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郁慕明為湖南陽明山獻和 兩岸兄弟山見證手足情

  時間:2009-04-29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28日,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親筆題寫的一幅“和”字,由湖南省臺辦副主任余一峰轉贈給湖南永州陽明山負責人,成為海峽兩岸血脈親情的又一見證。臺灣也有一座與湖南同名同姓的兄弟山——陽明山。 中新社發 傅煜 攝

  中新社永州四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傅煜)一幅由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題寫、滿載臺灣同胞對和平深深期盼的“和”字,今日被贈給湖南陽明山,成為海峽兩岸血脈親情的又一見證。

  位於湖南永州雙牌的陽明山自古就積澱著深厚的“和”文化,被海內外譽為“萬和之山”。作為中華先祖舜帝早期活動的中心,舜文化、道德文化、“和”文化在這裡代代相傳: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生於陽明山下的道州,常來陽明山悟道。謫居永州的唐代文學大家柳宗元兩次醉遊陽明山,並留下千古詩篇。

  無獨有偶,在海峽對岸的臺灣,也有一座與之“同名同姓”的山。據傳,蔣介石與永州陽明山曾有過一段難解之緣,到臺灣後遂將臺北的“草山”更名為“陽明山”,兩地的陽明山也因此結下深厚情誼,為兩岸同胞搭起一座情感與心靈溝通的橋梁。

  二000年,臺胞林樹南先生將珍藏了一生的《中華大藏經》捐給永州陽明山萬壽寺,此後,不少臺商開始慕名前來此地拜佛觀光。二00六年,兩岸陽明山在永州結為“兄弟山”,相約共同發展旅遊事業。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山圍棋邀請賽也于當年同期舉行。

  而今,這項致力於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友好賽事已成為一項“常規動作”,今年亦不例外,並將於九月首度移師臺灣舉行。融匯著兩岸同胞手足情誼與和平發展心願的陽明山,已成海峽兩岸和諧共榮的象徵,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親情山。

  據介紹,由聯合國原秘書長安南等萬餘名海內外人士共同題寫的“和”字“中華萬和大鼎”已鑄成,融聚著山水和美、生態和諧寓意的中國首個“和”文化主題公園也正在建設之中,它們不久都將坐落在永州陽明山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高山盆地中,成為中華民族“和”文化精神的最好載體。完

 
編輯:高琿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