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先秦時期以孔子和墨子為代表的儒墨兩家著名而有極大的影響的學派。《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這兩個學派在如何對待傳統的宗法制度和禮樂文化的問題上產生了一係列的爭論。墨家主張"兼以易別",即以平等的無差別的兼愛去取代墨家所倡導的區分親疏厚薄的親親之愛。孟子批評說:"墨氏兼愛,是無父也",認為如果按照墨家的主張去做,勢必從根本上否定父子關係。墨家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反對糜費財務、厚葬久喪、繁飾禮樂的習俗。
荀子批評說:"墨子有見于齊,無見于畸",認為墨子只看到功利的一面而不懂得文化的作用,只片面強調社會的均等齊一而抹殺了尊卑貴賤的等級差別。儒墨兩家是先秦最早形成的兩個學派,他們的爭論揭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影響極為深遠。漢武帝以後,儒家取得了獨尊的地位,墨家作為一個學派逐漸消失無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