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崛起正當時

時間:2009-06-19 15:21   來源:東營市人民政府網

  黃河與大海的匯聚,造就了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黃河三角洲,也孕育了新興的現代石油城市——東營市。近年來,隨著環渤海地區經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我國經濟發展重心日益呈現出北移的趨勢。黃河三角洲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一環,處在山東對接天津濱海新區的橋頭堡位置,擔負著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重大使命。目前,以東營為主戰場的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已進入“實戰”階段,全市上下凝神聚力,積極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

  思想先行

  開發建設的強大引擎

  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在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過程中,同樣面臨著許多矛盾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解放思想尤為重要、更為迫切。

  我市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教育實踐活動,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2007年,用八個月的時間,在全市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開展了“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以“破舊、克滿、戒躁、糾散、反奢、防片”為重點,著力解決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適應的問題,增強了各級幹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從去年4月份開始,用半年的時間,在全市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活動,突出“實踐”這個主題,推動思想解放、推動改革開放,激勵全市上下奮發進取、幹事創業。這兩次大的教育實踐活動,有機銜接,不斷深化,對全市上下産生了重大影響,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爭當排頭兵”是一種境界。通過開展比學趕超,全市上下把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的要求內化為各級各部門、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價值追求。全民參與的“爭當排頭兵”活動,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振奮了精神,凝聚了力量,蓄積了後勁。各級各部門、單位牢牢把握“實踐”主題,自覺主動地把本地、本單位的工作放到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大格局中去定位和謀劃,找準切入點,突破關鍵點,積極推動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和重點項目建設的實施,使東營的事業發展步入一片新天地。

  綠色生態

  開發建設的閃亮名片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最後一塊連片成方、尚未被充分開墾的處女地,相對脆弱的生態條件,無可比擬的後發優勢,決定了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必然要走一條不同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道路。堅持高效生態的基本定位,走生態文明建設道路,構築現代産業體系,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這是黃河三角洲最鮮明的特色,是與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其他城市最顯著的區別。

  我市擁有獨特的原生態濕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是國家批准的黃河三角洲地質公園。我市始終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從2007年開始,我市探索實施林網、水網、路網于一體的“三網”綠化工程,規劃五年投入22億元,造林160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5%以上。目前已投入10.78億元,完成綠化總面積33萬畝,植樹3525萬株,初步構建起了“三網”綠化工程的主體框架。日前,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力爭再用二三年時間基本實現農田林網化、路域林蔭化、水系風景化,使生態環境面貌有更大改觀。在實施“三網”綠化工程中,我市注重濕地保護,目前已完成18萬畝濕地恢復。“三網”綠化工程,這一打造黃河綠洲、建設生態家園的偉大壯舉,正在昔日的鹽鹼灘上締造著驚人的神奇,黃河綠洲效果初顯。

  同時,我市大力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積極發展迴圈經濟。圍繞培育石化、鹽化、造紙和海水利用等8個迴圈經濟産業鏈,已建成投産項目11個,全市萬元生産總值綜合能耗下降到0.728噸標準煤,節能水準居全國前列。加強環境整治與污染治理,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8個,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7萬噸,處理標準達到1級B以上;中心城垃圾處理廠建成投用,垃圾發電項目近期開工建設。近幾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實現了控制目標。

  近年來,我市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産業體系

  開發建設的強力支撐

  “十五”以來,我市連續多年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4%左右。全市有7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都在30%以上。東營經濟開發區在全省省級經濟開發區中列第六位,被評為全省首批“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和“科學發展示範園區”。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已具備了較好的經濟基礎。

  在開發建設進入大規模推進的關鍵階段,我市依據區域總體功能定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及發展潛力,確定將東營港——廣利港之間1200多平方公里的臨海區域,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的集中突破區,集中規劃佈局臨港産業區、生態旅遊區、生態高效農業區、高端産業區,建設黃河水城,構築“四區一城”的主體産業格局,為加快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臨港産業區。規劃控制面積232平方公里。依託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實行港區城聯動,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和鹽化工、電力能源、現代物流,配套發展關聯産業,建成環渤海地區重要的高效生態精細化工産業集聚區和能源供給基地。同步推進港城建設,建設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目前,已與中海油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由其重組地方煉化企業,收購經營東營港,投資建設中海油工業園、原油儲備基地、成品油倉儲和物流園區。

  生態旅遊區。規劃控制面積246平方公里。依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突出“黃河入海、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原生態特色,打造集觀光、休閒、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打造特色旅遊品牌。目前,生態旅遊區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啟動了遊客中心、遊船碼頭、汽車野營地等重點建設項目,正在規劃建設黃河口濕地公園,適時啟動黃河口休閒旅遊度假區建設。

  生態高效農業區。規劃控制面積428平方公里,重點建設現代生態漁業示範區、高效畜牧區。現代生態漁業示範區,重點實施宜漁荒鹼地開發和養殖池塘整理提升工程,建成全國一流的高效生態養殖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高效畜牧區,建成全省重要的大型現代畜牧業示範基地。目前,現代生態漁業示範區4.1萬畝起步區基礎工程全面展開,大連有德漁業集團、山東華隆集團等知名龍頭企業已經入區開發。

