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享受中國式生活 尋找春節的傳統記憶

時間:2010-02-08 11: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五,傳統上是凍豆腐的日子

  20多年前,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覺得過春節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春節前幾天,大家就忙裏忙外,大掃除、辦年貨、貼春聯,到除夕晚上達到最高峰。每家都會擺上祭祀的東西,整個家族一起拜祭祖先。之後要放鞭炮和焰火,這家點完那家點,接連不斷。然後才收拾回家吃年夜飯。關門之前,還要先放炮,告訴別人請不要打擾。那晚,整條衚同就這樣鬧啊鬧啊,直到深夜才結束。小時候,春節對幾乎每個人來説都是歡樂的代名詞。而後來,隨著年齡增長,各種選擇多了起來,思想也逐漸複雜起來,過年成了聚會、拉攏關係的好時機,再沒想過怎樣才能過得快樂,那種單純的、浪漫的歡樂。

  如今,年夜飯到酒店吃,年前家裏的衛生請鐘點工打掃,拜年時興發送短信,不放鞭炮整個城市安靜了。許多人都覺得現在過春節更多的就是吃飯和逛街,傳統的節日風俗似乎都已忘記了。我這幾年的春節,幾乎都是這樣一個固定的模式:初一和家人逛廟會,初二、初三去親戚家,初四同學聚會……如果要追究記憶猶新的春節,只有兒童時代的一些細碎但快樂的片斷,長大後是大片空白。文化的斷裂,讓人想到就覺得有點可怕:我們的新年,究竟還有多少年味兒?我們的生活,究竟還有哪些傳統在傳承?而我們的生命,還有多少時日就會真正變得枯燥無趣?

  我們的前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紅樓夢》第53回,賈府下面一個田莊的莊頭“烏進孝”出場了。這位代表全莊勞動人民來給賈府送年貨的烏先生,乃是一個“劉姥姥”式的人物。所不同的是,劉姥姥提供了“眼睛”讓人們看,而烏先生則提供“耳朵”讓人們聽。

  通過烏先生的耳朵,我們聽到了什麼呢?賈珍和賈蓉“大倒苦水”——就要過年了,賈府裏財政赤字嚴重:你們送這點兒年貨來,怎麼夠我家用?看來“年關”一詞,富貴逼人如賈家,竟然也是適用的。儘管外頭體面裏頭苦,可是春節畢竟還是要過的,不僅要過,而且要“大過”。

  於是,從臘月二十九開始,賈府前前後後,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接著,寧國府(長房)從大門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次日,便是賈母領著有誥封的子弟進宮朝賀、寧府祭宗祠,接著賈母回榮府,一眾人等又到榮府給這位老祖宗行禮、“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獻屠蘇湯、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除夕夜怎麼過呢?“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兩溜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團錦簇,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這段關於春節過年的敘述,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不僅是文學史上的經典,在中國的春節節俗敘述中,這恐怕也是一個絕響。

  別的且不必説,單是這名目繁多的“過節物質”,就夠我們這些現代人想像的。都説現在年味兒不濃厚,和曹雪芹的筆下世界一比較,這説法真沒錯。

  “土節”、洋節都給了我們享受生活的理由

  我們今天的生活時尚,在很多層面都追求和國際接軌,從服飾到飲食,從電影到建築,我們正在越來越“洋化”,難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中國代表、漢學家讓-呂克多梅內克提出這樣的疑問:“是什麼使得中國與自身傳統脫離?”

  美好的東西沒有國界。無論傳統節日還是洋節,都給了我們享受生活的理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何洋節在我國盛行,而我們的春節外國人很少有心問及,更別説和我們一樣記住這個節日呢?

