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要聞  論壇成果  重要講話  本網專稿  人物專訪  評論反應  圖片新聞  論壇花絮  兩岸文教交流  湖湘文化  湘臺往來
  首頁 - 要聞
字號: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眸:文以載道 于斯為盛

  時間: 2009-07-13 15:49     來源: 新華網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希望就在眼前,甘泉就在那裏!”

    中國國民黨國政基金會特邀嘉賓張譽騰在論壇上發言時表示:“兩岸文化的交流,最終目的是要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更堅實的基礎。”

    誠如斯言!在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的新形勢下,本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成為兩岸新形勢下加強文教交流合作的開篇之作,受到海內外的普遍關注,將在兩岸關係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跡。

    這次來參加論壇的臺灣方面代表,國民黨人士只佔不到四分之一,大多數是其他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兩岸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使這次論壇超越了國共兩黨,真正成為兩岸各界交流的大平臺,更加具有權威性、代表性。

    “論壇的圓滿成功,再一次證明兩岸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是兩岸進行溝通、增進了解、凝聚共識的一個重要的平臺、一個重要的渠道。”與會臺灣代表陳春霖説。

    在閉幕式上,吳伯雄主席的一席話格外感性。他告訴在場的530多位代表和400多位媒體記者,此行曾專程到岳陽體會范仲淹所寫的《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胸襟是何等偉大。“今天在座的與會人士都有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想,有理想才有胸襟。我們在兩天的論壇中是‘坐而言’,在論壇之後就是‘起而行’。我們希望看到這次論壇的成果,一個一個在不久以後能夠落實。”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説,這次兩岸各界人士齊聚長沙,共襄盛舉。儘管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觀點也各有韆鞦,但都認識到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靈魂和脊梁,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是連接海峽兩岸最牢固的心靈紐帶,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責任。這種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匯集起來,勢必形成不可阻擋的浩蕩潮流,推動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昨天,人傑地靈的“屈賈之鄉”孕育了燦爛的湖湘文化;今天,在長沙舉行的這屆論壇,又揚起了兩岸文教交流合作的風帆。正如吳伯雄主席在聯歡晚會上放歌時所唱到的:希望就在眼前,甘泉就在那裏!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