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大熊貓的故鄉——四川

  時間:2006-12-08 15:29    來源:     
 
 

臥龍大熊貓

  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世界上80%以上的大熊貓都棲息在四川西北的崇山峻嶺中。2006年7月12日,中國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作為世界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此次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9245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中國第32處世界遺産。

  大熊貓被稱為生物界的“活化石”,她在時間的跑道上奔跑了900萬年,見證了四川的發展變遷。因為大熊貓的存在,四川更加精彩四溢,魅力無限……

  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大熊貓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誌與和平友好的象徵。她僅分佈于我國的四川、陜西和甘肅三省,其中80%以上分佈在四川境內,是四川獨特而寶貴的自然資源。

  大熊貓的生長歷程:熊貓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孕育140-160天左右就出生了,是個標準的“早産兒”。因此,熊貓媽媽對寶寶後天的呵護非常重要也非常辛苦。熊貓長到4歲就算成年,其體重約為80-150公斤。在大熊貓的世界裏,30歲已經是高壽的年齡。

  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大熊貓性格溫順,常分散獨棲于茂密的竹林中,喜食鮮嫩的竹子及竹筍。同時,也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飲的食性。大熊貓善於爬樹以便逃避敵害。

  大熊貓棲息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主要位於大渡河與岷江之間,南北長180公里,東西寬40-70公里,涵蓋成都、雅安、阿壩、甘孜4市(州)12縣,包括9個風景名勝區和8個自然保護區,面積9245平方公里。其核心區臥龍夾金山地區是大熊貓居住最集中的區域,分佈著300余只大熊貓和大量其他的珍稀動植物。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為了拯救和保護全世界人民都熱愛和關注的中國國寶大熊貓,四川省相繼實施了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大熊貓的棲息地面積擴大了三成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三十七個,使大熊貓在棲息地和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申遺成功後,中國政府承諾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範圍將逐步擴大,並通過建設大熊貓生態走廊,為野生大熊貓種群的基因交流和繁衍創造更好的條件。

  贈臺大熊貓:2005年5月3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受權宣佈,大陸同胞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消息公佈以後,受到海峽兩岸同胞的熱烈歡迎和關注。6月1日,國家林業局正式宣佈:這對大熊貓在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選擇。經過層層篩選,16號和19號這對集兩岸同胞寵愛于一身的熊貓寶寶在23隻候選熊貓中勝出。2006年1月28日,在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參與和熱切關注下,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乳名徵集活動的結果在農曆新年鐘聲敲響之前揭曉,“團團”和“圓圓”成為贈臺大熊貓的乳名。“團團”:生於2004年9月1日;“圓圓”:生於2004年8月30日

  (來源:台灣網)

                                                                                                                                編輯:曉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