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山崖墓群
 
 
  來源:      日期:2006-09-17 21:27

 

  九龍山位於曲阜城南9公里處,崖壁上東西並列5個南向古幕,為西漢時魯王陵墓。第一位魯王是漢景帝的兒子劉餘,于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改封曲阜,其後子孫安王劉光、孝王劉慶忌、頃王劉勁、文王劉脧相繼襲封,始建國二年(10年)被王莽廢除。 陵墓均為依山鑿洞,除東起第一座外,其餘四座都于1970年被發掘。陵墓形制、結構基本相同,其中西起第三座最有代表性,墓縱深全長72.1米,最寬處24.3米,最高處18.4米,前為墓道,長37.5米,寬4.6—4.8米,最高處18.4米,由人工自山表下鑿山石而成,葬後以土回填。墓道北端向北鑿石為洞,依次為墓門、甬道、前室、前室四耳室、後室、石龕。墓門寬2.2米,高2.5米,深4.5米,以十九塊長方形石塊堵塞。甬道長17米,北端東西有耳室,左右各二室。前室東西8米,南北6.3米,高4.2米,後室置棺槨,長寬各6.5米,高4.6米,北壁鑿刻石龕。為排掉山體滲水,墓底鑿有水道自後室排向東車馬室的自然山縫。整墓鑿石2900多立方米。

  1998年進行旅遊開發,對第三號墓予以復原陳列,展出棺、車馬、隨葬品等,修有登山道一條,並有專路與外界連通。

編輯:輕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