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國之大典 博大精深——解讀2007祭孔大典

  時間:2007-09-22 17:35    來源:     
 
 

  今年的祭孔大典的主題是“走近孔子,喜迎奧運,同根一脈,共建和諧”。有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在祭孔之前,先舉行中華文化聖火點燃儀式。我們知道,文化是一民族的印記,中華民族的復興首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前3000年的文化,經孔子刪訂六易,編寫春秋,得以保存和流傳;在後2000多年的文化史中,孔子思想成為國家的正統思想,孔子的文化浸湮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由於孔子文化在世界的廣泛傳播,孔子已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巨人,孔子故里曲阜,亦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搖籃,海內外華人華僑文化認同的聖地。新世紀之初,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68位院士聯合發出倡議,要在曲阜建設一項旨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中華文化標誌城。2004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對在曲阜建設文化標誌城做作出重要批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有關工程建設應著眼長遠,統籌規劃,量力而行,精心實施。"當天,我們舉行了中華文化聖火點燃儀式,就是為了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繼承傳統,開啟新篇的堅強決心。中華文化聖火臺的上部是一個玉琮的形狀,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玉制禮器,下部是巨大的樹根形狀,代表中華文化根深葉茂。一名孔子後裔青少年在護火方隊的護衛下點燃,儀式神聖莊嚴,凝聚人心。

  二是開展徵集五句《論語》經典活動,並將其推薦給奧組委作為奧運迎賓語。由國際孔子文化節組委會、國際儒學聯合會、央視國際網站和搜狐網共同發起,邀請了十多位海內外著名儒學專家,遴選出了20句《論語》經典,經過廣大網民的熱情參與,最終在4萬多張選票中選出了最有代表性的5句《論語》經典,由山東省領導在祭孔大典儀式上,正式推薦給北京奧組委,希望孔子的這5句話作為北京奧運會的迎賓語,體現北京奧運會人文奧運的理念,表達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人民對四海賓朋的熱情歡迎。

  三是突出了全球華人華僑和海峽兩岸共祭先師的主題。今年的祭孔大典,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參與主辦,組織了數百名海外著名華人華僑和僑界領袖一齊前來參與祭孔大典活動,同時,港澳臺地區也派出了祭孔參訪團前來祭孔。在祭孔當天,臺灣臺北、臺南等各地孔廟也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活動,海峽兩岸遙相互應,中央電視臺也將連線報道,使今年的祭孔大典成為增強炎黃子孫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盛典、展示海內外中華兒女同根一脈,同祭先師、共建和諧的大舞臺。

  四是深入挖掘了祭孔大典本身的主要內涵。祭孔樂舞是在上古祭祀天地與慶祝戰功的活動上發展起來的,孔子之前就有了,通過祭孔活動得以保留下來,它集禮、樂、舞于一體,是漢民族自己的舞蹈,是中國文化的"活化石", 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經過當地的藝術家多年的演練和反覆揣摩,悟出了樂舞動作與漢字同根同源、一字一韻一形的深刻內涵。同時,我們和中央電視臺的工作者一道,披沙揀金,終於找到了1957年按照古代禮儀錄製的祭孔樂舞的音像資料和7盤祭孔雅樂的音樂帶,使我們看到了原汁原味的祭孔舞形態,今年中央電視臺在祭孔大典直播節目中對此進行解讀和揭謎,使人們看祭孔樂舞,不再感到晦澀難懂,能夠領悟到其中的深意,感受中華文化的精美。千年禮樂重放光華。

     (作者係祭孔大典活動組織者、山東省濟寧市節會活動辦公室副主任 楊義堂)

 
編輯:李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