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要聞  論壇成果  重要講話  本網專稿  人物專訪  評論反應  圖片新聞  論壇花絮  兩岸文教交流  湖湘文化  湘臺往來
  首頁 - 要聞
字號:
兩岸專家妙論擷英:全球化時代應加強中華文化認同

  時間: 2009-07-14 09:31     來源: 新華網     
 
    兩岸文化界專家日前在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妙語如珠,建言全球化時代應加強中華文化認同,並認為傳承中華文化需要我們有靈活的策略、堅定的意志,並有開放的視野和胸懷。

  張頤武:全球化時代的中華文化認同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説,面對“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的要求,有兩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是中國人自己遇到的傳統和現代的問題,也就是“古今”之間的複雜關係;另一個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遇到的,也就是“中西”之間的複雜關係。這兩個關係其實已經困擾了我們許多年,現在卻在以新的形態困擾我們。

  張頤武認為,在“中西”文化之間存在著更深刻的差異。如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轉換成為國際上其他文化易於理解的內容,也就是一個“可譯性”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在文化“走出去”中間經常遇到的。在對外的文化傳播中,關切“可譯性”的問題可以説是難以回避的。

  他説,讓傳統文化具有新的“可釋性”和“可譯性”,是需要我們付出艱苦努力的,也是我們“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的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這需要我們有靈活的策略,堅定的意志,對於傳統的認真思考和了解,對於當下社會和世界的開放的視野和胸懷。

  唐浩明: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實賴賢哲與眾生代代傳承

  面對文化的全球化浪潮,湖南省作協主席、岳麓書社首席編輯唐浩明説,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存繁衍發展過程中的文明和智慧的結晶。理應“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他説,儒家學説是中華文化的主體,奉行公正、至誠、仁愛、孝悌、信義等價值理念,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萬事萬物,將至誠之念視為宇宙之原動力,以孝悌之行敬奉父祖友愛兄弟,以信義之守立身行事。所有這些,構築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且因此以鮮明的特徵區別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他表示,在這種價值觀念的指導下,中華民族涌現出無數頂天立地的民族脊梁,創造五千年輝煌的文明史,為人類世界的文化作出不朽的寶貴貢獻。中華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歷經千折百難而依然劫後復興,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並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實賴我們民族的賢哲與眾生代代傳承的結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唐浩明認為,正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志士懷著這種崇高使命感,中華文化的精粹才能薪火相傳,雖百世而不衰。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