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行河道的演變和形成。山東黃河現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內)銅瓦廂決口,從東壩頭改道東北流,穿過運河奪大清河入渤海後形成的。改道之初兩岸並無堤防,為多股漫流狀態。直到同治末年,新河堤防才逐漸興建,到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全面完成。1938年6月,國民黨軍隊在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企圖阻止日軍進攻,致使黃河改道南行經淮河入黃海。1947年3月,花園口決口堵復,黃河回歸山東故道。此後,黃河下游河道一直穩定在現行流路之中。
(2)山東黃河沿岸地形特點。山東黃河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由黃河氾濫沖積而成,是華北平原的組成部分。平原地勢以黃河為分水嶺,地面坡降平緩,微向東南傾斜。大堤以北為黃海平原,屬海河流域;大堤以南為黃淮平原,屬淮河流域。山地主要分佈在右岸,自梁山縣至濟南為中低山區,隸屬泰山山系北麓。左岸有幾處不連續的小山。在中低山區與沖積平原接壤處,分佈著一些湖泊及洼地。
(3)山東河道特點。河道比降上陡下緩,輸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沿程淤積,河床逐年淤高,形成地上懸河,河床普遍高於背河地面3~5米,而且還在逐年上升;堤距上寬下窄,寬河道排洪能力大,高村站以上河道堤距5~20公里,河道排洪能力20000立方米每秒,比降約為1/6000,河道寬淺,河心沙洲多,水流散亂,主槽變化劇烈。高村~陶城鋪是從遊蕩型向彎曲型轉變的過渡型河段,堤距一般為2~8公里,河槽寬0.6~1.3公里,比降約1/8000。該段河道由於堤距較寬,河道平面變化較大,河槽有較大的橫向擺動。陶城鋪~利津堤距0.5~4公里,河槽寬0.3~1.0公里,屬彎曲型河段,堤距較窄。由於兩岸險工、控導工程多,較好地約束了河道的擺動範圍,河槽比較穩定,一般平面變化不大。窄河道排洪能力小,只能排10000立方米每秒,比降約1/10000。
(4)洪水特性。黃河洪水按照出現時期的不同劃分為桃、伏、秋、淩四汛。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為淩汛期,淩情嚴重時形成冰壩壅水,易造成決口,形成災害。三至四月桃花盛開之時,上中游冰雪融化,形成洪峰,稱為“桃汛”;七至八月暴雨集中,河水猛漲,稱為“伏汛”,歷史上大洪水多發生在這一時期;九至十月流域多降大雨,形成洪峰,稱為“秋汛”。伏汛、秋汛習慣上稱作伏秋大汛,也就是我們現在説的汛期。伏秋大汛的洪水多由黃河中游暴雨形成,發生時間短,含沙量高,水量大。黃河決口成災主要發生在伏秋大汛和淩汛期。
暴雨洪水出現時間主要在7~10月份。洪水來源主要有五個地區,即上游的蘭州以上地區、中游的河口鎮至龍門區間、龍門至三門峽區間、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分別簡稱河龍間、龍三間、三花間),以及下游的汶河流域。上游地區洪水洪峰小、歷時長、含沙量小。中游的三個地區是最主要的洪水來源區,一般不同時遭遇。來水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以三門峽以上來水為主形成的大洪水簡稱“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其特點是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也大,對黃河下游威脅嚴重;二是以三花間來水為主形成的大洪水簡稱“下大洪水”。如1958年洪水,其特點是洪水漲勢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預見期短,對黃河下游防洪威脅最為嚴重。汶河洪峰形狀尖瘦、含沙量小,除威脅大清河及東平湖堤防安全外,當與黃河洪水相遇時,影響東平湖對黃河洪水的分滯洪量,從而增加山東黃河窄河段的防洪壓力。
冰淩洪水,只在黃河上游寧蒙河段和下游花園口以下河段出現,主要發生在河道解冰開河期間,其特點是峰低、量小、歷時短、水位高。淩峰流量一般為1000~2000立方米每秒,全河最大實測值不超過4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總量上游一般為5~8億立方米,下游為6~10億立方米;洪水歷時,上游一般為6~9天,下游一般為7~10天;由於河道中存在著冰淩,易卡冰結壩壅水,使河道水位在相同流量下比無冰期高得多,例如1955年利津站淩峰流量1960立方米每秒,相應水位達15.31米,比1958年104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位還高1.55米。淩洪的另一顯著特點是流量沿程遞增,因為在河道封凍以後,攔蓄了一部分上游來水,使河槽蓄水量不斷增加,由於“武開河”時這部分水量被急劇釋放出來,向下游推移,沿程冰水越積越多,形成越來越大的淩峰流量。黃河下游冰淩洪水,自三門峽水庫防淩蓄水運用以來,減少了“武開河”的機遇,減輕了下游防淩壓力。
