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全球聯合祭孔聲勢宏大 世界通訊社紛紛發表文章

  時間:2005-09-30 14:37    來源:山東新聞網     
 
 

  9月28日上午在曲阜孔廟隆重舉辦的祭孔大典活動,在全球各地産生了廣泛影響,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給予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

  韓國孔子學院院長于書誠代表世界27所孔子學院在祭孔儀式上敬獻了花籃,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説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説,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尤其在韓國更是備受尊崇。韓國不僅擁有儒教學會、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機構,而且在20多所大學裏還設有專門研究儒教的學科。我們將通過開辦孔子學院和紀念孔子活動,把孔子的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從孔子的仁愛、和諧等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尋找智慧。

  山東大學教授蔡德貴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文化的復興。孔子思想中“民無信不立”的誠信觀念、“和而不同”的和諧思想、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下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華,對於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舉辦孔子文化節活動將有利於擴大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搭建起一個很好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代表處主任青島泰之在祭孔大典結束後對記者説:“孔子教導人們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世界和平取決於個人思想的認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信念不約而同。另外,儒學在大和時代進入日本,今天,日本的儒學已經融入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情感及生活方式之中,成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目前以弘揚孔子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各類網站已達100多家,由中國孔子基金會等單位創辦的《孔子研究》、《孔子與中國》刊物發行遍及世界各地。對此,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曉冰指出:“毫無疑問,如果沒有孔子文化節的影響,這將是不可能的。”

  曾多次參加祭孔的孔姓後裔告訴記者,家祭的隆重程度絲毫不遜於前面的公祭場面。全景再現了明代祭孔的祭祀程式和樂舞,讓人們從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領悟古代祭祀的精髓,這是恢復祭孔以來首次採用更為傳統的明代祭孔程式和樂舞,也是本次祭孔大典的一個突破。作為孔孟顏曾後人代表,我們感到自豪,更深切感受到了作為聖人後裔應該承擔的歷史重任。

  據悉,上海、浙江衢州、雲南建水、甘肅武威、香港、臺北和韓國漢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鮲菜芭、美國舊金山、德國科隆等地也進行了不同形式的祭孔活動。中央電視臺以曲阜孔廟祭孔為主直播現場,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直播,對海內外祭孔活動也進行了充分報道。

  曲阜市文化遺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旅遊局局長孔祥金説,全球聯合祭孔旨在反映儒家文化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力,和以此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強大凝聚力;通過深入詮釋孔子思想精華,啟迪人們一起思考和探索如何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一系列新問題,促進文明進步和共同發展。

  許多接受採訪的領導和嘉賓都認為,本次大典在外部形式上做到了音樂新、舞蹈新、服裝新、環境新,很有吸引力;在內容上做到了真實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産生了極強的感染力。(記者 劉建業)

  國內知名網站:網播四海聲勢強勁

  9月28日,2005全球聯合祭孔活動,聲勢浩大。在報道的隊伍中,新華網、人民網、搜狐網、新浪網、山東新聞網等十多家國內知名網站和當地新聞網站如東方新聞網,或進行現場直播報道,或圖文直播,或開闢專題頻道,進行全方位報道,使得2005全球聯合祭孔報道增添了新的生力軍,他們的報道在海內外網民中引起強烈反響。

  搜狐網與山東新聞網、東方聖城(濟寧新聞)網聯手進行了視頻直播,開通了“至聖先師萬事師表———孔子誕辰2556年全球祭孔”專題頻道,內容包括了“同文同種海峽兩岸共祭孔子誕辰”、“精神躍,重建文明之根”、“千年積澱,構築強國之本”等,現場發佈照片300余幅,文字稿件60余萬字。新華網在首頁顯要位置做了標題提示,開設了專題頻道,登載文化節開幕式圖片25幅,消息3條,並始終連結東方聖城(濟寧新聞)網開幕式視頻流;山東新聞網在進行視頻直播的同時,轉載祭孔盛況文章23篇,圖片60余幅;新浪網、人民網、中央電視臺網站、山東電視臺網站等也都開設了專題欄目,有的還進行了視頻直播,發佈了大量照片和文字稿件。

  各大網站對2005年全球祭孔的強勢報道,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新華網一位網友這樣留言:“歷史上,中華文明曾經使外族臣服,外來文化被同化;因為有傳統文化的支撐,所以儘管100多年來,中華民族飽受外侵和內部戰亂之苦,然而中國人始終沒有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澱,實際上就是構建中國‘軟實力’的文化根基。中華文明能夠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文化資源,同時能對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而這一切,孔子功不可沒,我們應該感謝孔子。”

  搜狐網友這樣表達對祭孔的看法:“大規模的祭孔的目的,顯見的有兩個:一是以孔子和孔子思想為紐帶,增進全體華人的聯繫和感情,進而增強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二是在研究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中華民族更輝煌的明天。”

  東方聖城(濟寧新聞)網美國波士頓叫Frank的網友留言:“全球祭孔的消息是通過網路最先看到的,在美國的華人、華僑都很激動,大家都贊成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凝聚海內外華人的心。”(記者 房茂鑫)

