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湖情況

時間:2009-06-18 16:28   來源:山東黃河河務局

  東平湖水庫位於黃河南岸,地處東平、梁山、汶上三縣交界處。它北臨黃河,大汶河自湖東部注入,古老的京杭運河沿湖西側進入黃河。由於處於山東黃河窄河道的上首,在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東平湖古為大野澤,至宋代為梁山泊,曾因《水滸》而聞名遐爾。民國年間史稱東平湖,在歷史上是一個天然滯洪區。人民治黃以前,東平湖得不到有效治理,河湖相通,洪澇災害著稱於世。人民治黃結束了東平湖為患的歷史。1947年黃河“歸故”後,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對東平湖進行治理,修建了新臨黃堤、金線嶺堤,整修加固了原有堤防。至1958年,東平湖滯洪區已初具規模,結束了湖區水害肆意氾濫的局面,自然調蓄洪水能力達35億立方米,經受了黃河2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的考驗。

  1958年7月大洪水以後,為了解決黃河特大洪水對山東省下游防洪的威脅,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東平湖自然滯洪區改建成能控制蓄洪的反調節水庫,設計總庫容40億立方米,水庫面積632平方公里,比原滯洪區減少淹沒面積311平方公里,增加了蓄水能力,分兩級運用,其中新湖面積423平方公里,老湖面積209平方公里;近期運用水位保證44米,爭取44.5米,相應庫容分別為27.3億立方米和30.4億立方米。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