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黃河口生態旅遊

時間:2009-06-18 19:18   來源:東營日報

  春天是一個生機勃發、絢麗多彩的季節。而2009年的春天,註定要在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光輝史冊上、在東營旅遊發展的里程碑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國家發改委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來東營調研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情況,拉開了在國家戰略層面上推進黃河三角洲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為主體的現代旅遊業引起決策高層的關注,迎來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在國家旅遊局推出的首批12條國家旅遊線路中,以東營市為主體的黃河三角洲赫然入選“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黃河三角洲旅遊正掀開面紗向世人展現神奇魅力和綽約風姿。

  今天,意氣風發的東營正以“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 黃河三角洲“國字號”旅遊品牌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嶄新名片,向海內外發出了“春天的邀請”。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素以石油、土地、淡水、鹽鹵等自然資源豐富而著稱。而這裡的旅遊資源同樣得天獨厚,既有以黃河入海口濕地生態為主體的自然景觀,又有以孫子兵家文化為主體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既有以石油工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文明景觀,又有以“黃河水城”為主體的現代都市景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把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核心産業、區域經濟的龍頭産業、撬動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支柱産業重點培育發展,明確提出要打造山東生態旅遊的龍頭景區,建設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濕地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基地和旅遊目的地城市。

  2009年3月底,國家旅遊局推出了首批12條國家旅遊線路,以東營為中心城市的黃河三角洲入選“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隨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花落東營,更為黃河三角洲“國字號”旅遊品牌錦上添花。而在2009“中國生態旅遊年”的呼應下,以黃河入海口生態旅遊為招牌的東營旅遊業人氣鼎盛,漸入佳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廣闊前景。

  紮實發展的東營旅遊業為打造黃河三角洲“國字號”旅遊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礎

  “有朋自遠方來”,東營人常以“黃河從這裡入海,孫子在這裡誕生,勝利油田在這裡崛起”而引以為榮。的確,東營的旅遊資源獨具魅力———“河海神韻黃河口,黃河水城生態美,石油文明呈盛景,孫子故里文化遊”。

  ——— 以黃河入海口濕地生態為主體的自然景觀。依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創建為4A級景區,正在打造成為山東生態旅遊的龍頭景區。

  ——— 以“黃河水城”為主體的現代都市景觀。清風湖休閒旅遊區、攬翠湖旅遊度假區、天鵝湖旅遊度假區增加了“黃河水城”的特色和魅力,而文化公園、體育公園、科技公園和“水城雪蓮”大劇院、黃河口會展中心等標誌性建築則成為彰顯“黃河水城”現代都市風貌的重點景觀。

  ——— 以石油工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文明景觀。高聳的鑽塔、成片的採油樹、海上鑽井平臺等生産場景和系統展示石油文化的石油博物館,構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豐富內涵的石油工業文明觀光旅遊體系。

  ——— 以兵家文化為主體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孫子文化旅遊度假區已建成展現兵家文化和休閒旅遊為主體的旅遊區,今年力爭創建成4A級景區,並按照超前規劃、重點突破的原則加快推進發展成為5A級景區。

  近年來,東營市緊緊圍繞黃河三角洲旅遊資源特色,構建全市旅遊産業發展的整體框架,把發展以生態旅遊為重點的現代旅遊業,作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促進黃河三角洲區域經濟統籌協調發展。200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4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和39%,發展速度位列全省前茅。

  在産業發展上,以編制規劃為切入點,以“一區一帶五湖十園”為重點,編制完成了旅遊景區(點)總體發展規劃。全市A級旅遊景區達到13處,其中4A級景區1處、3A級景區4處、2A級景區8處,景區建設實現整體突破。在市場主體發展上,以“爭五星創百強”為目標,扶持旅遊企業發展壯大,全市旅遊企業已發展到100多家,行業直接從業人員9000多人。在旅遊宣傳促銷上,積極利用中央電視臺、“好客山東”號飛機、報紙、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我市旅遊總體形象和旅遊産品,並通過參加和舉辦旅遊説明會、博覽會、交易會等形式開展宣傳促銷,提高了黃河口旅遊的知名度、美譽度。最近,市旅遊局聯合淄博、濱州、萊蕪等市旅遊局,面向全省和全國發行了《齊魯聯合旅遊年票》,擴大了我市的旅遊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加快發展東營旅遊,打造“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的龍頭景區

  黃河三角洲在“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中的地位同樣舉足輕重。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把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納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四區一城”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的龍頭景區,並以此為重點積極推進全市旅遊資源向旅遊産品的轉化,這對於加快培植東營市拳頭旅遊産品、提升東營市整體形象和全省旅遊業在全國的地位都具有重要作用。

