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後慶:基礎教育發展與文化創新

時間:2009-07-12 13:2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2日長沙消息 在11日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分論壇上,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尹後慶發表演講,以下為尹後慶演講稿。

 

  一、立足文化基因,推動教育改革

 

  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這個民族成員共同表現出來的思想觀念和行事方式,推動文化的發展,本質上是推動人的發展,因而發展教育和弘揚文化有共同的價值追求。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教育發展始終離不開一個“基因”,這個“基因”就是民族悠久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統。中華民族文化已經歷時五千年,博大精深,其深厚底蘊和悠久傳統是推動民族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是教育事業的寶貴素材和內在動力。我們始終站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度,深刻解讀文化和教育的交互價值,以此確定基礎教育的改革方案、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

 

  1.弘揚民本思想,推進教育均衡和公平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上,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價值觀,這就是儒家的民本文化。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國家的治理應以民為本。而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後代,教育事業發展和受教育權益的保障是體現民本文化的重要方面。

 

  鋻於此,我們認為,保證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各級政府高度關注民生、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書讀、讀好書。我們以“普及、發展、提高”為主要任務,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和制度,實施多項惠民舉措,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一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確保“三個增長”;國家制訂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標準和品質標準,省級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以上政府要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制訂出臺了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高農村和郊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準。二是推進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向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上海等部分省市已經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科書費用);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和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健全國家助學體系。

 

  2.堅持與時俱進,推進課程改革

 

  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我們始終堅持一以貫之和與時俱進的文化傳統,它幫助我們時刻以一種歷史的厚度和時代的步伐迎接任何挑戰。教育能否與時俱進,首先要看課程改革,因為課程涉及教育的目標、內容、過程和方式,是教育發展的核心領域。我們一直重視通過課程改革,培養與時俱進的時代弄潮兒。20世紀80年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通過課程和教材改革,提出了“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要求,“加強雙基,發展智力”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落實。這一輪改革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成為之後90年代改革開放的生力軍。新舊世紀之交,面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挑戰,傳統單一的人才規格和培養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要求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我們果斷推出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深化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育方式的改革,不僅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且強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為其終身發展服務。

 

  3.傚法自然規律,深化素質教育

 

  道法自然是中華文化中一種重要的思想,其精髓,通俗地講,是做事的方法順應自然客觀存在的規律。這個理念在今天獲得了越來越廣泛地接納和實踐,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更深刻的貫徹。當前,基礎教育正在從以數量擴張為特徵的外延發展轉向以品質提升為特徵的內涵發展階段。內涵發展階段的教育,更加要求從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出發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教育決策和教育實踐都要遵循這兩條“自然”規律。我們倡導並以立法形式確定的素質教育,就是遵循這兩條“自然”規律後的一種選擇。

 

  素質教育勾畫的不是一種理想的教育,而是人需要的教育,其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面臨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素質教育理念,並將其貫穿于基礎教育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在實踐中,我們著力構建德育為先、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本的育人體系,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進考試評價制度,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4.倡導尊師重教,提升教師隊伍文化素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尊師重教歷來備受政府和百姓推崇,並成為治國、立家的重要指導思想。其文化價值在於,教師以自身教育行為開導和影響民眾,以此完成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重任。尊師重教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所具有的歷史價值,以及在今天教育活動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對於此,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

 

  一是制訂了教師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教師的各項權利和義務。

 

  二是加強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國家層面上,一方面改革師範教育體系,提高師範教育品質,從而加強教師職前教育;另一方面健全教師培訓制度,抓好在職教師崗位培訓、骨幹教師研修提高、新任教師培訓和班主任培訓、校長培訓等。地方層面也相應開展了專題和綜合培訓,如上海連續多年開展暑期教師輪訓,設立了名師名校長工程等專門項目,多方位、多層次提高教師隊伍的品質。

 

  三是國家和地方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和成就感。

 

  二、依託教育功能,推動文化發展

 

  教育不只是在社會文化圈定的軌道上承擔使命,相反,它對文化具有積極、能動的功能,它可以傳播和更新文化,可以凈化和昇華文化等。人們常以教育發展狀況衡量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化水準。為了更好地承擔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基礎教育主要依託學校,通過課程、教材、教學等多個渠道直接或間接地進行民族文化的教育與滲透。

