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強力引擎(成果篇)

時間:2009-06-19 16:17   來源:東營日報

   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強力引擎
  ——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綜述成果篇

  解放思想教育活動和“爭當排頭兵”活動,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推動東營在新起點上實現富民強市新跨越的重大舉措。兩項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當前各項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對東營今後的發展必將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通過開展“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全市上下思想境界有了新提升,機關作風呈現出新氣象,領導班子建設得到新加強,各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通過系統深入地學習教育,各級領導幹部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加深了對東營現階段發展特徵的認識,做到了正確看待成績和差距,正確看待優勢和劣勢,正確看待發展水準和不平衡性,克服了思想認識上的片面性,特別是克服了過度依賴油田、忽視結構單一的盲目性,克服了過度看重發展速度、忽視品質效益的盲目性,克服了過度看待每人平均指標、忽視發展不平衡的盲目性,使思想認識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隨著解放思想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化,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深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著力提高服務品質和機關效能。東營區開展便民活動8215人次,辦實事1425件。墾利縣五大班子成員去年“五一”期間到各自聯繫村蹲點,每人辦一、兩件實事。市財政局轉變理財觀念,加強財政資金監管,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市建委推進一門受理、集中辦理、限時辦結的“窗口集中辦理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市工商局制定出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實施辦法》,有效解決了隨意執法的問題。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認真搜尋自身存在的問題,扎紮實實抓整改;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注重建章立制,健全完善議事規則和各項制度,增強了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市委堅持用科學發展的標准考核評價幹部,明確提出了“八個堅持選用、八個堅決不用”的用人標準,對各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進行了綜合考核評價,初步建立起了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調動了各級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各級各部門單位堅持把教育活動激發出來的熱情引導到推動發展上,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活動開展以來,全市上下根據市委部署,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週密安排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專題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按照“全市當排頭,全省爭一流,全國創品牌”的目標要求,各級各部門、單位牢牢把握“實踐”主題,自覺主動地把本地、本單位的工作放到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大格局中去定位和謀劃,找準切入點,突破關鍵點,積極推動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和重點項目建設的實施。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重點抓好“三路兩港一場”、黃河水城等重點建設項目,落實責任,加強調度,加快推進,各項目進展順利。“三網”綠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13個,總投資501.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72億元,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發展。臨港産業區、生態漁業畜牧區、生態旅遊區建設及各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一批新上的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加盟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一期投資120億元的大唐國際火電項目穩步推進;總投資7.39億美元的大型積體電路項目,計劃2009年底建成投産,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總投資4億元的太陽能電池晶片及led封裝項目,年底可建成投産,全部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總投資24億元的吉盛汽車項目計劃2010年3月建成投産,年産整車15萬輛,可實現銷售收入178億元;正在談判中的30多個項目發展勢頭良好。結合新一輪招商工作需要,有關部門編制了濕地高爾夫、濕地植物園、汽車營地、溫泉療養度假、山東渤海航空城等5個重點建設項目推出去招商,先後與韓國亞太全球投資公司等十幾家大集團、大企業進行了洽談。生態漁業區起步區詳規通過專家評審,泰國正大集團、大連有德集團等6家企業已經明確了進區投資開發意向。

  按照“爭當排頭兵”活動要求,我市突出抓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引進戰略合作夥伴,實施大刀闊斧的重組整合,作為我市支柱産業的石化産業和石油裝備製造業實現了進一步的優化調整,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授予我市“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稱號。與此同時,重點圍繞電子資訊、新材料、生物制藥三大産業,新上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東營經濟開發區被命名為山東電子資訊産業園。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産業投資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27.3%,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19.1%。新開工總投資7億元的現代農副産品綜合批發市場、總投資2.2億元的西郊物流中心等一批大項目,服務業發展加快,上半年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22.1%。用“農業三次産業”聯動的思路發展農業,堅持産業培育、加工增值、發展新興農業三輪驅動,漁業、畜牧等主導産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産基地達到139.3萬畝,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60家。江蘇雨潤集團在我市投資建設的生豬屠宰及肉製品深加工項目,總投資4.2億元,年屠宰生豬200萬頭、加工肉製品1萬噸。

  各級各部門單位深入開展“辦實事、抓落實、促發展”實踐活動,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各級各部門單位突出重點,狠抓落實。重點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著力解決涉及民生的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發展環境,著力解決設阻尋租、效率低下、執法不規範、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切實改善發展環境;突出抓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落實,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辦好便民實事,突出抓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好困難群眾生活,積極發展社會事業。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423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8%;轉移農村勞動力39525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0%,處於全省領先水準。扶持黃河南展區居民拓展房臺,已開工13處,完成投資1090萬元;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610元調整為760元;為了減輕物價上漲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城市低保人員每月補貼30元,農村補貼20元。實施了農村中小學低標準建材校舍改造、鄉鎮衛生院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等工程,建設了一批文化設施,改善了群眾的上學、就醫和文化生活條件。

  “爭當排頭兵”是一種境界。通過開展比學趕超,全市上下把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的要求內化為各級各部門、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價值追求。全民參與的“爭當排頭兵”活動,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振奮了精神,凝聚了力量,蓄積了後勁。(本報記者 薄文軍)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