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孔子後裔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者組成的大家庭

  時間:2008-04-15 15:0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蘭州4月15日電(記者趙鋒)管理居民身份資料的甘肅省永靖縣公安局在最近一次調查中驚奇地發現,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後代,竟然是個多民族和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和諧大家庭。

  孔令奎是甘肅省永靖縣政協副主席,按照孔氏家譜推算,他是孔子的第七十六代子孫。

  孔令奎説:“我雖然是孔子的子孫,但我屬於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他曾于2006年前往沙特伊斯蘭教聖地朝覲過一次。

  “孔子是漢族,他的後裔也應該是漢族,為什麼會出現回族呢?”孔令奎説,“這是由一部曲折複雜的歷史構成的。”

  孔子後代的一個子孫曾作為武將遷往中國廣東嶺南,擔任當地軍事力量的統帥。到了宋朝時期,孔子這個子孫的後代領軍西征,到了中國西北的甘肅蘭州。

  後來隨著中國王朝的變遷,孔子蘭州的子孫逐漸失去了王朝官員的身份,搬到永靖縣境內居住,孔子後裔的一支於是在這裡開始繁衍生息,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多年來收集孔氏後裔資料的永靖縣孔祥斌説:“約在1480年,孔子的第五十九代子孫孔彥嶸娶了一名回族女子,名叫馬甲尕,夫妻兩人生育了三個兒子。馬甲尕要求一個兒子加入回族,並且信仰伊斯蘭教。”

  “馬甲尕被稱為孔氏穆斯林的始祖母,她的三兒子就成了孔氏穆斯林的始祖。”孔祥斌考證後這樣認為。

  在永靖縣,孔氏穆斯林被當地人稱為“孔回回”。“回回”是回族的民間稱呼。這些“孔回回”雖然在宗教生活中信仰伊斯蘭教,但在家族內部,還是按照孔子後裔的傳統習慣,按行輩取名字,並且繼承了先祖孔子所倡導的尊老愛幼、家庭和睦、與鄰為善等美好家風。

  孔令奎説:“孔氏穆斯林除了在清真寺每天做五次禮拜外,在30年前,每年的農曆8月下旬還參加在孔廟舉行的祭孔拜祖活動,後來因為信教原因就不參加祭孔活動了。”

  在永靖縣,孔子後裔中除了有回族外,還有土族、東鄉族、藏族、滿族、保安族、土家族、朝鮮族和撒拉族,他們分別信仰伊斯蘭教、佛教、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

  據永靖縣公安局統計,到去年年底,孔子後裔中回族有1657人,土族有348人,東鄉族有54人,滿族有31人,其他各民族人數很少。

  永靖縣人口局局長孔德卿説:“孔氏土族與孔氏回族一樣,都是漢族祖先與土族女子通婚後形成的,孔氏土族不但分佈在永靖,在青海省也有一部分民族同胞。”

  中國對少數民族同胞有扶持優惠政策,在民族聚居區,優先提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高中生考大學降低分數線。孔令奎説,“孔子少數民族後裔都享受了國家這一扶持優惠政策。”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的魯國人,生活在距今2500年左右,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和著名教育家,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王朝都封他為至聖先師,孔子的思想和學説對後世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目前孔子學説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歡迎。到2007年年底,在很多國家已有125所孔子學院開班授課,海外學生已有4.6萬人。

  另有還有85所孔子學院處於籌備之中,這210所孔子學院(包括孔子課堂)分佈在64個國家和地區。此外,還有61個國家的200多所機構向中國提出開辦孔子學院的申請。

 
編輯:李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