  濟寧市社會各界: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9月28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現場向全世界進行了連續近3個小時的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直播報道,孔子再次響徹了世界,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也再次聲名遠揚,作為孔子故里桑梓之地的濟寧人為之驕傲,為之自豪,對全球聯合祭孔活動也不吝褒獎之詞,給予高度稱讚。

  孔子研究院的一位教授在觀看了直播報道後,對全球聯合祭孔活動強力認同。他説:“孔子思想無疑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恒久的一面旗幟,他開創了儒學,塑造了歷史,影響了世界,構築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文化心理內核,為中國曾經領先於世界長達1700多年的發達的封建社會文明奠定了文化基因;他推動了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南亞和東南亞封建國家的形成以及文明進步;他飄洋過海到達歐美,成為西方社會對東方文明的一個具像的崇拜對象,並影響深遠,以至於形成了今日世界上有鮮明特色又生機勃勃的孔子文化圈。所以説孔子影響了世界,孔子故里濟寧也必將在打響孔子品牌,推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過程中為世界所關注。”

  “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升了濟寧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特別是‘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來自北京、上海、河北、廣東、遼寧、山西、江蘇、河南、安徽、廣西、海南、山東等省、市、自治區30多個旅遊城市的100多家旅行社對組團來孔子故里旅遊表示出了很高的熱情,紛紛表示要積極向當地市民和業內宣傳推介,使之成為廣大遊客熱心關注和踴躍參與的新線路。並通過不同形式,同濟寧的旅行社進行了廣泛聯繫接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達成了旅遊合作意向,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的轟動效應初顯。相信節日期間來自各地的遊客和參觀團必將大量增長,成為節日經濟新的增長點。”我市一位旅遊業內人士喜滋滋地説。

  “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兩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裏去尋找智慧。這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的結論。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的成功舉辦,再一次證明了孔子的‘和為貴’思想理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崇,這對建設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構建和諧社會也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希望參與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市外事辦的一位同志如是説。

  許多市民對本次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的宣傳報道方式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説:“通過對孔子誕辰日全球各地孔廟莊嚴神聖的祭孔儀式報道,反映了儒家文化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力,反映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海內外炎黃子孫民族凝聚力的增強。相信通過全球聯合祭孔的形式,對深入詮釋孔子思想精華,啟迪人們一起思考和探索如何解決一系列新問題,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共同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記者 趙厚峰)

  國內外各大媒體:舉世矚目盛況空前

  孔廟祭孔活動始終是每年孔子文化節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的主題活動之一。今年為紀念孔子誕辰2556年而推出的2005全球聯合祭孔活動更是讓國內外為之矚目。9月28日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結束後,國內外媒體對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9日發表了《孔子再上“神壇”全球聯合祭祀》和《和的智慧》兩篇文章,對2005全球聯合祭孔給予了高度評價。文章認為,“中國官方昨天上午在山東曲阜孔廟等地舉行了5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公祭孔子大典儀式,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主辦的首次全球聯合祭孔活動也在韓國、德國、美國、臺灣等地的30多座孔廟同時舉行。這也是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祭孔活動”。文章認為,“2000多年來,儒學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近些年來,官方提出要振興中華傳統文化,孔子被重新定位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孔子的儒家思想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近年倡導的“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等有著重要影響。《和的智慧》這篇文章認為,在2005全球聯合祭孔中,“規格最高,場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應該是在孔子老家山東曲阜孔廟舉行的祭孔儀式了。必須承認,這次的曲阜祭孔儀式比往屆正規多了,司禮生、樂舞生穿的是清一色的明朝服飾,祭樂用的是雅樂。”文章説,曲阜市長江成宣讀的祭文(由59個四言句組成)中,居然有九個“和字句”:“仁者愛人,和而不同。陰陽和諧,執兩用中。和生萬物,萬物和興。天道和運,地勢和行。家國和睦,世界和平。……政通人和,德道常青”,“和”字在這短短的236字祭文中,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不久前提出要“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美聯社報道了曲阜祭孔的消息和照片;美國《僑報》發表了題為《全球30多家孔廟同時祭孔》的文章,對祭孔盛況進行報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全球祭孔體現中國和而不同的精神》的文章認為,今年的祭孔大典是在總結20多年祭孔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重大改版和提升。現在世界不太平,主要是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世界和平就需要治療這種現代世界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作為治理的一劑良藥。儒家主張仁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跟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友好相處。不稱霸就是儒學的優秀傳統。中國現在的和平崛起正是對優秀傳統的繼承,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成為周邊國家的威脅。

  另外,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媒體對2005全球聯合祭孔活動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在2005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舉辦“全球祭孔”活動,既能有利於宣傳保護和合理利用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又能打造一個被國內外認可的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交流平臺,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擴大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促進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為此,這些媒體派出陣容強大的採訪隊伍對全球聯合祭孔活動進行了全面立體式報道。中央電視臺更是與海內外多家電視臺合作,在央視聯合推出了大型直播特別節目———《2005全球聯合祭孔》,以曲阜祭孔為主線,以海內外有代表性的孔廟為分祭點,用直播報道的形式從孔子出生地曲阜開始依次介紹全球孔廟的祭孔盛況,直播時間近3個小時,使全球觀眾全程目睹了2005全球聯合祭孔盛況。這些媒體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對2005全球聯合祭孔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記者 李邦田)

 

 

 

 

 
編輯:李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