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
 
古代人物——歐陽詢

  時間:2007-07-13 17:20    來源:     
 
 

  歐陽詢

  (557- ? )

  唐朝著名學者,書法家。

     歐陽詢,字信本,唐潭州長沙縣人。歐陽頠之孫。生於南朝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唐初著名學者和書法家。其書法世稱“歐體”。後人將其與唐初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書家”,或與虞世南並稱為“歐虞”。

     南朝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其父紇任廣州刺史,舉兵攻陳,失敗後被殺,株連全家,詢以年幼倖免于難,為其父舊友尚書令江總所收養。江總為有名文學家,教詢讀書。詢聰敏勤學,獵涉大量經史著作,尤精於《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等三史。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因與李淵有交誼,入唐以後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等職,封爵渤海縣男。

     高祖武德五年(622),詢應詔與人主持編撰《藝文類聚》。七年書成,詢撰序言。全書凡100卷,分48部。此書徵引古籍達1400餘種,這些古籍後來大多散佚。賴《藝術類聚》保存諸書許多重要內容。

     歐陽詢對書法藝術,精研篤好。相傳他偶于路旁看到晉代書法家索靖所書石碑,初“駐馬觀之”,離開幾步後又轉回,“下馬觀之”,賞嘆不已。疲倦時,鋪上氈子坐下,反覆觀玩,最後在碑旁坐臥三天。初效王羲之書,但在 繼承王傳統上卻獨闢蹊徑,風格險勁。宋朱文長《續書斷》中雲:“其正書,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有正人執法,面折廷爭之風;至於點畫之妙,意態精密,無以尚也。”正如歐陽詢在其書論中所雲:“剛則鐵面,媚若銀鉤。”

     歐陽詢書法,雖然在各體上都有造詣,而獨以正書為書家圭臬。《宣和書譜》稱其正書為“翰墨之冠”。其書法作品除《卜商帖》、《張翰帖》等墨跡外,傳世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塔銘》、《皇甫誕碑》、《虞恭公溫彥博碑》等,均係書法藝術中之瑰寶。

     著有《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亦稱《八法》)、《三十六法》等。其中《三十六法》總結正書書法結構各種特點,是我國書法美學理論中極為寶貴的遺産。

     歐陽詢卒于貞觀年間。新、舊《唐書》有傳。

《湖南省志.人物志》(上)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