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口情況

時間:2009-06-18 16:29   來源:山東黃河河務局

  1855-1976年的121年間,黃河入海流路改道10次(其中1938年國民黨軍隊在鄭州花園口掘堤,黃河改由徐淮故道注入黃海行水9年),平均每11年改道一次。現行流路(清水溝)是1976年人工改道形成的。入海流路的頻繁變遷擺動,不僅直接影響著河口地區的防洪防淩安全,而且嚴重制約著黃河三角洲資源的開發和經濟社會的發展。1996年以來,國家實施了黃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對穩定入海流路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1951年以來,黃河水共挾帶泥沙470億噸進入我省,其中有42.7億噸沉積在黃河河道,有427.3億噸入海,50年間平均每年造地4.05萬畝。小浪底水庫運用近3年來,進入黃河下游的泥沙量明顯減少,平均每年入海泥沙0.17億噸,造地與海水蝕退基本持平。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