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成為鳥類“國際機場”

時間:2009-06-19 16:3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山東頻道6月12日電(記者滕軍偉)記者12日從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這個自然保護區目前已成為鳥類重要的繁殖地和遷徙轉机站。2008年遷徙路過保護區的鳥類有600萬隻,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國際機場”。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站站長單凱説,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科學管理、嚴格保護、濕地恢復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保護區內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功能顯著增強,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鳥類由1990年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目前的296種,佔中國鳥類總種數的1/5。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現有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白頭鶴、白鶴、大鴇、東方白鸛、黑鸛、金雕、白尾海雕、中華秋沙鴨、遺鷗等10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49種。在《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的227種鳥類中,區內有154種;在《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81種鳥類中,區內有53種。

  目前,保護區內丹頂鶴遷徙期數量有380只,佔全球總數的15.2%,是中國兩大丹頂鶴越冬地之一,中國丹頂鶴越冬的最北界。保護區內有黑嘴鷗1500只,佔全球總數的18.8%,是中國三大黑嘴鷗繁殖地之一。

  單凱説,作為鳥類的“國際機場”,每年遷徙路過保護區的鳥類有600萬隻,有43種鳥類超過全球總數量的1%。在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中,該自然保護區橫跨兩條,是東北亞內陸和太平洋地區鳥類重要的遷徙轉机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東北部黃河入海口處,北臨渤海,東靠萊州灣,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以保護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5.8萬公頃。

  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先後被批准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濕地國際亞太組織“東亞--澳洲涉禽保護區網路”、“東北亞鶴類保護區網路”。(完)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