洪水災害。歷史上黃河水災嚴重,尤其是黃河下游,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據歷史文獻記載,自周定王五年(西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在下游決口的年份達543年,決堤次數達1590多次,黃河河道遷徙26次,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洪災波及範圍北達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魯、豫、皖、蘇五省,總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每次氾濫決口或改道都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如1933年8月,陜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下游兩岸決口50多處,淹沒冀、魯、豫、蘇四省30縣,受災面積6592平方公里,受災人口273萬多人,死亡1.27萬餘人。1938年6月國民黨扒開花園口大堤,黃河奪淮入海,淹及豫、皖、蘇三省44縣,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黃河下游淩汛災害也很嚴重, 1855年銅瓦廂改道至1955年的一百年中,發生淩汛決溢的有29年,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淩汛災害,建國後,1951年、1955年淩情嚴重,分別在利津縣王莊和五莊決口成災。
(5)水沙特點。一是水少沙多,年輸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居世界河流之冠。二是水沙異源,黃河泥沙90%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上游的來水量佔全流域的54%,而來沙量僅佔9%;三門峽以下的支流伊、洛、沁河的來水量佔10%,來沙量佔2%左右,這兩個地區相對講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區。中游河口鎮至龍門區間來水佔14%,來沙量佔56%;龍門至潼關區間來水佔22%,來沙量佔34%,這兩個地區水少沙多,是黃河泥沙主要來源區。三是年際變化大,年內分佈不均。1958年來沙量達27.8億噸,1987年最小為2.48億噸,相差11倍,年內分佈很不均衡,汛期沙量在天然情況下佔全年的80%以上,汛期又集中于暴雨洪水,三門峽水庫“蓄清排渾”運用以來,汛期下泄沙量佔全年沙量的97%。四是含沙量變幅大,同一流量下的含沙量可相差10倍左右,1977年8月三門峽站最大含沙量達911立方米每公斤,非汛期含沙量一般小于10立方米每公斤。
進入山東黃河高村站的水量多年平均為388億立方米(1951-1999年),其中最大為1964年,達873億立方米,最小為1997年,為103億立方米。汛期(7-10月,下同)平均來水量為223億立方米, 佔全年的57.5%,其中最大為1964年,達528億立方米,最小為1997年,僅為31.8億立方米。非汛期平均來水量為165億立方米, 佔全年的32.5%,其中最大為1964年,達344億立方米,最小為1997年,為71.6億立方米。
進入高村站的泥沙多年平均為9.55億噸(1951-1999年),其中最大為1958年,達25.6億噸,最小為1987年,為1.69億噸。汛期平均來沙量為7.7億噸, 佔全年的80.6%,其中最大為1958年,達22.8億噸,最小為1991年,為1.03億噸。非汛期平均來沙量為1.85億噸, 佔全年的19.4%,其中最大為1971年,達4.35億噸,最小為1960年,僅為0.31億噸。
2000至2001年進入高村站的水量年平均為131億立方米,汛期、非汛期來水量分別為39.8、90.8億立方米,較多年均值分別偏少66.2%、82.2%、45.0%;沙量年平均為0.970億噸,汛期、非汛期來沙量分別為0.283、0.687億噸,較多年均值分別偏少89.8%、96.3、62.9%.
(6)河道衝淤。由於黃河進入我省的水量少、沙量多,泥沙在河道內不斷淤積,河床逐漸抬高,自1950年7月至1999年5月山東黃河河道(高村至利津)共淤積28.94億立方米,平均年淤積0.591億立方米,其中主槽平均年淤積0.278億立方米,灘地平均年淤積0.312億立方米。3000立方米每秒相應水位高村至利津5個水文站平均抬高3.59米,每年平均抬高0.073米。1986年至2000年,由於來水來沙條件不利,沖刷河槽的大洪水較小,山東黃河淤積抬高加快。其中1985年10月至1995年10月十年間就淤積抬高1.21米,年均抬高0.12米,尤其是1990~1996年,3000立方米每秒水位年均升高0.18米。河道平槽流量由6000立方米每秒,減少為2000~3000立方米每秒,並且槽高、灘低、堤根洼的局面進一步加劇。據1995年河道測量成果計算,東明油房寨斷面主槽比灘地平均高1.06米,灘唇比堤根高3.4米,堤根比背河地面高1.8米,灘唇高出背河地面5.2米。橫比降達1/2400(河道比降為1/6000),一旦發生大洪水,易出現橫河、斜河、主溜直衝大堤,給防守帶來很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