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專家:孔子思想曾兩次大規模向外傳播

  時間:2007-09-22 15: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9月27日電(記者王海鷹、劉寶森)正在山東曲阜參加世界儒學大會發起國際會議的儒學研究專家認為,歷史上孔子思想曾兩次大規模向外傳播,孔子“溫暖而樸素”的思想由此逐漸走向世界。

  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孔祥林是孔子第75代孫。他説,孔子思想的第一次向外傳播是西元前2世紀到西元4世紀,主要是對東亞國家的傳播,如朝鮮、越南和日本,並成為這些國家的主導思想。直到現在,韓國的孔廟依然在每年舊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

  第二次是16世紀,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本來想在中國傳揚上帝的傳教士們發現,中國民眾不信上帝,只信孔子。在接觸了孔子思想後,傳教士們對中國文化産生了很大興趣,主動把孔子思想介紹到西方國家。在這個時期,伏爾泰、萊布尼茨等學者都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很大影響,西方啟蒙思想家還借助孔子思想來反對宗教對人性的束縛。

  孔祥林説,第二次向外傳播只持續了短短100年左右。直到18世紀,孔子思想隨著下南洋的中國人,傳佈到東南亞一帶,18世紀到19世紀,又傳到美國。孔子思想由此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人類共同尊崇的智慧。

 
編輯:李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