  高端産業區。規劃控制面積210平方公里。依託東營經濟開發區和勝利工業園,重點發展電子資訊、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裝備、新材料、有色金屬等六大高端産業,積極發展高端服務業,建成黃河三角洲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的主要承載區。近兩年共引進過億元的項目34個,總投資294億元,已完成投資126億元。

  黃河水城。從2007年開始,我市實施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以“治污、增綠、活水”為重點,統籌開發廣利河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打造文化服務業産業帶。以廣利河綜合治理為龍頭,突出濕地生態特色,引入黃河水,貫通現有城市河流、湖泊和濕地,構建“九橫十縱”城市主幹水系框架,形成河湖相連、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綠共生、人水和諧的獨特城市風貌,打造生態卓越的“黃河水城”。目前,廣利河治理已投入近20億元。今年,重點推進岸線綠化、河湖貫通和下游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廣利河治理任務,初步形成水城景觀。“黃河水城”已經國家工商局註冊,正在爭創4A級景區。

  立體交通

  開發建設的騰翔飛翼

  我市地處渤海灣和萊州灣的“灣底”、沿海的“交通末梢”。近年來,市內交通發展很快,但對外通行能力還不夠強。這樣的小交通格局與實施黃河三角洲開發戰略、發展外向型經濟所需要的大開放、大發展格局不相適應,對借助外力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産生了掣肘。為此,市委、市政府確定,把構築以“三路兩港一場”為主體的大交通體系,作為全市最重要的基礎工程,為加快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蓄勢。

  “三路”,是威烏高速公路、黃大鐵路和德龍煙鐵路。威烏高速公路是東營到天津、北京的快速通道,去年9月份,榮烏高速公路在我市境內全線貫通,從東營乘車3小時內能到天津,4小時可抵北京。同年12月5日,國家重點工程黃大鐵路跨黃河特大橋在利津縣北宋鎮奠基,標誌著國家又一條煤運下海通道正式開工建設。黃大鐵路的建設,將完善華北、華東地區陸海聯運的交通網,大量煤炭可通過這條運輸通道進入華東地區,有利於進一步促進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緩解華東地區能源需求的緊張局面。黃大鐵路和德煙鐵路都經過我市,目前,德龍煙鐵路已編制完成了項目預可研報告,並通過鐵道部組織的評審,現進入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鐵路設計單位完成了全線勘測,計劃今年開工建設。

  “兩港”,指東營港和廣利港。東營港地處渤海灣西南海岸,是省內距遼東半島最近的港口,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目前,東營港7.02公里的引橋和2個3萬噸級散雜貨碼頭已完成交工驗收,將於近期進入試運營階段。2個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立項工作已經完成,年內開工建設,逐步建成綜合性深水大港。建成後的東營港將在今後兩年內逐步凸顯其海上運輸的強大優勢,依託本地已趨於成熟的原油及化工産業,形成以原油進口、液體化工品出口、大宗散雜貨和集裝箱為主的泊位群,逐步向區域性綜合型重要港口行列邁進,建成環渤海經濟圈重要物流節點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可輻射至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根據東營港總體規劃,廣利港作為東營港的主要港區,將建設成集客貨運輸、旅遊、漁業、內外貿易一體的綜合性港區,對東營港區起到補充和分流作用。目前,廣利港,已被批准為國家級一類漁港,廣利港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省交通廳行業評審,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一場”,指東營機場。從2007年始,我市著手改擴建東營機場,主要是由4C級機場改擴建為4D級機場,當前,東營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的航線。東營機場改擴建按遠期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運年吞吐量7000噸設計,項目主要包括跑道延長部分、航站區、航管區和服務設施4部分,機場飛行跑道、滑行道由2200米加長到2800米,新建航廈2.5萬平方米、廣場3萬平方米。整個工程計劃于2010年竣工,總投資9.03億元。擴建完成後,東營機場可起降767、757型飛機,黃河三角洲通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隨之打通。

  目前,東青高速、通港高速已接入國家高速公路網,日照經東營至天津濱海新區的環渤海高等級公路、東營至濱州高速公路、東營港疏港鐵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隨著黃大鐵路、德龍煙鐵路的逐步建成,與京廣、京滬鐵路相連,將全面打通公路、鐵路大動脈,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背景連結] 黃河三角洲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多年來一直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國家先後把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列入“十五”計劃和“十一五”規劃,東營市成為山東省唯一進入國家規劃的獨立行政區域;省委、省政府確定“一體兩翼”的總體發展佈局,把黃河三角洲作為北翼的重點推進實施,先後制定出臺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和《支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東營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主體和中心城市,承擔著開發建設主戰場的責任。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以實施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總戰略牽動全局,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黃河三角洲日益崛起在渤海之濱。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