  就洋節來分析,情人節流行是因為它給我們這些受循規蹈矩教育的華夏子孫帶來浪漫和溫馨。而愚人節被國人熟悉,也漸漸盛行的理由,也許就源於它的詼諧和開心。洋節就其文化內涵而言,非常人性化。再如耶誕節,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這不妨礙我希望有天堂存在,能讓今生的親人在那裏相聚,不妨礙我喜歡美麗的平安夜並在這樣的夜晚對著星空祈禱我愛的人、愛我的人一生平安幸福。

  不覺間,國人轟轟烈烈地過起了西方的節日,而且一年比一年熱鬧,一年比一年自然而然,而我們的傳統節日,卻似乎只剩下了“吃”:元宵節只剩下吃元宵,端午節如果沒有粽子提醒我們,恐怕也早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散;一年一年打響的“月餅仗”,告訴我們還有一個中秋節。

  以前過年,除了親人相聚,就是大吃特吃,還要放假。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被溫飽困擾了數年的國家來説,這樣的日子怎能不讓人歡心鼓舞?而現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在不斷提高,有時人們甚至把吃飯當成了負擔,加之平素忙碌的工作,過節、過年的心態已經有了諸多改變。

  其實,除了吃,傳統節日內在的各種禮儀和風俗十分豐厚,只是由於近百年傳統文化的流失,才導致很多傳統禮儀幾乎絕跡。因此,我們在重建自己文化傳統的時候,有一項頗為重要的內容,就是代表一個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禮儀重建,包括“怎麼吃飯”、“怎麼穿衣”、“怎麼走路”、“怎麼跟人談話”、“怎麼稱謂得體”等。

  過春節也要有新方式

  19世紀以後,中國先後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略等一連串的挫敗,不僅使得國人顏面掃地,也使得國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遭遇從來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傳統社會開始向現代社會轉型,在西方文化衝擊下,傳統文化的主體開始動搖,傳統文化出現了衰落。

  然而,我們心中的春節情結就算再淡,遠在他鄉的遊子不是一樣在這一天要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嗎?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如果我們在保留這一情結的同時,能夠隨著時間的變化豐富節日的內涵,是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呢?比如我們以前對“五一勞動節”曾淡漠多時,但是後來我們給它加上了“黃金周”的內容,對個人而言,豐富了生活,調整了作息;對國家而言,促進了消費,拉動了內需。當然“五一”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的傳統節日也要與時俱進,僅僅高喊排斥洋節、保護民族文化是不行的,在以人為本構築和諧社會的今天,節日背後文化內涵和人性化理念的不斷充實,才是它被人們認同和得以存在的最終落腳點。

  “吃餃子、放鞭炮、看春晚”,這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春節模式”,難免讓人産生審美疲勞。社會已悄然進入網路時代,BBS、部落格、網遊、FLASH群雄並起,形式各異的網路過年方式,雖然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已經吸引了大批民眾的注意力,衝擊著他們的眼球,改變著他們的過年方式。有不少人認為,中國的元宵節就是中國的情人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是持“情人節”論者的情境經典。遙想當年,中國古代每逢元宵佳節,各地紛紛舉辦廟會,戲班、江湖雜耍、地攤賣武藝、賞綵燈……活動式樣繁多,琳瑯滿目,為年輕人尋偶結伴提供了絕佳的氛圍,不少傳奇文學中所描述的拋繡球、搶繡球,就是很確切的註腳。從中國傳統的春節文化來看,元宵節又只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春節習俗為期長達一個半月,漫長的春節要經過備年、過年、賀年三個階段,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進入春節,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吃過湯圓,才算是過了大年。

  事實上,在整個春節期間,我也經常聽到身邊的親朋對春節文化娛樂匱乏的抱怨與感嘆。尤其是在80後、90後之間,傳統的過年方式已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這種網路過年的方式已成為他們的現實常態。節日如此,文化如此,還有諸多如此……

  令人欣喜的是,以傳統節日的文化回歸為契機,一個恢復記憶、連接傳統、重建傳統的過程已經在我們身邊悄然開始……(祁建 原題:《節日:給我們享受生活的理由》)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