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本 網 首 頁   |   專 題 首 頁    |    最 新 動 態    |    相 關 評 論   |      圖 片 新 聞    |    包 機 回 顧   
字號:
李敖在香港祭拜蔡元培墓地 追憶新文化運動先驅

  時間:2005-09-30 10:25    來源: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29日上午在香港北京大學原校長蔡元培墓前鮮花﹐當即發表演説。作者:宋吉河

  正在香港進行神州之旅最後一站訪問的臺灣知名歷史學者、作家李敖,今天早上專程前往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拜祭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蔡元培的墓地。在追憶這位中國文化、學術界先賢的同時,李敖也不忘露一手他最擅長的歷史考究功夫,向在場記者介紹蔡元培下葬香港的歷史由來,並眼尖地指出碑文上的錯字。

  李敖的父親李鼎彝在北京大學就讀時,蔡元培是北京大學校長。今天上午十點左右,李敖在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等人陪同下,拄著拐杖登上一段又一段的石階梯,到蔡元培墓前獻花拜祭。

  推崇新文化運動先驅

  獻上一束鮮花、瀏覽過碑文之後,李敖首先向在場記者發表的感言是,“蔡元培先生是真正提倡思想言論自由的人,而且是很有技巧地提倡”。

  李敖講了一個小故事: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發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當時北大沒有女生,有人問什麼時候招女生,蔡元培回答説,“現在就可以”;人家問“為什麼”,蔡元培説,法律上沒有規定不可以招女生,所以北大就很自然地招了女生。李敖的評價是:他很聰明、很技巧的達到了這個效果。

  碑文有錯字

  講完蔡元培的故事,李敖再露了一手他的資料蒐集功夫:三十年前這個墳跟現在不一樣,碑的顏色也不一樣,“這個碑已經經過改造了,原來不是這樣的。”他還指出,碑上的“蔡孓民先生之墓”寫錯了一個字,蔡字的草頭下面應是祭祀的祭字,左邊有兩個點,碑文上卻只寫了一個點,所以是寫錯了一個字。

  被問及為什麼對蔡元培墓的情況這麼清楚,李敖得意地説,這是一九七八年北大校友重修過的,“我有原來墓地的照片,一比對就知道改造了”。 

  不必遷墳了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從上海來到香港暫居,曾被推舉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代表及香港新文字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一九四0年病逝,就此長眠香江。

  對於有人提議把蔡元培墓遷到北京大學的問題,李敖認為“不必了”。他説,蔡先生埋在香港,也代表一個故事:當時蔣介石除請他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外,還請他當監察院院長,他不肯幹,但也不説破,而是以留在香港的行動表示了他對蔣的不合作。李敖説,蔣介石暗殺了中研院的總幹事,蔡元培很難過,革命革到後來,成果被同是浙江人的蔣介石偷走了。

  不過,聽説一般香港人對蔡元培所知不多,李敖在結束祭拜之後,頗有感觸地説,大家很難想像,在香港居然有這麼一個有意義的墳在,卻常常被忽略掉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記者:章琦)
 
                             責任編輯:秋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