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出遊
 
臺灣全景之美-老街舊巷

  時間:2005-02-05 10:28    來源:     
 
 


  看看各地的老街,到廟宇祈求新的一年平安。

  1)龍山寺
  

  龍山寺位於臺北市廣州街211號,聶立在風雲際會的萬華夜市,是本省著名古寺名聞中外。
  
  龍山寺建於清幹隆5年,建築設計採三段式格局由上空烏瞰呈”回”字形,由前殿、後殿、東西護寶及中央的正殿所組成。佈局方正肅穆;其門壁梁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集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外觀與清水祖師廟,淡水鄞山寺相似。
  
  “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萬華的往日風華,盛極一時具有歷史上的意義,代表早期開發與臺南、鹿港並駕齊驅!
  
  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注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典型神佛合一,有此一説「龍山寺是眾神的集今所」表示供奉神佛很多。
  
  每到民俗節慶都有盛大花燈、廟今引未洶湧人潮,龍山寺儼然成為一座觀光廟宇。周邊的傳統風味市街,具有民俗氣息。


  2)行天宮

  行天宮共有二處,一處位於臺北市松江路,一處位於北投區俗稱「忠義廟」。
  
  廟宇古樸明凈中透露肅穆莊嚴,首創傳統宗教素心作風;沒設功德箱,傳説靈驗市民奔相走告,因此香火鼎盛遊客絡繹不絕。
  
  北投行天宮,奉祀關聖帝君(關公),亦稱恩主宮,建築氣勢如大陸北方廟宇。關公為歷史上有名戰將,尊為武聖善理財奉為商業保護神。
  
  特別有別於其他廟宇的是不供奉牲禮,不燒紙錢。前往求神問卜的人很多,連帶的在行天宮外的地下商場,也幾乎全都擺滿了算命攤,蔚為獨有的特色。

  地址: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3) 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原于臺中縣霧峰鄉北溝新建的山邊庫房存放,又開鑿防空山洞。聯管處時期,進行對文物的抽查、清點;接著從事整理編目,先後編印了多種書籍,並有小型陳列室對外開放參觀。其間也曾挑選精品前往美國,先後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等五處展出,先後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等五處展出,也參加過紐約「世界博覽會」。北溝場地有限,交通不便,無法發揮博物館應有的功能,因而決定遷建新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新址位於臺北市外雙溪,於民國54年國父誕辰紀念日興建完成,為一座中國宮殿式的建築。院內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涵蓋了整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院內提供了中、英、法、德、日、西、韓等七國語言專業導覽,定期舉辦各類文物研習課程、專題演講及巡迴展出活動,出版一百三十種以上的刊物及專輯,落實文化傳承工作。此處是國外遊客來臺必訪之地。

  院內典藏了歷代文物藝術精粹;舉凡書畫、銅器、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善本圖書、文獻檔案等等,品類豐富,近七十萬件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故宮博物院於民國五十四年落成,採中國宮廷式設計,倣北平故宮博物院形式,與美、英、法(羅浮宮)收藏之豐富,舉世公認並列世界四大博物館,成為中國藝術文化研究及保存的重鎮。博物院內62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始自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故宮博物院自九十年八月十四日起,展覽館局部開放拍攝,全館禁用閃光燈,惟須注意的是于展場內攝影而取得之文物及展場陳設畫面或影像,院方仍擁有專屬權。

  故宮博物院新館為中國宮殿式建築,樓高四層,鬥拱出踩、棟宇翚飛、綠瓦黃脊,後又經五十六年(1967)、五十八年(1969)兩次擴建,並於七十四年(1985)進行展場重新規畫整修,現在一、二、三層為展覽陳列空間,四樓為休憩茶座「三希堂」。院區左側「至善園」七十三年(1984)動工;園內融合中國傳統園林理念,樓臺入畫,片石生情,小橋流水,靈沼曲徑,表現樸實悠閒的情趣。亭臺梁柱,鐫刻古賢法書聯句,翰逸神飛,更增遊賞雅致。院區右側畸零地辟建開放性庭園──「至德園」,園中曲橋池沼、小亭憑望。每逢秋夜清涼,桂馥荷香,迎風飄送,更令人神馳嚮往,久久不已。民國七十二年(1983)五月,張大千先生的家屬將張大千生前的住所「摩耶精舍」,捐贈歸故宮管理;故宮因此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供民眾申請參觀。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全年無休
  地址: 111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電話:(02)28812021  傳真:(02)28821440

