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歡樂感染世界 春節熱成全球"中國熱"縮影

時間:2010-02-14 1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4日電 辭歲迎年的爆竹聲尚在耳畔,在全球華人的期盼中,歲月的車輪轉入了虎年。春節,這一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穿越千年歲月,已隨國家實力的提升走向了世界。美國《僑報》2月13日發表社論指出,春節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的使者,並用中國式歡樂感染了世界。人們用團圓、拜年、慶祝等年節儀式活動凝結親情友情,張揚蓬勃的生命力,超越了東西方文化差異。而“春節熱”正是全球“中國熱”的一個縮影。

  社論説,“爆竹聲中一歲除”,又是一年春節到。當遙遠的中國正是“春風送暖入屠蘇”之時,美國各地的華人也正在“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21世紀的今天,“新桃”不僅指新春聯,更指新的氣象,新的心情。

  今年的2月14日可謂百年一遇:中國春節的大年初一、西方情人節兩節合一,再加上總統日長週末,透露出東西文化交匯融,情感交融的特殊意涵。在這個東西方節日大PK的日子裏,不少華人雖然為如何過節費了一番思量,但看看華埠那紅紅火火的燈籠、春聯與各種年貨,也可窺出哪個節日更受重視。在炎黃子孫心中,只有過了“大年”才是一年真正的開端。

  社論指出,其實不只在美國,遍佈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用他們的熱情與癡情,把中國春節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今,這個蘊含著豐富中國文化符號的傳統節日,早已走出中國,走出華人圈,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喜愛和認同,“春節熱”正在全球不斷升溫。

  在許多外國人眼中,春節成為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給各國帶來了“財氣”,帶來了商機:近日,被稱為史上最大的中國旅遊團來美過春節了,據説將帶來3000萬美元的消費能力;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也高挂“恭喜發財”中文巨幅布幔,歡慶中國新年;紐約帝國大廈也將史無前例專門接待中國遊客;而在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地,中國遊客的身影也是隨處可見。與之對應的是,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春節行情”,中餐館、華人商店比平時的客人更多了,一些國家舉行的春節廟會也成為當地人逛街的首選……

  社論進一步指出,不僅僅是“財氣”,春節更是一種沉積了數千年文化的民族氣質與文明記憶,許多外國民眾折服於它的文化魅力,愛上了它的歡樂與喜氣:在美國的一些學校,教師會向學生講解“年”的來歷,眾多外國人會向當地華僑華人學習包餃子,參與舞龍舞獅,詢問這一年是中國十二生肖的哪一年,以及背後有著怎樣的含義……

  春節,正以豐富的人文內涵和迷人的文化魅力令世界著迷,更成為外國政要拓展對華交往的重要窗口:奧巴馬總統12日發表視頻賀辭,向美國亞太裔和世界各地慶祝虎年新春的人們拜年。從2001年起,在中國農曆新年來臨的那一天,聯合國秘書長會用不太標準的漢語,向全球華人送上祝福;在法國,埃菲爾鐵塔會換上耀眼的“唐裝”,多位國會議員和巴黎官員向當地華人拜年;在澳大利亞,雪梨市長專門出席中國春節活動新聞發佈會,表示“萬分高興迎接中國虎年來臨”;在菲律賓,總統曾穿起大紅旗袍宣佈中國的春節為全國的“工作假日”;在印度尼西亞,自2003年起春節就被正式定為法定假日……

  社論表示,中國春節受歡迎程度如此之高、影響如此之大,這其中既有中華文化自身的魅力,也有海外華僑華人與當地較好融合的因素,而更主要的是,中國的發展受到世界矚目,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高。特別是剛剛過去的一年,使中國年有了更深的意義。2009年初,關於“中國難以繼續奇跡”並將拖累世界經濟的猜測與質疑還時時見諸報端。而年末,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50%,中國用實際行動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一時間,整個世界都在談論中國。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民眾想要了解這個古老、神秘而又力量巨大的國度,而想要認識中國、研究中國,怎能不去了解令億萬中國人狂歡的節日?可以説,“春節熱”正是全球“中國熱”的一個縮影。

  社論稱,春節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的使者,並用中國式歡樂感染了世界。人們用團圓、拜年、慶祝等年節儀式活動凝結親情友情,張揚蓬勃的生命力,超越了東西方文化差異。

  最後,社論指出,當然,春節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符號,它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審美情趣、價值認同與道德信仰,它與儒家文化、漢字等一起構建起中華文化的大廈,展現出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關注春節、喜愛春節,固然值得欣喜,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僅僅把哪個國家發春節郵票,放幾天假,有多少外國人看熱鬧、搞狂歡派對,就認為是春節文化影響力國際化。在喜慶與歡樂中,張揚的是從個人、家庭到整個民族的自豪與自愛,在拜年和祭奠中,催生的是忠孝與和諧,與此割裂的春節只有娛樂功能,沒有文化價值,只有商業利益,沒有內在人文感召力。春節雖只有短短幾天時間,但其所傳遞的文化卻有巨大的流動性與延展性。要讓春節國際化,需要輸出的當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僅要讓它成為一個世界“狂歡之節”,更要成為“文化之節,情感之節”。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