 

  1.利用基礎型課程進行滲透

 

  課程與教材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是教育內容的主要依託,通過課程與教材滲透的形式進行民族文化教育,是當前我們採用的主要手段。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立了基礎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類課程(必修、選修、研修),基礎型課程著眼于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我們非常重視利用基礎型課程對全體學生進行文化傳統教育。我國一些優秀的、傳統的、經典的民歌民樂、民舞、戲曲、剪紙、國畫等內容相繼編入了音樂、美術和藝術教材,作為基礎型課程(必修課)內容。2008年,教育部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等10個省區市開展試點,在音樂課程中增加京劇教學內容,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京劇之美,以此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一些促進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政策和規定。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把民族語言、民族歷史、革命傳統、人文傳統等納入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優秀人文傳統的教育和熏陶,幫助學生認識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2.開設民族文化教育專門課程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的重點在廣大青少年。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華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在中小學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教育課,是重要的途徑。通過教育,使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政府和學校等都結合民族文化教育開展了大量工作。以上海為例,隨著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推進,上海結合拓展型課程建設,編制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教材供學校和學生選用。目前,已經編輯的有《中華傳統文化》、《語文綜合學習》、《高中文化讀本——走近經典》系列、《文明的長河》、《禮儀美育》等教學用書;還有一些與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教材正在編制之中。此外,全國各地不少中小學校開設了傳統禮儀等與傳統文化教育有關的拓展型課程(選修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加深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許多學校也通過主題班會、主題活動等形式,大力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

 

  3.結合節日與活動開展文化專題教育

 

  傳統節日以及重大活動等都是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有利時機和典型素材。國務院決定,自2008年起,在法定假日中增列傳統節日。據此,國家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和春節四個傳統節日為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和“中華讚——詩詞歌賦創作”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真學習、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內涵,增強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動方面,配合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全國廣泛開展了“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專題教育活動,在中小學生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奧運精神、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廣大中小學生進一步理解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和“團結、友誼、拼搏”的精神,引導學生注重禮儀、熱情友善、文明和諧。再如,目前我們結合上海世博會籌辦,在全市中小學全面開展世博主題教育,並以“精彩世博,文明修身”為主題,廣泛開展各類“迎世博,講文明,爭當合格小公民”公益性主題活動;各中小學校整體規劃與世博會相關的各項教育活動,將其作為學校課程的組成部分,並將世博主題教育的相關要求課程化、專題化、活動化。

 

  三、思考與建議

 

  臺灣在哲學理念上,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在社會倫理道德方面,主要以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來規範思想和言行。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大陸和臺灣共同面臨著知識經濟、全球化、資訊化、文化多元化的現狀和挑戰,中小學生的生活和生存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們如何在引導學生對外來文化樹立“開放、理解、共存”的胸懷的同時,又能夠使其更深入地接納本民族的悠久文化,承擔起傳承與創新的重任?在文化多元、資訊多元、價值觀多元背景下,如何成為更好的中國人?我想這是我們共同的任務,對此,我建議:

 

  1.共同致力於漢語的普及推廣

 

  全世界使用漢語的人口眾多,我們應該積極努力地探索向全世界推廣漢語的新渠道、新方式,讓世界人民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優秀的文化。

 

  2.圍繞“如何做一個中國人”的主題,加強學生交流

 

  青年人是我們共同的未來,“如何做一個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教育方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加強兩岸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互信、增進友誼,為做一個中國人而自豪,為促進中華文化和世界文明發展而努力。

 

  3.增加學術交流,繁榮教育、文化事業

 

  兩岸學術界可以就當前教育發展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如多元文化和傳統文化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如何正確看待網路文化的影響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現實,加強學術討論有助於形成共識,採取對策。最後,我真心期望臺灣的朋友經常來大陸,看看我們的學校,看看我們的孩子,給我們多提一些寶貴意見。我們教育界的同行也應該多到臺灣寶島走走,我們也有許多改革的經驗可以提供給臺灣教育界朋友參考。我想,只要我們不斷地真誠合作,“雙贏”的局面就一定會形成。
謝謝大家聆聽我的報告。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