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縣鹽水蜂炮元宵夜達到最高潮
台灣網2月24日消息 臺南的鹽水蜂炮、臺東的炸寒單爺、平溪放天燈、臺南鹿耳門聖母廟的煙火、臺北高雄璀璨的燈會……元宵節的臺灣,煙花聲聲震天,燈火流光溢彩,各地民眾以民俗慶典歡度了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
綜合臺媒報道,放蜂炮度元宵是臺南鹽水鎮獨有的風俗。蜂炮像蜂窩,可以高達十幾米,裝填成千上萬的炮仗。放炮時參與的民眾需要身著防彈背心和戴頭盔,可在轟鳴飛竄的蜂炮中穿梭體驗“萬炮穿心”的感覺,對喜歡冒險刺激的年輕人有相當的吸引力。
在高雄,燈塔、煙火、水火共舞、水幕電影秀、花燈競賽、冰燈展、祈福燈廊等精彩活動一一上演;碼頭上,燈會最具特色的宵搖火車、觀光船聚集在這裡;燈車遊行則集合了學校的旗鼓樂隊聯合表演。
 臺東市長扮寒單爺,以血肉身軀抵擋炮炸
臺東地區最著名的慶祝活動是炮炸寒單爺。成串的鞭炮丟向手持榕樹葉只穿著一條紅色短褲的寒單爺,一時間,炮聲震耳,煙霧繚繞。民間傳説寒單爺是商朝的武將,也就是五路財神,越炸財運越好;也有一種説法,認為寒單爺是受到神明感召的惡霸,因而每年元宵節都要民眾炮轟他,以彌補其過去的罪行。

元宵節不少廟宇都有與“燈”相關的活動,屏東市海豐三山國王廟已有二百多年的元宵節迎燈繞境,有著相當特殊的添丁習俗,看迎燈就知區內添了多少男丁,今年添了二十五個。
由於男丁是早期農村社會的主力,閩南話的“丁”與“燈”發音相同,為了鼓勵添丁,海豐三山國王廟在每年的元宵節舉行迎燈繞境,海豐地區人家添男丁就要向廟方“報燈”,來年參與迎燈,每年第一個生出來的男丁,可以搶燈首。
品嘗元宵湯圓也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而島內的食品業者用巧思巧手,製作出餡料各式的元宵湯圓,有裹著食用純金粉的金箔湯圓,寓意“金玉滿堂”;有外酥內軟的炸湯圓,還有揉入菠菜番瓜等健康食物的“快樂逍遙丸”,增添不少飲食之趣。
 女孩特別到許願燈區,祈求一切順利
臺灣是個充滿著鄉土與現代的地方。遍佈各地媽祖廟祈福的香火今夜尤盛,而時尚靑年則相約卡拉OK深夜歡唱,花前月下漫步賞櫻,也有的是手把燈籠猜字迷。
不過,在燈會熱鬧光鮮背後,也是一筆不菲的花費。臺北市燈會今年投入了八千萬元新台幣,高雄市則為此花了七千萬元,雙方頗有一比高下的意思。其他各地也使出渾身解數宣傳推廣本地風俗民情,有的縣市長親自出馬拍攝宣傳片,以期吸引更多遊客前往賞燈遊玩。(言恒)
(責任編輯: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