  4)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位於圓山飯店旁的中山北路三段,交通四方發達,非常方便。
  
  市立美術館是許多愛藝者最佳的充電殿堂,融合了傳統四合院格局及現代感之立體造型,該館本身即是一座巨大宏偉的立體藝術品,館前廣場常展示名家雕塑作品。市立美術館以推廣展覽現代藝術為主。館內寬敞明亮內部有展覽室、視聽室、圖書館、美術教室等設施,除經常展示國內外藝品,並定期舉辦各項專題展覽,具有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的功能。頗能表達中華文化精神及創新的獨特風格。為提供藝文資訊,視聽欣賞及休閒聯誼的場所,也提升了市民欣賞美術的內涵素養。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上午09:30至下午5:30,
  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 照常開館隔日順延休館)
  地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5)袖珍博物館

  去過小人國的人,一定對園內建築與人物的呈現而感視覺震憾!但您如果來到神奇的袖珍博物館,體驗另一種室內的驚奇、藝術而巧妙的神工,您一定忍不住發出一陣驚呼!
  
  臺灣人算是十分幸運,因為“亞洲首座世界第二”的袖珍博物館就座落于交通便利的臺北市! 

  簡 史:袖珍藝術是源自16世紀德國宮廷貴族,目前已傳遍了歐美。這些小巧精緻的藝術品,大自建築物,小到吊燈的燈泡,都嚴格遵守一定的縮小比例而製作,以實物的12:1為世界主流。
  
  在藝術家的慧心巧手下,一棟棟夢幻般的美屋呈現了!細細走入夢幻之屋,再閱覽作者的原創理念,彷彿童年的美夢擺現眼前!如果有小精靈的話,這些住在“夢幻之屋”的人,應該是最快樂、最歡馨的一群吧!
另館外設有咖啡座及禮品館,您也可以在此選擇可愛的袖珍藝品哦!

  6)大武侖古炮臺

  大武侖古炮臺位在大武侖山中、情人湖東方,炮臺、古堡均是清道光初年中法戰爭所留下來的遺跡,規模不小,迄今尚稱完整,列屬國家二級古跡。
  
  大武侖山原為禁區,因此人跡罕至。由青石鋪成的坑道,環繞炮臺一圈,周圍除西北面茅草略長以外,其餘三面皆可通行無阻。堡內則見廢棄的蓄水池、戰壕、坑道和營房,可惜四週被樹木花草的根莖盤繞,略嫌蒼涼。

  
  7)湖口老街

  位於新竹湖口鄉湖口街上,湖口老街建於民國4年,由兩條街道交會而成,兩側為長條形店舖住宅,全部以紅磚為建材,牌樓立面為巴洛克式建築,架構採閩南式,拱形的門廊戶戶相對,街屋整齊一致都設有騎樓,一樓柱節單拱走廊,二樓窗戶和女兒墻間有水泥楣點綴,商號名稱鐫刻其上,簡潔大方。
  
  第一進為店面,第二進為住家,兩進間的深井為廚房之所在,是本省保存最完好的老街,物以希為貴,剩餘商家已不多,為一特殊景觀。老街旁的三元宮建於道光15(1835)年,奉祀三官大帝(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


  8)新竹都城隍廟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列屬二級古跡的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清幹隆13(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灣之最,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據史載,光緒17(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佑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
  
  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城隍廟外貌重修於民國13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更是精緻傳神。而懸挂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説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年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粧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吊各地信徒涌入。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