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峽兩岸同時舉行盛大祭孔活動

  時間:2006-09-22 13:4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曲阜9月28日電(記者 田素雷 王海鷹 劉寶森)9月28日,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辰2557年紀念日。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和臺灣臺北等地的孔廟共同祭祀了這位至聖先師。

  在曲阜,2557位嘉賓身披黃色魯錦參加祭孔,其中500多位參祭人員來自臺灣。

  8時30分,九輛倣古馬車緩緩從山東曲阜大成橋出發,踏上通往孔廟的朝聖之路。領頭的馬車端坐兩名“孔弟子”,手捧從孔子的出生地尼山採集的聖水聖土。緊隨其後的馬車分別載著從臺灣日月潭和曲阜九龍山採集的泥土。

  9時,在曲阜明故城“萬仞宮墻”下,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國民黨原副主席林澄枝向曲阜市市長江成贈送了祭器。國民黨副主席章仁香在贈送現場説:“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希望兩岸秉承孔子仁民愛物、推己及人的思想,展開兩岸和平合作。”

  一名身著高山族服飾的臺灣姑娘和一名身著漢族服飾的曲阜姑娘手捧鳳尾樽,共同將來自日月潭和九龍山的泥土傾倒在一個鼎中,完成匯土儀式。

  此後,2557位參祭人員緩緩步入孔廟,經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大成門到達大成殿前。在向孔子像敬獻聖土聖水後,來自社會各界的參祭人員向至聖先師敬獻了花籃。

  來自馬來西亞、66歲的陸國源對記者説:“我是讀聖賢書長大的,對孔子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我們全家都尊崇他,所以特地來拜祭。孔子是萬世師表,是聖人,了不起,我們都要紀念他。”

  在曲阜的祭孔大典上,曲阜師範學校的80名青年學生在大成殿前舉行了成人禮,上百名小學生一齊誦讀了《論語》的部分篇章,以此向這位萬世師表致禮。

  林澄枝在此前的“兩岸孔子文化交流周”大型活動開幕式上表示,孔子的思想在炎黃子孫的身體裏流動了2000多年,我們的言行都受其影響。今天來到孔子故里,對先師行禮致敬,深感榮幸。

  在臺北孔廟,祭孔活動先於曲阜孔廟在早晨6點開始。據臺灣媒體28日報道,臺北孔廟的祭孔由臺北市長馬英九擔任主祭官。這是馬英九第八次擔當臺北孔廟祭孔活動的主祭官。他曾表示,擔任這一角色“相當光榮”。

  赴臺灣的大陸祭孔參訪團共有10人,其中3人在臺北、7人在臺南參加祭孔。孔子第77代後裔、曲阜市文物局局長孔德平28日上午在臺北孔廟向馬英九贈送了青銅祭器和明清彩繪孔子像。

  46歲的孔德平説,每年9月28日在曲阜由他主持家祭,今天首次來到臺北參加祭孔,希望兩岸孔廟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説,兩岸親情血濃于水,兩岸文化一脈相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舉行兩岸孔子文化交流,對進一步增強炎黃子孫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歸屬感,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加強兩岸交流與合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悉,浙江衢州、甘肅武威、福建福州和臺灣臺南等地的孔廟當日也舉行了祭孔活動。

 

 

 

 
編輯:李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