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

時間:2007-09-17 10:48   來源:濰坊大眾網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産品集中産區之一。全市已開成糧食、棉花、油料、煙草、蠶繭、果品、水産品、蔬菜、食用菌、花卉、生、肉雞等16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支術産業種得點産品,建成各類龍頭企業1200多家,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特稀農産品生産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準。

  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開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電子通訊及資訊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藥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産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厭煩,5000多個品種。

  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産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全作關係。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處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濰坊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名且三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氏族部落秤和生活。夏代、商代境內分別建有封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劉、魯等 國。青州還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久遠的歷史給濰坊境內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帶,有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和遺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27處,縣級400多處。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