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 參加首屆海峽兩岸國學夏令營的100名兩岸大中學生,18日下午走進福州中山紀念堂,站在孫中山先生的塑像前過了弘揚國學的《閩江宣言》。營員們攜手盟誓:“努力學習中國文化,全面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首屆海峽兩岸國學夏令營是海峽兩岸攜手開辦的第一個以弘揚國學文化為主旨的國學夏令營,40名臺灣大中學生跨海直航前來,與60名福建大中學生一起,共同傾聽國學名家講座、訪問曾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重大影響的榕城古跡,並聯合植樹,開闢了兩岸第一個“兩岸青年中華文化林”。
朝夕相處共同研習國學,使兩岸學生更深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特有魅力,幾位熱心營員想到發出一個弘揚國學的倡議,18日中午他們寫完初稿後開始徵求營員們的意見。之後,他們選出營員代表王晶晶宣讀了這份代表兩岸青年心聲的《閩江宣言》。
兩岸學子在《閩江宣言》中寫道:“通過參加首屆海峽兩岸國學夏令營,我們達成以下共識:國學,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潤和培育著偉大的中華民族,使之以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學習國學,是振興中華、恢復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張揚中華文化主體意識與時代精神的需要,每個中華兒女都應當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學習國學,首先必須熟讀中華文化典籍,從中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習國學,應當做到知行統一、理論聯繫實際,通過熟悉中華文化典籍,提高文化知識,陶冶精神品格,修養倫理道德。”
來自海峽兩岸的營員還在《閩江宣言》中相約:互相交流學習心得;互相推薦國學新著;共同拜會國學名師;互相提供聆聽國學名家新課機會;團結更多同齡人一起學習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