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在湖南
 
臺胞董紹周先生在縣醫院治療骨折記實

  時間:2007-07-07 09:57    來源:     
 
 

  春末夏初,在湘西永順縣縣城的街頭巷尾,或是河邊公園裏,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邁著輕鬆的腳步在漫步遊玩。他就是本縣臺胞董紹周先生。人們怎麼也不能相信董先生康復得這麼快,三個月前,董先生曾因右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住進了縣醫院治療……

  故事還得從頭説起。那是春節前夕,人們按照傳統習俗,殺年豬,打糍粑,辦年貨,貼門聯,打算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回家探親住在縣城孫女家中的董紹周先生也不例外,高興得象孩子似的忙這忙那,備足了各種過年的物資。那一天,董先生興致勃勃地從市場上買回了一本滿意的新年掛曆,一回到家就急著找凳子往墻壁上挂掛曆。可就在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不小心,凳子被踩翻,董先生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怎麼也站不起來了。永順縣醫院得知這一消息後,股骨科主任陳大禮醫生立即帶救護車趕到董先生的住處,同開車司機一起用擔架將董先生從七層樓抬至樓下車上,接到醫院。

  經仔細照片檢查,確診為右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因為其治療手術難度很大,為確保萬無一失,陳醫生和董先生商量,建議他去長沙醫療設備和技術較先進的湘雅醫院或其他大醫院治療。董先生的回答卻完全出乎陳醫生意料:“哪都不去,我信得過家鄉醫院,就在家鄉醫院治療。”

  董先生這麼説自有他的道理,那是早在十四年前,他的妻子也曾不幸摔倒,造成股骨頸斷裂,因為未及時送往醫院治療,致使股骨頸壞死,最後還是在縣醫院股骨科主任陳醫生等一批手術醫生的主持下才成功完成了股骨頸置換手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對於董先生的信任,陳醫生和其他幾位醫務人員非常感激並更加充滿了做好手術的信心。但他們面臨手術的對像是一位年逾八十的老人,他們從來沒有對這樣大年紀的老人實施過這樣大的手術,其難度之大,困難之多,可想而知。

  陳大禮醫生和當時在永順縣實施對口支援的湘雅附二醫院副教授張迪發幫助下,組織醫務人員,反覆研究,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制定了就地治療搶救手術方案,決定採用以動力髖骨螺紋釘固定實施手術的方法。醫務人員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順利地為董先生的右股骨粗壟間骨折做了手術。手術做完後,董先生感到一切正常,精神狀態良好,這才使得陳醫生等醫務人員緊繃的心弦得以放鬆下來。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董先生的病痊癒得很快,手術後二十余天就可以攙扶著下床移步,不到三個月時間,董先生便能夠自己拄著拐杖走動了。

  永順縣醫院的治療效果,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使董先生非常滿意,也十分感激。他回憶起1990年,在臺灣也是因為下樓摔跤造成左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住進榮總醫院治療的情景,幾乎是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半年,花費了五十多萬元新台幣。而今在家鄉的醫院治療效果同樣好,而只花了二萬三千元人民幣費用,這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來源:湖南與臺灣)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