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湖南
 
湖南性格敢為天下先

  時間:2007-07-07 09:50    來源:     
 
 

  高盛集團亞太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説,湖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湖湘文化中“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就是市場經濟中最為崇尚的創業精神。敢拼敢闖的湖南人,用裝備製造、鋼鐵有色、捲煙三大支柱産業;電子資訊、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産業;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築材料和造紙四大傳統産業,組合成一個巨大的産業龍頭,昂首引領湖南工業闊步前行。

  裝備製造四大産業集群向上

  這絕對是一個令湖南人驕傲的行業。

  長豐集團、江南汽車、中聯集團、三一重工、株洲時代、湘潭電機、特變電工……這些名字組成的工程機械集團軍漸成規模,與國內工程機械老大“徐工”一道被業內譽為中國工程機械的“南北極”。

  長沙工程機械製造産業集群,聚集了國內工程機械業一流的技術和人才,中聯、三一、山河,已在國內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株洲、湘潭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設備中央的研發生産基地,聚集著株洲電力機車廠、湘潭電機集團、株洲時代集團等骨幹企業,形成一個巨大的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集群。依託長豐集團、福田長汽、江南汽車、三一客車等企業,一個龐大的汽車産業集群雛形初顯。新疆特變電工兼併衡陽現代集團後,衡陽輸變電設備産業集群也浮出水面。

  目前,這4大優勢産業集群正在建設一批大項目,如長豐發動機、江南風光、美的客車、地鐵、輕軌車項目等。力爭使全省機械裝備製造業在“十一五”期間,産值以年均18%%的速度遞增,到2010年達到1600億元。

  鋼鐵有色 邁上國際化征程

  10年以前,湘鋼、漣鋼、衡鋼,曾經是湖南鋼鐵行業的鐵三角,可在全國同行還是很不起眼的“醜小鴨”,産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貨”。但是,由這3家企業組建的華菱鋼鐵集團已今非昔比,成為一艘揚帆出海的“鋼鐵航母”。

  1998年,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掛牌前,湘潭、衡陽、婁底3個鋼鐵企業傾其所能,一年也只能生産236萬噸低附加值建築棒、線材。8年後的2005年,華菱集團年産生鐵778萬噸、産鋼845萬噸,年銷售收入越過300億元,位居全國8強之列,5年之內跨過兩個百億級臺階。目前更是世界鋼鐵工業巨頭米塔爾鋼鐵的全球戰略夥伴,成為我國鋼鐵業名副其實的一匹“黑馬”。

  湖南是全國乃至世界的“有色金屬之鄉”,“湖南有色金屬”是我國內地最大的稀有金屬生産商,它擁有的鎢儲量居世界第一,約佔全球總儲量的15%。2005年3月31日,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交易登陸香港主機板,一舉募得資金18億港元,成為湖南首個出境募股的國有企業。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捲煙製造雙子星閃耀中國版圖

  有人説,一江之隔的湖南湖北,各自隔江艷羨。湖南人羨慕湖北,有武鋼、東汽;湖北人羨慕湖南,有“白沙”、“芙蓉王”。的確,煙草加工業在近年的整合發展中脫穎而出,成為湖南製造業的一大支柱,長沙捲煙廠和常德捲煙廠,已成為湖南經濟星空中閃亮的雙子星座,在全國煙草版圖上格外耀眼、醒目。

  數據顯示,2005年,長沙捲煙廠實現銷售收入131.85億元,産銷總規模突破180萬大箱,“白沙”品牌捲煙銷量達到150萬大箱,常德捲煙廠2005年産銷捲煙135.9萬大箱,實現銷售收入147億元以上。

  電子資訊欲拔“中部崛起”頭籌

  第一部賺錢的中國卡通片,世界上最長的動畫片,目前中國卡通衍生産品最多的動畫形象———這説的是一隻頗具“神話”色彩的卡通貓———藍貓,而隨著虹貓、山貓等形象的相繼誕生,長沙成為全球第十、中國最大的動漫卡通生産基地。

  這僅僅只是整個湖南電子資訊産業的冰山一角。在湖南版圖的北端,有以創智軟體、長城資訊、新宇軟體、國訊、中科軟體等國家百強軟體企業為龍頭的長沙軟體園,長沙星沙資訊産業製造業基地內,螢幕件産業群、元器件産業群、數字電視機和通信産品産業群正在興起。而在南端,處於“泛珠三角”接合部的郴州,正在成為湖南承接資訊産業梯度轉移的重要基地。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新材料突圍封鎖力佔技術巔峰

  炭/炭材料,大多數人也許並不清楚這是個啥玩藝。但正是這種新材料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掌握,讓湖南人乃至全中國走在了航空航太炭/炭複合材料領域的世界前沿。此前,炭/炭複合航空制動材料製備技術被美、英、法三國壟斷長達20餘年。

  由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複合材料”項目,成功打破了國際技術封鎖,目前已落戶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麓谷科技園。該項目固定資産總投資1.5億元,將建立中國最大的炭/炭材料産業基地。

