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本 網 首 頁   |   專 題 首 頁    |    最 新 動 態    |    相 關 評 論   |      圖 片 新 聞    |    包 機 回 顧   
字號:
李敖望重回故里 大陸“粉絲”翹首以盼

  時間:2005-06-03 16:43    來源:     
 
 

  據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王綽中六月一日報導,一九四九年從中國大陸來臺後雙腳即未離開臺灣的無黨籍“立法委員”李敖,近期可望重回睽違五十六年的故里。李敖的返鄉行程中,將安排到大陸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演講。李敖也希望利用這次到北大的機會,與校方磋商在北大校園樹立胡適銅像的事宜。

  李敖助理三十一日表示,先前北大副校長來臺灣訪問時,曾經託人捎口信邀請李敖訪問北大,不過未確定是否成行。據了解,目前北京大學正透過香港“鳳凰衛視”高層邀請李敖訪問大陸,目前初訂行程六天五夜,相關行程正在進行最後磋商,預計最快在這個月成行。

  一九三五年在哈爾濱出生的李敖,在太原待了一段時間後就到北京讀書,先後在北京新鮮衚同小學、北京四中就讀小學、初中,一共在北京待了十一年,北京留下了李敖童年重要的成長記憶。

  李敖在離開大陸前,還曾在上海待了半年,十四歲隨家人跨海來到臺灣,一待就是五十六年。李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臺灣,最遠只到過澎湖。

  透過上百本批判犀利的著作與主持電視節目,李敖在大陸可説是家喻戶曉的臺灣名人。李敖最近在接受大陸最新一期《南方人物週刊》訪問時,曾説明他為何一直沒有到大陸的原因:“這個其實很簡單,因為我不想和黨中央關係搞壞,在臺灣,他們都説我是共産黨,那我的黨中央就在北京。去了大陸之後講錯了話,關係會搞的好緊張。”

  李敖還説:“當然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理由,我不太喜歡動,變化我每天的生活方式,我就覺得很彆扭。”

  據了解,大陸頗欣賞李敖的“大中國”意識型態,但對於李敖強烈的批判性格與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則有些擔心。不過,自連宋訪問大陸之後,大陸對臺許多禁忌已開,而大陸對臺部門對於李敖的來訪,則表示“樂觀其成”。

  去年年底,李敖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電話專訪時被問到“你為什麼不到大陸來?”的問題時表示,我還不那麼急著過去,晚一點,也許會有不同的效果。就像鳳凰臺三月八日開播了《李敖有話説》,這十個月,人們就知道我李敖不僅會寫字,還這麼能言善道,還這麼會表演。十個月,大家就對我的態度不同了,晚一點也許會有不同的效果。就像法國文豪伏爾泰,他八十歲才回到故鄉巴黎,萬人空巷地來歡迎他,不是也很好嗎?十年以後你們看到我,不是也很好嗎?

  在被問到“你希望二○○八年的臺灣是什麼樣的?”時,李敖回答:我希望那時候的臺灣對祖國有一個健康的正確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是一筆抹殺的,敵對的;甚至到那時候可以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都談,把事情談成。那樣臺灣就可以不再這樣自我流放了。現在商人就比政治人物聰明,他們看到這一點——大陸發了,臺灣這些要賺錢的人,不靠大陸就沒救了。我是樂觀的,歷史的改變不就是那三個字——“資本論”嘛。

  另據報導,李敖在大陸人民、特別是知識階層中擁有廣泛的知名度,一旦訪問大陸成行,預料將會引起極大的轟動,甚至有李敖“粉絲”説,李敖的大陸行,一定比連宋來訪還熱鬧。

  李敖豐富的文彩與犀利的批判性格,受到許多大陸知識分子的欣賞。七十一歲的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冠倬是李敖北京四中的學長,“衛視鳳凰臺”的“李敖有話説”他幾乎是每集必看。王冠倬表示,他最欣賞李敖淵博的學識與超強的記憶力,對於李敖巨細靡遺收集資料的精神尤其欽佩,可説是現代中國難得的歷史與評論人才。

  九十年代中期以後,李敖的著作陸續出現在大陸。目前李敖有上百本著作由中國友誼出版社發行,《李敖大全集》也已出版。

  大陸一般知識階層多少都看過李敖的著作,對於李敖批判風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九九六年看過李敖《傳統下的獨白》一書後,就成為李敖忠實“粉絲”的郭飛雄説:“第一次看李敖的書,驚覺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特立獨行之人!”

  在聽到李敖可能到大陸來的消息時,郭飛雄幾乎不敢相信。郭飛雄説,李敖應該最懷念北京,但李敖也曾經説過,“重溫舊夢就會破壞舊夢”。

  問他想不想到北京親自會一會李敖,人在福建工作的郭飛雄説,李敖在大陸有無數的“粉絲”,如果李敖到北京,一定會造成很大的轟動,到時可能輪不到他。

  目前李敖在香港“衛視鳳凰臺”主持一個評論節目,由於該臺在大陸許多社區或機關可以收看到,透過電子媒體的強力放送,這個七十歲的臺灣奇才早已成為大陸家喻戶曉的人物。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