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要聞  論壇成果  重要講話  本網專稿  人物專訪  評論反應  圖片新聞  論壇花絮  兩岸文教交流  湖湘文化  湘臺往來
  首頁 - 要聞
字號: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綜述:文化交流閃爍新思維

  時間: 2009-07-13 13:3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經過兩天的大會、分組座談、參觀交流,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2日在長沙圓滿閉幕。在論壇專題研討中,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構建兩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成為兩岸代表熱議的話題。

  中華文化是兩岸之根

  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肖夏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兩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壁壘和障礙需要雙方共同克服,例如交流不對等、資訊不暢通等情況,“兩岸如能積極商討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指明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集中雙方的資源、資金和智慧,必將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邁上新臺階”。 

  臺灣“文建會”副主委張譽騰認為,在傳統中華文化的根基下,幾十年來,兩岸各自對中華文化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使其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風貌和特點。

  與之不謀而合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在主題演講中也提到,健康的文化生態,一定是多元的、富於建設性並且是生生不息的。因為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實際上是積澱在血液中甚至骨髓中,它就是一種生活習慣和倫理判斷。中華文化則表現出一種“和而不同”的形式。大陸學者余秋雨認為,中華文化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被湮滅的古文明,關鍵在於它的精神傳承。

  臺灣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在座談會上表示,隨著大陸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這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今天大家坐下來討論文化傳承與創新,對於兩岸中國人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不久前馬英九提出了兩岸應“識正書簡”、合編中華大辭典的建議,這對於快速發展的兩岸關係現實意義明顯。他説,兩岸開放交流雖然已經20多年,但是在一些用詞用語上仍有較大的差異,許多詞彙和表達方式不同而導致雙方溝通不暢,有時甚至造成兩岸的誤解。如果有一本合編的詞典來對照,就不會出現大陸有人將臺灣的卡拉OK歌廳“錢櫃”誤認為銀行的事情發生,“識正書簡”,也會避免許多臺灣學生考試時,因為卷面簡體字太多而被考官扣分的現象發生。楊渡還希望今後兩岸能夠在影視合作方面更加開放,聯手賺世界的錢。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