  不僅是“炭/炭複合材料”,在長沙高新産業開發區,一個國家新材料産業基地正在崛起,金瑞科技、力元新材、湖南海利、杉杉新材料、晶鑫科技、大陶科技等30多家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骨幹企業,正在成為湖南新材料産業的脊梁。“十一五”期間,我省將重點建設資訊、生物、航空航太等行業急需的各類高性能新型材料産業化示範工程。依託博雲新材、力元新材、時代集團、湘潭電化等高科技企業,建設3-4個國家級産業基地,培育1-2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到2010年新材料産業將力爭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

  生物醫藥若道璀璨屬明珠

  長沙市瀏陽生物醫藥園、常德市德山工業園、永州市鳳凰工業園……一個個醫藥産業集群,成為當地城市風景線上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湖南生物醫藥資源列全國第二位,2005年10月,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到瀏陽生物醫藥園進行專題考察時,認為長沙瀏陽在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平臺、生物醫藥企業集中程度、科技成果産業化模式等方面優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截至去年12月,全省已有113家製劑和原料藥生産企業獲得GMP證書,藥品生産企業資産規模達到原來的5倍以上。去年全省醫藥工業産值達到90億元,同比增長21%。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食品加工“口頭”事業天地寬

  每年農曆新年前,一個名叫“旺旺”的大眼睛小人就會高頻率地出現在各大電視臺黃金時段廣告中。這個安家在望城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業製造基地的“旺旺”身後,是糧食加工業、肉類加工業、制茶加工業、釀酒製造業、油脂加工業、調味品加工業等多個龐大的食品加工産業集群。

  亞華乳業、光明派派乳業、沐林集團、株洲太子奶撐起了乳製品及相關産品為主體的産業江山,胖哥、皇爺、七妹、友文等為龍頭的湘潭檳榔業,硬生生“嚼出了一個産業”。長康實業、義豐祥麻油、金頂醬油等湘陰調味品産業集群,正在形成獨具特色的“湘陰模式”。湖南熙可、湘西老爹、洞庭水殖為代表的果蔬産品,正在將我省的“山野特色”推向全世界。

  5年內,全省將形成10個左右國家級名牌産品、20家産值過10億的大型食品加工企業集團,食品加工産業銷售收入超過900億元。

  石油化工“指頭”變“拳頭”

  湘北重鎮岳陽,既是湖南的重化基地,又承載著湖南能源建設與供應的使命。立足於此的長嶺煉化、巴陵石化正擔當著這種重任。油價和液化氣價的漲漲落落,不能不使人們的敏感神經被長江沿岸最西的這兩座石油煉化企業的一舉一動所牽係。未來的5年內,一個岳陽石化産業城呼之欲出。

  成立於1971年的長嶺煉化,目前煉油規模為每年500萬噸,年銷售收入172億元,是我省煉油規模最大的石化企業。隨著儀岳原油輸送管道和岳株成品油輸送管道的建設,長嶺煉化的煉油規模將擴大到每年1000萬噸。   僅200萬噸煉化能力的巴陵石化公司,在1998年開車投産以後的8年內,收回了5個200萬噸煉化項目的投資,打破了中小煉化不賺錢的定論。它果斷地退出能耗高、規模小的“指頭經濟”,全身心打造高附加值的“拳頭經濟”,效益由虧損2.4億元變為盈利1.7億元。

  建築材料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句話用來形容“建材湘軍”或許同樣合適。

  豐富的建材和非金屬礦資源,令湖南建材工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廣闊的前景。目前全省已探明的礦種達30余種,總儲量38.19億噸。近幾年來,湖南建材工業加快了技術改造步伐,生産規模、産品檔次、技術水準都躍上新臺階。三大主導産品高標號水泥、平板玻璃、建築陶瓷産量均進入全國同行業前10名。

  “十一五”期間,我省將加強傳統大宗建材技術升級,培育一批在同行業中具有規模和技術優勢的企業集團。到2010年建築材料産業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造紙 走迴圈經濟之路

  在人們的印象中,造紙行業一直以來就被人們扣上用林大戶和污染大戶兩頂帽子。但在今天,以泰格林紙、恒安紙業為代表的湖南紙業,正在從傳統造紙業困擾中成功突圍,探索出一條把清潔生産、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融為一體的“迴圈經濟之路”。

  泰格林紙在全國造紙行業率先建立起遍佈全國的廢紙回收網路,目前回收國內廢紙已佔據了企業原料的55%%以上。2005年,泰格林紙集團共生産和銷售紙及紙板64.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2.1億元。在常德德山開發區,來自沿海的福建人許文耽,已先後投下6億元人民幣,利用進口木漿建成了中國最大的生活用紙基地,並正在籌劃恒安紙業三期工程,這個投資3000萬美元的項目,將問鼎國內最高檔的面巾紙市場。

  到“十一五”末期,泰格林紙集團林業基地面積將發展到976萬畝,年産值200億元,進入全國行業三強。而懷化木漿、永州包裝紙及常德、益陽林漿紙等項目,將搭建起國內一流的林漿紙一體化和紙製品産業鏈
 
(來源:三湘都市報)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