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如何過春節

時間:2009-01-19 10:30   來源:鳳凰網
  美國:財政部印刷“吉利錢”

  美國財政部印刷局為慶祝華人農曆春節,發行了“吉利錢”美元一元和五元鈔票,每張鈔票的聯號前四碼都是許多華人最喜愛的“8888”。印刷局從四年前馬年開始,便印製聯號“8888”的一元紙鈔,由於相當受歡迎,最近更新增加發行五元紙鈔。該紀念鈔票不只針對美國境內華人社區,中國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站購買。

  新春大遊行是紐約華人過年的一個重要保留節目。遊行的主辦者向人們發出呼籲,為了顯示傳統的中華民族色彩,請大家儘量穿著唐裝參加遊行。此外,燃放鞭炮也是中華民族過新年的傳統節目之一。紐約當局為此專門安排了鞭炮燃放點和燃放時間。

  為了對華裔移民對美國發展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紐約州把中國的農曆大年初一定為全州的法定節日。這是自2001年紐約市內曼哈頓帝國大廈首次點亮華人新春綵燈以來,最具影響的一件大事。帝國大廈是紐約市最高的標誌性建築,每年春節,帝國大廈將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個晚上亮起代表喜慶和吉祥的紅、黃兩色綵燈,向華人拜年。

  歐洲:興趣濃厚

  在英國,春節期間,英國大街上會增添許多CHINESE  NEW  YEAR(中國春節)的東西,處處洋溢著中國春節的氣息,舞龍舞獅、爆竹煙花、盛裝巡遊、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令人目不暇接。

  在法國,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大紅燈籠高高挂,充滿了濃郁的節日氣氛。而家樂福等法國知名連鎖超市都會在春節前夕開闢專櫃銷售中國食品。

  在德國,近幾年來每逢春節到來之際,德國街頭都會出現濃濃的節日氣氛,德國青少年對中國春節抱有濃厚的興趣。商場內賀卡受歡迎,賀卡上有孔子的德文語句:“父母在,不遠遊”及龍的圖案。中國春節還出現在德國小學生的教科書中。

  韓國:春運也忙碌

  春節(正月初一)是朝鮮民族最大的節日。每當節日來臨就會出現民族大移動,屆時將有一半的人口回鄉探親。省親的人們要在幾個月前預訂回鄉的汽車票或在節日的前幾天乘轎車返鄉,屆時全國的道路將擁擠不堪。韓國人的春節,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為基礎的。所以春節也是子孫同祖神團聚,進行精神交流,增進感情的神聖時間。

  新年的早晨,人們穿上民族服裝互相拜年。拜年是韓國維繫家族親情的紐帶。這一天,不論是誰互相見面,都要説拜年話,如“過年好”、“恭喜發財”、“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學”等祝福。這一天,不論哪一家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湯。所以吃年糕湯也意味著過年和又長了一歲。正月初一晚上最有趣的風俗是趕走“夜光鬼”。據稱在這一天,夜光鬼挨家挨戶遊蕩,試穿每個人的鞋,遇到合腳的就帶走。如果誰在這一天晚上丟了鞋,他的運氣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這一天晚上,人們大都把鞋放在裏屋早早熄燈入睡。為了防止自己的鞋被夜光鬼帶走,人們都要在立柱或大門上放置篩子或簍子。這是因為夜光鬼有一個習慣,見東西就要數一數,當夜光鬼見到了篩子或簍子就要數篩子或簍子上的網眼,當他數完了天也就亮了,等到雞叫,他早已把試鞋的事忘得一乾二淨,溜之大吉。

  新加坡:

  家人團聚花會春意盎然

  新加坡的華人家庭每年都會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邊做著各種各樣的糕點,一邊話著家常,其樂融融,他們的年過得不比中國國內遜色。他們也要開油鍋、燒火爐,取年年開火年年旺的意思。

  除夕這一天對新加坡華人來説極為重要。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整迎春。傳統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於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説,跪拜是令人感到彆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現在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著一對柑向長輩祝福。這源於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出於“好事成雙”,新加坡人在向親友拜年時,總是呈上一對柑,而且必須是雙手奉上。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除此之外,派“紅包”也是新加坡人新年的另一種習俗。 

  越南:貼春聯吃年粽守除夕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一般從農曆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花市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的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越南人過年要吃最具民族特色的年粽和糯米餅。年粽的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以糯米、豬肉和綠豆沙做餡,外裹芭蕉葉。傳説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同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夜人們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涌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人們還採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採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採綠”就是“採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裏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説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衝家”或“衝地”,其意義跟“衝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澳大利亞:巨龍遊行

  春節正逢盛夏,民間便以龍舟賽作為春節慶典活動的壓軸戲,往往能吸引數十萬觀眾。此外,墨爾本有世界最長的巨龍,長150米,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洲人和華人扛著這條巨龍走街串巷,喜慶至極。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