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音樂家巴瑞説,上帝使我們有記憶力,所以到了12月還有玫瑰。我自己使我有記憶力,北京和上海使我有記憶力,所以北京和上海到了9月還有春天。”李敖説。在即將結束“神州文化之旅”時,李敖為自己的此行作出了這樣一個溫情的評價。
闊別祖國大陸56年之後,這位剛剛度過70周歲生日的臺灣知名文人,再度踏上了這片他曾發誓不再回來的土地。9天,他將自己的足跡印刻在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北京,和洋溢著現代氣息的上海。
9天裏,他徜徉于故宮,為能親見晉朝王珣的《伯遠帖》而興奮不已;他造訪國家圖書館,為滿目好書甚至“起歹心”;他走上祖國大陸最負盛名的三所高校的講壇,精彩演講令莘莘學子如癡如醉。
李敖説自己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帶著夢來,因為他是“帶著眼睛來,來看祖國的進步”。這種不需要做夢的清醒,始終跟隨著他的腳步。
對於李敖來説,這不僅是一次“文化原鄉之旅”,更是一次溢滿了濃濃溫情的“返鄉之旅”。在曾就讀過的上海緝規中學(今市東中學),李敖收到了當年的入學登記卡片,記錄著他的學號“5989”。感念于母校的盛情,李敖提筆寫下了“見校心喜,聞過則悲,悲欣交集,惟我緝規”的字句。他説自己沒有帶禮物,“我把我自己帶回來了,我就是禮物。”
在上海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有記者問李敖何時會再度訪問大陸。李敖説自己已經70歲了,下一次再來恐怕“魂兮歸來”。這位總以犀利和尖銳示人的“鬥士”,又一次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文人柔情的一面。
“我們的根就在中國。”李敖説。或許,這次“神州文化之旅”留給他的印象,會讓他永遠記得這個9月的春天。
(來源:新華網 記者:潘清 季明)
責任編輯: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