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出遊
 
靚湯節日倍添姿彩

  時間:2005-02-04 15:54    來源:     
 
 


  我國傳統醫學對於冬季有“在天為寒適合滋補”的理論,但究竟怎麼補卻不是誰都説得出來的,畢竟煲湯不像炒菜,講究還是蠻多。快來聽聽專家的建議和方法吧!國際養生調理師、中國藥膳烹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會會員尚啟成先生教您幾手居家煲湯的秘訣。
  
  在西安,能炒得一手好菜的人不少,但真正會煲湯的人卻很難找,針對不少西安人逐漸意識到湯在“食補”中的重要作用,渴望儘快掌握煲湯技巧的願望,尚啟成先生告訴大家:“只要肯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煲湯其實很簡單。而要想煲得一鍋好湯首先是選材合理,其次是烹飪技巧。”
  
  食材不能亂選居家熬湯應選擇天然綠色富含營養的食物或溫和平補的食用中藥,比如山藥、百合、蓮子、山楂,以及臺灣民間傳統的“四物湯”所指的人參、當歸、枸杞、黃芪等,都是安全、可靠,經民間認定的無任何副作用的材料。再加上一些性味相投的主料,如雞(勿選肉雞,須選擇柴雞、烏骨雞或目前流行的小型七彩山野雞)、羊肉、豬肉等,最終達到“食借藥力,藥借食威”的效果,切忌不分材料的性味、一味求多地選料。
  
  一般來説,冬季滋補主要從補氣血入手,同時,由於寒冷的溫度使人們疏于鍛鍊,尤其是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折,所以,補充鈣質也非常必要。專業人士常選用人參、當歸、黃芪、小棗,與雞、排骨合燉的骨湯共同煲制,即可達到二者的綜合調理。選用當歸、黃芪、山藥與羊肉同煲,還有增加熱量、抵禦寒冷的作用。
  
  一些女性朋友和糖尿病患者對於喝湯都有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得到滋補又必須有所限制,食用菌類的湯品具有抗衰老、防癌功效,可謂最適合這群人。牛肝菌、雞腿菇等都是容易購買和效果很好的食材,再配以南瓜、牛肉、雞肉、香菇等就是非常合理且素淡味美的搭配。
  
  巧妙煲湯手冊煲湯是個慢功夫,最費時間的是製作高湯(或上湯)的準備工作,可一鍋好的湯底有很多用處,保存在冰箱中能用二三天,所以還是很值得的!
  
  方法:1、選用牛肉、豬肉、雞架放鍋內,加滿水大火熬製1小時左右即可製成“高湯”。用此湯可以做打滷面、煮湯,用這樣的高湯做出的白菜豆腐湯比用水熬出來的湯味道可絕對不一樣的哦!2、選整只柴雞、乾貝、赤肉、肘子,在微火中煮4小時左右,此時湯的顏色渾濁(營養成分都在其中);加剁碎的雞肉茸進湯中微火稍煮,湯即可濾清。此湯已經是高檔的上湯了,炒菜、燉肉時可以略加少許提味,下一步煮滋補湯就可以使用了。
  
  秘訣:煮上湯到1小時左右時,將柴雞取出,剃下雞肉可以做涼拌雞絲或加香菇做紅燴雞塊等菜品,雞架放湯中繼續煮。因為雞是用來調味的食物,並不會妨礙湯的功效和口味。這樣,可以既喝到湯,又吃到肉!
  
  所有熬製的湯底都是為下一步過程做準備工作的,所以熬高湯和上湯中千萬不要放調味料和藥料。
  
  有了美味靚湯,春節您們可以過的有滋有味。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