個上口大底兒頭小的紙筒,裝滿散蕓豆也撒上花椒鹽。小吃中也有一些如榆錢糕、藤蘿餅之類嘗鮮兒的時令小吃,頗有些感應自然變化、天人合一的味道。榆錢就是榆樹的果實,因為嫩綠圓扁,形似錢幣而得名。用榆錢入面蒸糕即為榆錢糕。此糕白綠相間,香甜適合。吃慣了大魚大肉,這些帶有野味的有著濃厚鄉土氣息的小吃反而大受歡迎。榆錢糕春天吃,夏日老北京的小販應時當令售賣涼粉兒。北京人喜愛的涼粉兒稱:撥魚”或“蛤蟆骨朵”,是用澱粉熬製,用醋、芝麻醬、芥末、蒜湯、辣椒油、腌胡蘿蔔絲等調料相拌。曾有讚撥魚的詩:“冰鎮刮條漏魚竄,晶瑩沁齒有餘寒”。酸梅湯昔時是老北京夏天唯一的清涼飲料。因酸梅入厥陰經脈,酸梅湯既可解渴,又可以祛暑平肝。據説最為精製講究的酸梅湯,不用水煮,而用沸水浸泡酸梅。飲時也絕不往碗里加冰,而是在湯罐外用碎冰“鎮”,所以酸而不烈,甜而不釅,冰而不創牙床。過去賣酸梅湯的手執兩隻銅碗,兩碗相疊,大指小指卡住下碗,二指三指挑動上碗,頻頻相敲,有斷有續,發出“得兒錚—錚”的聲音。京糕也叫山楂糕、金糕。以山裏紅、砂糖、白礬等為原料,熬製冷凝而成,吃起來酸甜可口。金糕不僅可以單獨吃,也常常用於其他小吃的配料和點綴。玫瑰棗兒是把小紅棗兒(以京郊密雲的小棗最好,皮薄、肉厚、核兒小)洗乾淨,用文火煮熟後,再加上糖、玫瑰,用小竹籤兒扎著吃,稱玫瑰棗兒。如果不加玫瑰,而加木樨(桂花),就叫木樨棗兒。總之,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初五吃粽子,這是傳統,也是習俗,雖有改革,但很難消亡。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民俗活動也多。最大的節日要算是春節,老百姓叫過大年。過大年要貼春聯,平時講究的人家門上有對聯。老對聯多出自於名篇詩詞的佳句,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等。春聯則都是祈福祝願的吉祥話,如今大都改成了具有時代精神的內容。

  元宵燈節賞燈是民俗活動之一。燈有許多種,數也數不清。宮燈具有裝飾、美化室內的藝術效果,也是古代宮中人工採光不可少的照明工具。初始的宮燈比較簡陋,多以竹篾秸稈為骨架,以紗為罩。到七八世紀後,製作和使用上有了大的發展,細木框架的雕漆宮燈開始出現。今之所謂“宮燈”:一是泛指皇宮中所用之燈;一是特指燈種中的專門類型,即以懸挂為主,呈六角(亦有八角、四角)造型,覆以絹帛及其他名貴材料,上施繪畫,綴以纓絡,流蘇等裝飾者。宮燈最早來自於宮殿,除了照明之外,還是室內或建築藝術上的裝飾品。宮燈是燈彩的一種,燈彩也叫花燈,又可分為壁燈、臺燈、提燈、吊燈等幾大類,其中又有走馬燈、動物燈、紗燈和宮燈等。十七世紀後,宮燈流入民間,除皇宮外,朱門官宦、富商巨賈也競相制挂宮燈,爭奇鬥勝,風流所及,至於閶巷。唐明皇時,每逢元宵上陽宮大陳燈影,用絲絹做燈樓20間,高150丈,上懸挂珠玉金銀穗墜,微風一至,金玉交響,如同奏樂一般。宋代燈彩發展到高峰。據説京城有燈山一座,上有文殊、普賢菩薩,其手能動,手指出水。在南宋時有高約56米的琉璃白燈山,上有各種人物活動自如。明太祖時,元宵節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明永樂帝也于元宵節在紫禁城午門前大立鰲山柱燈。還在東安門外開闢專區懸燈,稱為燈市。今北京故宮所存十七至十九世紀間所造千姿百態,窮極工巧的各種日用照明與觀賞、典禮燈,可説是中華燈文化的奇珍,傳統造燈工藝的代表。宮中所享受的百物千品,無不來自於民間。所謂宮燈,只不過是徵選天下名匠,集民間造燈工藝之大成而已。而今所特指的宮燈已成為馳名中外的特種工藝美術産品,走向世界,其雍容華貴的氣派,與中國傳統建築,特別是與室內裝飾的高度和諧,確實無與倫比,儘管現在早已改為電光源,不再用油、燭,但是其風韻不改,愈見精彩。按照我國傳統,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觀花燈,逛廟會、吃元宵(南方吃湯圓)。據説它象徵著一年到頭“團團圓圓”。燈上加謎,更增樂趣。人們一邊觀燈,一邊射虎,腦筋快的,學問多的,猜個正著,可以領獎。不在獎品多少,圖的是個好彩頭,一樂兒!

  現在的春節比任何時候都更熱衷於尋找舊風俗的影子,尋找過農曆年的滋味。“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這些流傳數百年的老風俗非但沒有隨著現代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而被人們丟掉,相反的,人們為了這些“年味”四處奔波而樂此不疲。從臘月二十三到過了元宵節,春節初賽算告一段落。人們鼓足幹勁,又該忙活開了。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