  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戰略目標,以黃河口生態旅遊為突破口,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將東營發展成休閒旅遊設施完善,具有時尚水城特色、生態環境優美、旅遊産品豐富的生態宜居休閒新城,環渤海地區有較高知名度的新興旅遊城市,全國著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城市。

  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年國內外遊客達到1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規劃建設的3個重點景區全部創建成為國家5A級景區,建立起要素結構均衡、品質優良的旅遊産業體系,使東營市成為生態環境優美,觀光、休閒、度假和專項旅遊功能齊備,産業經濟效益穩定增長,享譽國內外的黃河三角洲旅遊休閒目的地城市和旅遊經濟強市。

  發展重點:以“一區一帶五湖十園”為重點,加快推進旅遊景區景點開發,提升品位,豐富內涵,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提高旅遊産品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一區”即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一帶”即黃河生態旅遊觀光帶;沿黃河兩岸發展休閒觀光、生態休閒農業、民俗文化旅遊,形成特色旅遊線路。“五湖”即清風湖、天鵝湖、攬翠湖、孫武湖、民豐湖。“十園”即體育公園、文化公園、科技公園、西宋農業觀光園、南國風情園、華林莊園、丁莊冬棗採摘園、軍馬場農博園、白石溫泉生態園、萬爾生態園,因地制宜開發適應不同消費需求的特色旅遊産品。

  重點開發旅遊項目:黃河口生態旅遊觀光區、黃河口濕地休閒旅遊度假區、孫子文化旅遊區、攬翠湖旅遊度假區、東營市旅遊集散中心等。

  精心謀劃,強力推進,一舉打響黃河三角洲“國字號”旅遊品牌

  當前,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進入大規模推進的時期,“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的推出為東營旅遊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如何使黃河三角洲擔當起在“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中的龍頭景區地位,是東營旅遊面對的重大課題,是歷史賦予東營旅遊工作者的歷史重任。我們必須乘勢而上,精心謀劃,強力推進,一舉打響黃河三角洲“國字號”旅遊品牌。

  實施“五大工程”,全面推動旅遊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黃河三角洲的旅遊資源優勢,按照“因地制宜、錯位佈局、突出優勢、加快發展”的原則,重點實施濕地生態旅遊、黃河水城旅遊、石油文化旅遊、孫子文化旅遊、休閒觀光農業五大旅遊工程,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全市旅遊景區格局,全面推動旅遊項目建設,形成一批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旅遊功能完善的精品旅遊景區,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建設層次和水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旅遊業發展。一是加大旅遊投入。市、縣兩級要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增強旅遊景區基礎設施、旅遊項目專項資金和旅遊促銷經費等政府引導性資金的投入,帶動旅遊産品的開發,形成新的旅遊熱點和吸引力,刺激旅遊需求的增長。二是制定和實施扶持旅遊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旅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培育壯大旅遊市場主體,建立有效的投融資機制。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培育旅遊市場主體,形成一批綜合實力強的旅遊市場開發企業。按照“三個一批”(抓住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機遇,轉型一批;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重組一批;主動“走出去”,引進一批)的發展模式積極培育壯大旅遊主體,要拓寬投融資渠道,形成全面、系統支援旅遊業融資的宏觀政策和各項具體政策,改善旅遊投資環境,加大旅遊專業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客商興建旅遊項目。要建立有效的資本積累,堅持社會、環境、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形成有效的投入産出機制。

  加強宣傳行銷,打造旅遊品牌。加大旅遊行銷投入,搭建旅遊促銷平臺,建立和完善旅遊宣傳促銷的有效機制。提煉東營旅遊形象宣傳口號,設計鮮明的旅遊形象標識。要把市場定位為凸顯特色,進行旅遊産品深度開發和結構優化;不斷提升旅遊産品與旅遊服務,突出品牌優勢和創新旅遊項目,增強影響力和提高知名度。市場開發,要緊抓2009“中國生態旅遊年”、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的有利時機,借助各種宣傳媒介,加大“好客山東”旅遊品牌和黃河口生態旅遊的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擴大東營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採取“北上(重點開發京津地區市場)、南接(借東青高速南延重點開發山東南部地區和江蘇市場)、西進(重點開發濟南都市圈市場)、東拓(以威烏高速貫通為契機重點開發青煙威膠東市場)、外聯(以港澳臺等客源市場為主,適度開發國際市場)”的市場開發策略,全面拓展旅遊市場,打出“黃河入海流、河海東營遊”的招牌,打造“黃河文明”國家旅遊線路的精品亮點和龍頭景區。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