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雞年
 
雞年談郵票

  時間:2005-02-04 14:20    來源:     
 
 


  雞與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為人們提供了味美的雞肉和營養豐富的雞蛋。但作為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它就不是單純的家禽了,藝術賦予它獨特深刻的象徵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雞的最顯著的象徵意義就是守信、準時、平凡、勇敢、辟邪、祛災。説它守信、準時,是因為公雞不論陰睛圓缺,還是春夏秋冬,它都打鳴報曉,報道著天將明亮,人間開始有了新一天的煙火和生機;説它平凡、勇敢,是因為雞群繁殖力強,成活率高,對環境並沒有特別的要求,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飼養。雞喜搏鬥,尤是公雞。古希臘的鬥雞比賽,就是源於希臘部隊行軍途中,見有兩雄雞相鬥,引申出了“兩軍相遇勇者勝”的道理,在後來的戰鬥中大獲全勝。説它辟邪、祛災,是因為民間傳説鬼怕雞的啼叫,天一亮,鬼便無計可施了。
  
  在新中國的郵票上,展現了不少各種各樣的雞:一、生肖雞説起生肖,集郵愛好者們,便會聯想起我國在1980年首次發行的生肖郵票“T46”一套1枚、全張80枚的《庚申年》(猴年)。這枚面值僅8分錢的紅底、金黑兩色相間的有凹凸感的可愛毛猴子,當年印製發行的數量不算多,只有500萬套(枚)。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也越來越攀升。也就是在第二年──1981年,發行了“T58”的《辛酉年》(雞)郵票(圖二),這年,大多數的集郵者,仍沒有回過味來,直到1982年發行“狗”票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返回頭來再收集“雞”票和“猴”票,已悔之晚矣。
  
  這年發行的雞年郵票,採用裝飾畫法,將雄雞羽毛各種顏色的色塊並置,是對彩色羽毛的寫意。而雄雞的形象寓意深刻,使人想起東晉名將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由於該票發行量不大,僅930多萬套(枚),其價值雖比不上猴票,但也大大高於以後發行的生肖票。何況同時還發行了“SB3”的我國第一本生肖小本票。
  
  1993年第二輪生肖郵票發行的“1993-1”《癸酉年》雞年郵票(圖三),一套2枚,採用剪紙設計,第一枚“雄雞報曉”,白底紅圖,是一隻昂首挺胸、引頸高歌的大紅公雞,邊角襯以花草圖案;第二枚“四季吉祥”,紅底白圖,中心是一個篆體的“雞”字,四週以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環繞,寓意長壽、聖潔、祥和。
  
  2005年1月5日將發行第三輪生肖郵票的《乙酉年》雞票(圖一),又改為一套1枚。圖案顯出一隻雄雞站立在一輪紅日之上,高亢鳴叫的雄姿。畫家採用寫意的手法,按照“乙酉”兩字的形狀,將雄雞的雞身設計成色彩艷麗的“乙”字狀,並將雞翅、雞腳和象徵大地的一筆,全用黑色重抹,襯以紅日,形成“酉”字狀,讓人記起唐代詩人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的名句,如今,這一聲就好似催促小康社會早日到來的聲音,鼓舞著人們奮發向前。
  
  二、剪紙雞“特30”《剪紙》郵票,第3枚“公雞”,採用朱紅底色的剪紙,是西北農家喜愛的喜慶色調,黑色公雞的羽毛,剪出了不同的齒紋:胸部短小而整齊,尾部修長而飄灑,而腹下則細密而輕軟。有趣的是,這只公雞的圖案,還出現在“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的第2枚上,又出現在這套郵票的版張的紙邊上。
  
  三、繪畫雞“T44”《齊白石作品選》郵票,第5枚“小雞”,是白石老人依據自己幼時記憶,畫出了一群小雞在收穫後的稻田草堆四週啄食,生活氣濃厚,看了備感親切。
  
  四、玩具雞“特58”《民間玩具》郵票,第1枚和第5枚分別是江蘇無錫和北京的的泥玩具──公雞,雞雖無爪,但神氣活現,非常神似;第9枚是上海的秸編玩具──花公雞,製作得五彩斑斕,異常漂亮。
  
  此外,在1993年的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當年的“獲獎紀念郵資明信片”和2005年發行的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信卡上,郵資圖均是雄雞。
  
  欣賞雞年郵票,願雞年給人們帶來吉祥!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