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秋節去誰家過? 中國“獨生夫妻”很“糾結”

時間:2010-09-21 13:11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西安9月20日電 (記者 冽瑋)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中秋節在現代元素的不斷滲透下,正演繹著一番新景象。在中國大陸,究竟去誰家過象徵著團圓的中秋節,成為眾多步入婚姻“圍城”獨生子女們的棘手難題。

  中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600多萬名嬰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獨生子女。有資料顯示,目前獨生子女人數超過1億。據人口專家預測,未來10年,包括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組成的“獨生夫妻”家庭在中國至少會達到上千萬個,並逐步成為社會主流。

  臨近中秋,家住西安三橋的吳娟娟心情很“糾結”,婚後第一個中秋節她就遇到了難題:到底去誰家過?公婆堅持要他們去男方家,理由是:“過了門就是我們家的人了,理所應當在我們家過節。”而吳娟娟説自己20多年已習慣和父母一起賞月吃月餅,不能讓他們“望穿秋水”。

  根據網上的調查結果,近年來,對於春節,不少“80後”夫妻採取的策略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現在,中秋節、端午節等均列入法定節日,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為此更是大傷腦筋。供職于西安高新區的楊先生説,以前喜歡過節,可結婚後一聽到過節兩個字就頭大。網友們也集思廣益,給出不少新潮建議,如輪換制、抓鬮制、集中過節制等等。

  陜西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孔正一表示,現在“雙獨”子女組成的家庭,肩上擔子很重,不僅要照顧4位老人,還要承擔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而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都等待著他們“抉擇”,無疑讓他們備感艱難。孔正一建議,闔家團聚本身是件開心的事情,不能讓回家過節成為一種負擔和煩惱。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應該學會“獨立、獨樂”,不給子女壓力,自己也樂得輕鬆。(完)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